对语文课堂教学结课技巧的探究

时间:2022-08-10 05:56:30

对语文课堂教学结课技巧的探究

摘 要:结课时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要明确结课的功能,遵循结课的原则,采用与本课授课内容保持一致的结课方式,优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拓展积极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 结课技巧 功能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073-01

一节成功的课堂应该是善始善终,要符合文学创作的要求:凤头、猪肚、豹尾。巧妙的结课不仅可以能使学生进入意犹未尽的境界,而且有助于深化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一节完美成功的课堂,一定有着同样完美的结课方式。在新课改的推进中,很多教师在加强了学生自主、合作活动,却忽视了对结课环节的设置,结课方式随意,造成学习内容“到此为止”的错误感觉,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好的结课方式不仅使课堂结构完整,还能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享受。因此,探究语文节课技巧同样是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完美课堂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结课所具有的功能

1.梳理知识,促进所学知识系统化

结课时,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梳理或浓缩,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结构和脉络理清,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体系化,实现在原有知识结构上的添加和建构,形成知识网络,实现新旧知识的对接和渗透。

2.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结课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学习的重点、难点再次进行强化,及时进行回忆和巩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使学生明确本课的知识药店和重点。

3.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经常会出现某项教学内容没有落实。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去探究,鼓励学生课下积极去探索、去释疑,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从而将学习活动自然由课内引向课外。

二、结课应遵循的原则

1.紧扣目标,关注整体

新课改推行“目标教学法”,无论是导课、授课还是结课,都应该紧扣教学预设中确立的三维目标。尤其是结课,更要围绕目标进行,或是明确目标,或是总结、强化目标,或是实现目标的延伸。比如,学习《外国诗两首》时,其中确立的一个能力目标为“提高学生的是个鉴赏能力”。在这节课结课时,可以采用将郭沫若的《静夜》与叶赛宁的《夜》进行对比赏析,让学生体会两手写作对象相同的诗歌有何异同?在比较鉴别中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内容、结构、语言、主题等方面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2.语言精练,适可而止

教师的结课要遵循“突出重点、切中要害、画龙点睛、恰到好处”的原则。用语要干净利落,点到为止。防止出现教师意犹未尽、沉浸其中,导致学生厌烦感倍增。更要严谨因追求完整的课堂环节而拖堂,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致,无益反而有害。

三、结课常见的几种方式

1.归纳式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结课方式,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明而要、提纲挈领的归纳。这种结课方式以教师为主,旨在帮助学生理清纷乱的思路,为学生整理出完整、体统的知识脉络,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将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网络,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知识建构的能力。这种方式常用在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为繁杂的课堂上,比如,在学习说明文时,教师在结课时对说明文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归纳式结课法,可以帮助学生将繁琐、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使学生学会分门别类来整理所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2.比较式

语文学科的文体知识因为枯燥、理论性强,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容易将表达方式与修辞、说明方法与论证方式混淆。在这类内容学习结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辨析、探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分辨和巩固,促使学生对内容接近和相关的知识更加明晰,比如,在学习议论文基本知识后,教师引导将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相关文体知识进行对比总结,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又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复习,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实现知识的构建和融合。

3.设疑式

好的悬疑能吸引学生急于知道下一课的学习内容,诱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的浪花。但是,教师的设疑要在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深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和兴趣和空间。比如,在引导学生自学了《海底森林》后,教师以“设疑式“结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儒勒・凡尔纳的带领下,畅游了他的海底森林,被海底的奇异王国所吸引、被其美景所陶醉,也为作者神奇的想象力所折服。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英国的斯威夫特在他的《格列佛游记》中,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个想象的世界,你们想领略“慧国”的精彩奇遇吗?请同学们预习《慧国游记》。

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马上被激发出来,不但能够保证预习作业的顺利完成,还能激发出学生对《格列佛游记》阅读的兴趣,促进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

4.延伸式

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将结课作为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的纽带,引领学生实现向课外拓展方面实现学习的延伸,开辟第二课堂,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比如,在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授课内容结束而学生却意犹未尽。就从学生对海子英年早逝的无限惋惜之情入手,列举的王勃(26岁)、李贺(26岁)、徐志摩(35岁)、顾城(33岁)几位诗人的生卒年月,让学生了解这些著名而早逝的诗人,并提出让学生以“诗人之死”为话题,查阅他们的相关资料,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探究他们的丰富内心世界,写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学生被这个有震撼性的探究内容所吸引,走进了广阔的课外学习的世界,从不同角度去了解诗人的人生和情感世界,去认识诗人成功背后关于世界、人生的痛苦思考,以及灵魂经受的涅般的洗礼,更加深刻体会到诗人精神世界的丰富、痛苦和无奈,写下了自己对这些诗人的重新认识,对他们诗作的新感受。

总之,结课也是授课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结课和教学一样:结课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有其学科特殊性:课外拓展是科目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课内学习的一种手段。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友具备的课外课程资源,科学预设结课方式,并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科学地调整和重设,尽可能让结课成为一节课的省略号和感叹号,启发学生衍生出更为丰富的联想,带领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

上一篇:关于如何上好高中地理活动课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