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03 05:50:41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1

[摘要]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对于教学效果、民族认同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正视文化教育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是完善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32-02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内涵

(一)教学与英语教学

“教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

根据教学的这个定义,英语教学即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的过程。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认识、处理与文化相关的问题,并且将这种认识作为英语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学活动一定会涉及文化问题,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教学使用的语言、方式等等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英语教学涉及英语和中文两种语言,也必然会涉及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问题。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会涉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否能够学会的问题,也涉及如何处理英语所承载的文化与中文所承载的文化之间的差异。综合来看,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几个方面:

1.对文化的理解

这主要是指对文化的内涵、结构、差异、发展等问题的认识,以及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族认同等关系的认识,这将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克服盲目的崇洋媚外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其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2.自身的文化立场问题

英语对于中国人而言,毕竟是一门异文化下的语言,如何面对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甚至冲突是不容回避的问题。学习英语势必要了解、学习、乃至接受英语所承载的文化。然而,从事英语教学,自身的文化立场不同教育教学活动也自然会有差异。究竟该如何处理两种文化的差异、该站在何种文化的立场上进行英语教学都是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所涉及的重要问题。

二、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1.文化是语言的源泉和内容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任何语言都不是言之无物的,“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Whihelm von Humboldt)早就指出:语言是自我表达,也是文化的反映”。马林诺夫斯基曾说:“一种语言基本上植根于该语言民族的文化、社会生活和习俗”。例如,在我国熟人见面通常会问:“您吃了吗?”这样一种问法,源自我们几千年来的农业文化,在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下,吃饭问题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语言本身还是语言所表述的内容都源自语言所处的文化。

2.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

任何文化都不是凭空存在,都需要依托某个载体而存在、传承和发展。而语言是文化的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我们通常会说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倘若没有语言文字的存在,中国的几千年文明不知要遗失多少。例如,我们现在知道曾经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故事的商王朝,距今已经非常久远,倘若不是甲骨文的存在,我们至今恐怕仍然很难了解当时的历史与文化。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得出结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语言的教学自然也无法仅就字词句展开讲解,势必要与语言所从属、所承载的文化发生关联,文化教育是在语言教学中的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存在差异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可以说,这种差异既表现在表层,也表现在深层。不妨试举几例。饮食文化上的差异是人们很容易看到的。以英美人为代表的英语文化下的人的饮食结构大都以大块肉为主,而这与中国大部分地区以菜为主的饮食结构是不同的;以英美人为代表的英语文化下的人通常以刀叉为用餐的主要餐具,而这与我们使用筷子也是不同的。在饮食文化方面还有很多差异,这种差异大都属于表层的。

深层次上的文化差异也是普遍存在的。宗教涉及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是人的信仰问题。英语文化下的人大都信仰基督教,而我们国家自古以来没有形成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尽管有人认为儒家思想在中国发挥了宗教的作用,但这种提法依然存在争议。但无论儒家是不是可以被称之为儒教,中国中原文化主要是以儒释道三家思想为核心的,这三家思想对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我们新的信仰追求。而这一切都与英语文化下的基督教信仰有着根本的不同。

英语教学时刻都要面对这种中西文化的差异,而这种中西文化的差异也成为英语教学中必须进行文化教育的原因之一。毕竟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学习,更是一种文化学习,是通过语言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当这种文化对学习者而言是异文化时,语言教学也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文化教育。

三、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文化的介绍

文化的介绍主要包括文化基本构成的介绍、文化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文化精神追求的介绍。

关于文化的构成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等等多种分法,本文采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二分法。英语教学应从这两个层面介绍英语所承载的文化。在物质文化层面,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很多器物都与英语文化有关。例如,我们去吃西餐,会接触到刀叉,平日会穿牛仔裤……在精神层面,我们也经常会接触到美国大片里表现的个人英雄主义,经常会提到绅士风度……英语教学一个基本的任务就是将英语文化的各个构成部分介绍给学生。

对于文化构成部分的介绍经常会出现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例如,当我们讲授dog这个单词时,自然就会涉及这个单词所承载的两个层面的文化。一方面,从字面意义上讲,dog这个单词是指“狗”这种我们都很熟悉的动物;另一方面,dog在英语文化下又有朋友、重要的人的深层意思。因此英语国家的人往往会用“a luck dog”来描述一个幸运的人。这表明了英语国家的人对于“狗”的深层观念。在介绍这个单词时,自然会将文化的两个层次下的含义介绍出来。

(二)文化的比较

前文已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基本要素。实际上,在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中,这种文化间的比较时常出现。例如,在上文中我们所提到的“dog”这个单词,它所承载的对于“狗”的认识是不同的。在我们的文化下,“狗”经常被作为贬义来使用,“狗腿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之类的用语都表明这种与英语文化不同的差异。再例如,我们通常会在文化教育中涉及两种文化对于颜色的观念差异。我们对于白色的认识通常会跟死亡、丧葬等白事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在出席葬礼等仪式的时候往往会传黑衣或白衣,尤其是孝服通常都是白衣。而在英语文化下,白色往往代表纯洁,因此,他们才会在结婚时选择白色的婚纱。这样的文化差异,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中,不能只介绍在英语文化下的意义,而需要将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在文化的比较中学习英语,学习英语文化。

(三)文化的理解

文化的介绍和文化的比较都是为了文化的理解。文化的理解不仅是指这种文化有什么,还包括这种文化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念和认识。这是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深层问题。对于英语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英语背后文化的理解基础之上,否则英语教学只能是授以皮毛。试举几例。在美国有这样一句谚语“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倘若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我们很难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说。实际上,这句话源自拳击比赛。当一名选手被击倒后,裁判会读秒。很多选手都在裁判还没有读到“10”的时候就站起来了,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出局了,你还有成功的机会。

再例如,在英语国家对于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非常看重,倘若我们不了解背后的原因,那在接触到这类的单词、词组和句子时就很难理解。实际上,对于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的重视,起码可以追溯到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当时所谓新教徒实际上是在“天职”的观念下从事世俗工作的。所谓“天职”的观念是指从事世俗职业是上帝赋予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任何人希望成为上帝的选民就必须首先做好世俗的工作。这与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宣扬是截然相反的。正是从这种宗教情感出发,英语文化下的人对职业精神非常看重。在面试时,他们不仅会了解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还要看看他的职业精神。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在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中,文化的理解是文化教育的一个深层次且十分关键的构成要素,它直接影响学习者是否能够在知道“what”的基础上,真正理解“why”。

四、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中的文化认同问题

文化认同是指某种文化下的个体或群体对于自身所属的文化从心理上和情感上接受、认可的情绪情感倾向。文化认同的前提是对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在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中,文化认同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涉及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政治问题和教育问题。随着英语学习日渐成为外语学习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拥有众多的人群时,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究竟站在何种文化的立场上,认同何种文化是教育者必须回答的问题。众所周知,中英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巨大的,作为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倘若内心认同的是英语文化,那将成为“香蕉人”,这对于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都是没有积极意义的。笔者认为,要处理好文化认同问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客观看待文化差异。如前所述,两种文化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需要以尽量客观的心态来看待这样的差异。倘若我们自身文化的某些部分是优秀的,我们当明确指出,理直气壮地进行表扬和赞赏,不必一味崇洋媚外,一味认为凡是外国的都好;倘若我们自身文化的某些部分不如英语文化中的相应部分优秀,我们也当明确意识到,应对别人的“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扬,切不可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因为害怕丢失自己的文化而放弃学习优秀的文化。当然,这种评判的过程对于教育者的文化修养是一次考试。是否能够做到尽量客观、公正地评判两种文化,是文化教育中处理好文化认同的首要问题。

第二,目的是认同自身的文化。进行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中国人培养成外国人,而是把中国人培养成掌握英语交际能力、理解英语文化且认同中华文明的中国人。这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基本立场。这样的立场的确定,并不是说两种文化孰优孰劣,而是出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需要。因此,在英语教学的文化教育中,无论是文化介绍、文化比较还是文化理解,都不仅仅是希望学习者能够理解英语文化,还包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过程。在这种对比的过程中,我们加深了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需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欣赏。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2

关键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国文化;知识;能力;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kg 2013282)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世界迫切希望了解优秀的中国的文化。近年来高校英语专业开设中国文化课程的越来越多,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中国文化课旨在使学生认知中国文化的丰富、深刻内涵,提高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意识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1]。但课程的开设离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表现在对课程的认识、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相关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对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既教知识又训练能力感到难于操作。新修订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从学习内容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对学习目标类型进行分类,这样使学习活动明朗化,有利于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对在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中实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内涵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指用来描述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并据此监测他们学习结果的理论框架[2]。这套理论框架首先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56年在芝加哥大学提出,并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是布鲁姆等对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他主编的著作《教育目标分类手册:认知领域》中,布鲁姆等把人的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分为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与评估(evaluation)六个级别;这样在教育活动中,人们既可以以此安排学习序列,也可以从这六个维度上评估学习效果。几十年来,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成为各学科的课程发展、教材教法、教学测评、试题编制等的重要依据和参照,影响极为深远。

2001年美国课程专家安德森(Anderson, L.W.)和测试与评估专家克拉斯沃尔(Krathwohl, D.R.)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进行了修订。在继承布鲁姆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心理

学、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他们在其著作《学习、教学和评估的

分类学》中提出了教学目标的二维框架:“知识”和“认知过程”,即需要学习的知识和获取

知识的认知过程。他们将知识划分为事实性(factual)知识、概念性(conceptual)知识、程序性(procedural)知识和反省认知(meta-cognitive或称元认知)四种类型,将认知过程由低级到高级分为识记(remember)、理解(understand)、运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和创新(create) 六个层[3]。

与布鲁姆的原版分类体系相比,修订版的分类理论在知识领域明确了知识的分类,能使教师把握“教什么”;在认知领域将原来的名词概念改为动词术语意在强调建构学习中的“主动”、“认知”过程。但更有积极意义的是,认知过程与知识分类类型相互作用产生交叉,形成目标框架,这样有利于定位学习目标,并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活动;也为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开展针对性教学、对教育成果进行评价提供了很强的可操作性。

今天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修订后认知领域的六个层级被西方学者广泛运用于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研究,在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中近几年也引起了较多的关注。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启示

近几年我国高校不少英语专业都开设了中国文化课程,一是英语界普遍意识到当今世界培养学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二是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评估发现,课程设置与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特别表现为文化方向知识课程在目前的课程体系中最为薄弱,因此专家们建议应设立跨文化研究方向,以实现大纲强调的跨文化交际能力[4]。但是,与英语专业的其它语言、文学类课程相比,中国文化课在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困惑,课程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1.中国文化教学的主要困惑

⑴教学目标不明

中国文化课如何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突出能力培养,教师觉得难于操作。课程曾由汉语教师讲授,但结果证实学生不重视,因为他们觉得这类课程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因此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而英语教师觉得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知识掌握不够,而且在教学中也不知道怎样培养学生表达和传播文化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只能以介绍和讲解为主,但这样的学习内容比较肤浅,也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教师有时只好讲些中国文化翻译方面的内容。这样,教师自身感到教学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学生也感到课程缺乏针对性,收效不大。

⑵教材内容不具针对性

用英语编写的有关中国文化的题材主要是阅读性或宣传性读本,它们或过于浅易,或过分详细、冗长;有些选用的教材以阅读理解为主,课后还附有检查阅读理解的练习,这样课堂教学与课程开设的目标产生较大的差距。另外,由于这些介绍性文章很少涉及文化的主观方面,很少启发学生对“中国文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的思考,这样很难引发他们对文化深层内涵的思考。而且,孤立地介绍中国文化,很少涉及跨文化比较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对文化差异的洞察,也不利于他们真正理解中国文化的特征[5]。教学中不重视跨文化比较学习往往使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很片面,这样就很难实现课程运用地道、合适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目的。

⑶教学方法单一

与一般的阅读课一样,教师针对阅读文章进行解释或有时做些英汉互译的讲解。尽管教师有时也会补充相关内容,使用PPT课件等,但主要还是教师的讲解,除偶尔点名提问外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很少参与,教师总是自问自答。由于课时所限,教学内容非常有限;教师对学生课前准备、课后投入学习不做任何要求,也没有任何的课外作业,学生学习全程依赖教师。由于学生个人对课程的体验和实践很少,学习后他们对相关内容仍一知半解。由于学习兴趣不高,收效较差。

⑷考核方式随意

由于教师对课程教学重点不明确,导致考核方式比较随意。有些教师干脆要求学生以写小论文的形式作为期终考试,或以汉译英内容作为课程的期末考试的形式。考试内容有时甚至与课堂学习内容不相干,学生抱怨很大。试卷有时使用的填空或问答题题或过难、过易,对此教师也解释不清,这样既影响学生情绪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

2.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中国文化教学的启示

正如上文提及,修订后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框架体系强调学习内容与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特别从知识的认知和建构过程视角对原来的认知层级进行了修正,可概述为两个层级,即浅表学习和深度学习[6],χ泄文化课程的英语教学带来重要启示。

⑴明确教学目标,有助于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新教育目标分类的认知领域包含识记、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新六个层级,由简单到复杂,其中识记、理解强调对知识的简单描述、记忆或复制,在传统意义上是对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过程,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对新知识的介绍和解释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是识记和理解的认知过程。而教师有时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和方法却涉及知识的运用、分析、评价和创新过程,这就是由知识学习转向问题解决的能力形成过程。因此,当教师理解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内涵,教学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清楚了在传授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设法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针对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教学,教师明确了在讲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种种文化现象的分析,达到理解深层文化内涵的目的。这样,教师在课堂讲解文化知识时,也可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分析能力。明确了学习内容中隐含的不同学习目标,教师可以调整策略,组织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同时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⑵拓展思维,增进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跨文化传播意识

根据新教育目标分类关于知识学习与学习过程形成交叉的内涵,教师为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如识记/理解事实性、概念性知识、运用程序性知识等)会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针对英语专业的中国文化教学,教师思考更多的是如何使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用英语解释、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会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中英两种文化的异同,并进行比较、分析。学习同一主题的文化内容是浅表性学习,而进行比较分析涉及更多的是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中学生能拓展视野,增强思维和辨析能力,这样既增进了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也加深了对文化跨文化传播的理解。如针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学习,学生在理解和记忆具体价值观念的同时,比较分析西方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念。通过分析,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庸”、“包容”、“和谐”等核心价值,同时也加深了对中西方所推崇的人文道德与科学、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中庸与竞争、封闭与开放等不同价值观念的理解。这样,学生对怎样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如何有效解释和传播就有了新的思路。

⑶改革教学方式,有效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教学能改变教师以灌输知识为主的“一言堂”教学现状。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活动会自然地产生,如文献资料分析、任务式学习法等。为配合教师教学,学生课前、课后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增强,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针对某个章节或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可能会综合多种观点和意见,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倾向性意见,这样就推动了学生的针对性自主学习。为探寻问题的答案,课堂能真正开展讨论。如针对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对外传播,学生首先进行基于小组的讨论,探讨相关方案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然后向全班汇报。另外,针对某个章节内容,教师可能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因此,不同的教学目标带动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参与学习,建构知识,锻炼能力。

⑷明确测试目的,有利于对学生能力做出正确评价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便能采用较为科学的测试手段。中国文化课程的学习涉及对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因此对学生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不能仅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而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激励、促学作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如完善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贡献和课外对问题探索能力的评价等。课程的期中、期末考试既关注考查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基于知识,如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解决文化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对学生的评价基于他们在课堂、课外的学习参与,并结合考试成绩最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做出科学的评价。

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中国文化教学实践

下面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容的学习为例,探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1.知识学习

⑴识记

记忆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识记”即“识别(recognizing)”和“记忆(recalling)”,如学习中记忆中国的主要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清明节、七夕节、重阳节等,并按中国农历的月份,列出当月的主要传统节日,记忆并训练这些节日的英语表达。

⑵理解

理解包含“解释(interpreting)”“分类(classifying)”“概述(summarizing)”“比较(comparing)”等。针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要求首先能解释节日的主要内容,然后针对英语国家的主要节日及传递的文化意义,对相似主题的节日进行匹配分类。如春节/圣诞节,感恩节/中秋节,七夕节/情人节,中元节/万圣节等,通过分类进一步理解中英这些节日的内涵及所传递的文化差异。

2.知识运用与能力培养

⑴分析

分析主要锻炼学生“区分(differentiating)”“组织(organizing)”“归因(attributing)”的能力,如针对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及隐含的文化意义。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学生课前观看微课,课堂上讨论微课内容和通过其它方式获取的有关中国节日的知识。通过区分不同的事实,增进对节日缘由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理解其文化内涵。

⑵评价

评价主要涉及“检查(checking)”“批评(critiquing)”能力的培养。如“你如何看待中国传统节日中,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一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等节日日期的确定?”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课上、课下以小组形式的探讨加深了对中国文化和节日的认识,也为英语解释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提供了知识保障。

⑶运用与创新

运用是指“执行(executing)”“实施(implementing)”,而创新涉及的主要是“产生(generating)”“计划(planning)”“生产(producing)”(作品/产品)的能力,也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最高体现。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Spring Festival)”在对外传播中容易引起误解,因为中国人在欢庆节日的时候并不是外国民族以为的春暖花开的时候;相反,中国北方的有些地区此时可能还白雪皑皑。那么,“如何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向国外民族解释中国人欢庆‘春节’的重大意义?”;另外,尝试以微视频形式展现中国家庭欢庆春节的情景,英语解说其文化内涵。

从理论上说,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对所有课程的教学都具有指导意义,但对新开设的课程尤其能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它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中心,结合目标要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可操作性强;对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邵丽君,孙秋月.中国文化课程融入英语专业教学的行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 (6):112-114

[2]Bloom's Taxonomy [EB/L].(2016-06-15). https://cft.vanderbilt.edu/guides-sub-pages/blooms- taxonomy/

[3]Anderson, L.W., Krathwohl, D.R.. A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M].New York, NY:Longman,2001

[4]O有中,金利民. 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303-305

[5]祖晓梅,陆平舟. 中国文化课的改革与建设[J].世界汉语教学,2006(3):121-127

[6]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 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5(6): 66-72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3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念,在我国课程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掌握的现代教育信息主要是包括两方面。

1.宏观教育的认知角度

主要是要求教师具有宏观教育认知观,对小学语文基础性教育的发展方向有整体认识,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小学语文教育的所要培养学生目的。根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要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要有针对性去备课。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语文教育的认知角度

语文教学中有着本学科的认识角度,小学语文教学中主体认识目标就是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当今的素质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过去的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素养是最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素养,是小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理念的基础。我们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把教师的语文素养放在第一位上。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新角度,是要培养小学生掌握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强调多元化

1.要向“全科型”小学教师的方向转变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学生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求除了具备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专门性语文知识和技能,为小学语文教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相互交叉做好铺垫。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能够对语文学科相当熟悉,具备相当语文专业知识,这是一名新型的语文教师所要具备的。同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能够完全掌握这些知识体系,同时也要能在教学实践中很好的运用这些知识。做到所掌握的知识相互能够交叉,把相互接近的知识相互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2.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综合化的趋势主要体现在,老师所要掌握的数学、地理、历史、哲学等学科知识来做好铺垫。这是新型小学语文教师的最基本要求,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做到知识的补充,现阶段我国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知识点比较多,接触面比较宽广。在课堂上经常性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把课文中所涉及到知识点都要理解。从另一方面来看,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够更好的启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小学生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师注重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提高的内在本质,注重语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就要注重语文文学素养的深度认识。但是在我国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不重视文学素养的培养,这一方面的培养长期的被忽视。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上过于专业化。但是,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是学生听、说、写的能力,把小学语文知识进行分割讲解,语文知识的内涵体系被分解,不能体现出来整体,其实,语文知识中包含很多知识体系,在文章中可能蕴含着德育、美育、智育等知识体系。所以,我们要考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具有文学素养,就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文学素养,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

四、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1.小学语文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当今知识更新较快的时代里,小学语文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才能跟上教育变革的步伐。小学语文教师要能够完全掌握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同时还要不断地填充自己,在专业技术知识上进行学习,对学生需要的知识进行分析与研究。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途径来不断的武装自己,让自己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前进。教师要转变落后的教育理念,更新教学体系,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对新的知识体系进行追求,把学习新知识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来做。

2.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理解;心智活动;德行

理解理论是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理解理论认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理解”。“理解”既包括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意义构造”,也包括师生达到这一目的的理解性活动;主要是指理解性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各要素都必须围绕并服从“理解”这个根本的理念,教学的所有途径、方式和内容必须遵循“理解”的教育规律——这是“理解”理论的真谛所在。

英语教学中,理解的涵义是什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是否可能使学生“理解”?这是本文要论述的问题。

一、英语教学“理解”的根基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理解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从关注人性开始的。理解理论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熊川武(2001)认为:“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们的教育失却了一些最不该失却的东西:爱心、关怀、理解。教育要做的,就是要用这些情感内容填平师生间形成的情感沟堑。”[1]许多学生之所以后进,其根本原因是教育误解、教师误解和家庭误解所致。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一种天赋的潜质和能量,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这种潜质和能量,使人具有生存的智慧和生命的意义。理解理论认为,理解是一种教育资源,过去的教育之所以效益流失,甚至造成教育失败,就是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种资源。

英语学习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为学习是个人的一种“意义构造”。人的语言发展能力、语言创造能力是人的生存能力的体现。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是个体将外在语言信息主动内化并与个体大脑中认知结构的自主建构过程。英语语言是一个文化的载体,蕴涵着英语国家的人文历史、社会习俗和科技等信息。这些信息在与个体认知结构的互动中推动着个体认知结构的发展。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和交流中去,同化与顺应英语语言信息,汲取英美社会文化信息的精华,改造自身认知结构,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综合能力,促进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而这一过程是在“理解”的过程中实现,同时生发了“理解”的内涵与能力的。

理解理论把学生视为一个有需要、有情感、有个性的存在物,把英语语言的学习任务内化成学生的个体需要,使得语言学习有一个坚实的心理学基础,其成效是不言而喻的。许多学生学不好英语,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偏差,一般都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习得性自弃”。就是说,学生有能力学习,但不乐于学习。而我们英语教师往往就语言现象说语言现象,不能透过语言现象看到学生生命过程的本质,不能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存在进行理解,由此导致英语教学效率低下。作为外在之行,理解理论在英语教学中有如下特征:一是对学生的语言行为保持大度与宽容,或必要的一致性。二是对学生的语言认知心理能将心比心,体贴关怀。在这样的思想前提下进行英语教学,显然是抓住丁问题的根本。“我们所做的一切,是要重新激发起学生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1],这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

二、英语教学“理解”关于教学活动结构的理解

理解理论关于教学活动结构的理解,其核心仍然是个体心智活动的理解。

心智活动的理解,从本质上讲,是对个体认知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解。理解理论认为,“学习”和“知识”是不同的;学习是个人的。是人的属性;知识是公共的,大家共享的。决定任何一种教育经验之意义的,是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但主要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因此,“理解”实际上就是“儿童对事物特性在理性理解力上的变化”。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即个体必须把他们的新知识同业已掌握的有关命题联系起来学习,它同只凭机械背诵或灌输的“机械学习”是针锋相对的。“意义学习”理论表明,一个人形成自己的“意义构造”,是以概念和命题的系统学习为基础的。因此,“理解”理论关于心智活动的理解仍然把由概念组成的命题作为教学的根本内容。诺瓦克在1989年提出了有关“学习”的三个基本命题:“①意义学习涉及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吸收新的概念和命题,并修改这种结构。②在认知结构中,知识的组织是有等级的,大部分新的学习,就是在已有的知识等级中对概念和命题进行归类。③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不能同化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会使已有的命题结构得到修整。”[2]因此,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正是在这一机制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学习意愿和兴趣也被极大地激发起来。目前,英语语言学对理想语言结构的研究,即对认知结构所涉及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各种元认知成分、基本认知成分、表征等及其相互关系,还包括研究结构成分的完整性、稳固性,它们之间的联系方式、联结速度等,是影响一个语言结构的质量因素[3]。这些因素分别影响语盲能力的各个方面。

语言学习,必须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联系起来,使其形成网络。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输入”(txanpmhensible input)。而“恰当的输入”必须满足以下六个条件:①难度适宜与可理解性。可以尽量使用简短的句子或借助于实物和图片,但关键还在于输入的内容必须“略超出”(alittlebeyond)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克拉申称之为“i+1原则(“i”学生的现有语盲水平,“i+1”下一个层面的水平)。②相互关联与趣味性。使学生感到所听的或读的材料是如此的有趣,以致于忘记了是在学习外语。过于强调句型和结构的机械训练会使学生厌恶外语。比如,Whattimedoes be get up?What time do they get up?这些无意义的句型训练充斥了传统的教学。③输入不是按照语法顺序。以语法为基准的教学大纲会降低“可理解的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的质量,破坏交际的目的。④输入必须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又不能过于困难,使教学保持“i+1”的水平。看起来这很难做到。因为信息量加大容易导致难度提高。

但克拉申认为,只要输入是有意义的,“i+1”会自动产生。⑤良好心境与低焦虑。不必勉强学生表达,直到他们感到已经有了足够的准备:如果学生说外语,教师则不必当堂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家庭作业中可以纠正错误)。⑥为获得更多的输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让学生学会使用引起谈话的技巧(相互问候)和保持继续谈话的技巧,如有礼貌的总结、归纳对方的观点;使用What?Idon't un-derstand;What does it mean?等方式或用重复对方谈话中的某个关键词来表示疑惑等等[4]。

教学中要为学习者寻找联系。这些联系表现为语义逻辑、语言形态、语音、语篇、语境、语法、语用、语言对比、情感体验、应用情景、应用范例等。缺少联系的教学是低效率的教学,会导致结构成分孤立存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在教学时数多、学习者时间充足、具有良好的毅力和强烈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可进行高难度和大跨度的教学。如在半年左右的时间内(每天3学时),将英语水平低者(包括部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困难生)培养到较高语言水平。如听说读写全息教学,注重实际应用,将动型训练有机融入整个教学阶段。以精读课为例,通常采用循环性的“听一分析1一背诵一分析2--应用”课堂教学程序[3],目标是使学习者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大脑中相对全息的、高质量的语言结构。

三、英语教学“理解”对师生关系本质的理解

对师生关系本质理解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学生德行活动的理解。理解理论尊重“教学具有德育性”的传统教育理念。在英语教学中,人们一直不关注这一理念,以为它与英语语言发展无关,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理解理论提醒人们要时刻尊重对方,增进理解,这是调节师生学习情趣、增强学习效率的基本教学原则。在英语语盲教学中,没有情感的唤醒或激发,没有人格的关怀与心灵的关照,孤立地学习和记忆英语语法规则,忽略感情基础及在此基础上的实际应用和操练,最终肯定会缺乏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对新语言词汇意义的把握缺乏激情与心理动力。

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在考察学习者内部语言结构的同时,还必须研究其情感成分,即学习者学习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与心境状态。理解理论认为,任何内部语言结构的发展都包括个体情感的基础作用或变量,两者缺一不可。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缺乏这种理解,结果造成许多学生自暴自弃。理解理论认为,英语教学中必须具有全面的认知与情感成分,包括丰富的表象。在语言教学的基础阶段更需注意这一点。现有教学中的某些做法,如过于注重语法习题和阅读训练(培养视觉刺激与语义联系)而忽视情感因素,其结果只能使学习者形成残缺的语言结构。残缺的语言结构缺乏听觉表象、动觉体验等,不利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习者学习难度大,记忆效率低,遗忘率大,体验不到语言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后续学习难以进行,语言能力难以达到高水平。总之,过去的英语教学过于关照英语语言的科学教育而忽视了英语语言的人文基础。

英语学习的规律就是理解。理解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可唤醒学生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只强调语言知识的正确性,而是更进一步注意到了不同文化环境中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注重将情感与人文信息贯穿于大量的含有文化因素的语言材料、图像和音像资料中,使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理解理论主张,课堂教学从理解学生出发,把理解教育精神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李阳总结出英语学习的“十大王牌理论”,其中重要的一条即寻找成就感,建立财富本。把地道的实用句子总结出来,这叫“寻找成就感”;把刚得到的成就感、把已经会说的地道句子统统收集起来,并把它们记录在专门的财富本上[5]。

理解理论关于师生关系的最好表述,可用熊先生倡导的一条校训进行概括,即“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这可以说是一套富有实践性的处理师生关系的观念系统,它有利于形成理解气氛,发展师生理解意识,使理解思想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其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关注的核心是学生而不是知识。作为教师要善解人意,读懂学生,激励学生的情感因素。二是学生要理解教师而不仅仅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不仅要知晓教师教学的意图,还要从情感上体验教师的良苦用心。正所谓“老师教我不容易,莫将教诲付东流”。三是师生双方要理解自己。“理解少烦恼,误解生祸殃”。应鼓励师生身心和谐,不断刻画自己的理想未来和美好人生。可见,理解理论不仅刻画了一个个性化、实用性的教育理念,而且预示了一个幸福、安康、祥和的人类理想。

四、英语教学“理解”对教学方法的理解

理解理论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操作系统,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性思路:

理解性资源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把校园,特别是教室装点成一个学习英语的殿堂,无疑会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作用。建设“校(英)语”与“班(英)语”。如学生每日在班上讲日常用语,在篮球场上讲运动比赛用语。又如,学生刚进入教室的门就可以看到“SHUTTHEIXX)RAFIER YOU”或“REMEMBER TO L0CK THEDOORWHENYOULEAVE THEROOM ”等句子和印象深刻的配画。将各种英语日常用语和常用词汇与学生生活、学习与社会环境结合,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

建构性文化情景。全球已经或正在实现共享信息,如果仍然把老师和英语课本作为汲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则是一种教育误导或教育理念的偏差。作为课堂知识的辅助和扩展,教师要利用Internet、音像资料、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及各种英语学习软件,使学生进行自觉、主动的学习。学生也只有具备了这种学习的能力,才能更为开放、快速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终身受益。

第一,创造外语文化教室。在教室悬挂各种外国明信片、信封、卡通画、地图、外语报纸剪辑,也可以展示各种实物,如电影票及其节目、公共汽车和火车票、列车和飞机时刻表、酒店的菜谱等等,以此制造一种可见的和可感知的外语文化空间。

第二,用“文化旁白”(cultureasides)或“文化包”(culturecapsules)等方式提供文化信息。比如,在课文涉及“圣诞节”时可以顺便介绍和讨论有关圣诞节的由来和庆祝内容(文化旁白);也可以将主题扩大,比较系统地介绍外语节日(文化丛)。

第三,文化研究。让学生以研究的方式批判性地思考和观察外语国家的文化,通过阅读和讨论,比较系统地探究某个外语文化专题,

第四,阅读文学。阅读文学原本是古典的语法翻译法的基本内容,文化教学重新重视阅读文学,实际上是恢复传统教学中有价值的教学策略。由于文学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描写,所以通过文学阅读,可以为学生理解外语文化提供一条 捷径[6]。

主动性学习习惯。英语学习策略的实质或精髓在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建构文化情景,注意培养其成就感。现行的英语教材涉及到英美文化的方方面面,但文化介绍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而这种英美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对学习者知识面的拓宽和文化习得又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对课本中或课本外出现的某些语言文化内容,教师应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有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习惯养成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如每日60分钟晨读,每日坚持视听训练,每日模仿地道英语读音等训练,在潜移默化中能使学生提高听与说的水平,感受英美文化的韵味。我国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使学生养成了过分依赖他人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中学生,对教师“教”的依赖性更强。这种依赖性反映在学习态度上就成了一种惰性。更有甚者,形成了一种被动接受的思维状态,没人逼迫就不愿学习。我们在教育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应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了英语成绩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文化习得的形成。

[参考文献]

[11熊川武.理解教育是素质教育深化的结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1):4—6.

[2]唐松林.教师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2

[3]印世海.全息语言结构假设与全息英语教学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2003,(4):61—65.

[4]Krashe,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o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Pergamon Press,1982:63-79.

[5]周莹.着名英语教学方法介绍[J].中学语文教学,2002,(2):16,18.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境教学方法;促进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育方法,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学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效果。同时由于情境教学应用方式的单一性,情感教育方法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巨大作用,初中语文教学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必须要加强情境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找出应用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育基本特征

(1)形象性。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形象性,能够有效培养初中生的想象力,拓宽初中生的视野范围,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知识。

(2)问题性。情境教育中的问题性,能够培养初中生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初中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情境教育中的问题必须要有着针对性、目的性和适应性。

(3)学科性。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育要与课本内容相结合,有效探讨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初中生能够有效理解和认识课文中的知识。

(4)生活性。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育方法,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将初中生的潜力挖掘出来,同时要全面利用初中生的经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育方法

(1)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情境教育。初中语文主要是为了培养初中生情感认识和价值观,通过情境教育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语文知识,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养。在应用情境教育时,需要教师充分认识情境教学,通过一些情境教学视频和文章增强情境教学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情境教学活动,善于发现情境教学中的缺陷,并及时学习优秀的情境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现今教学方式中都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课文情境进行展现,提高初中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力和认识,并且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课文内容利用视频和图片形式进行展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视觉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其中有一段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图片将美景进行呈现,学生能够更加体会到春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外在情境教育中也可以利用视频和音乐对课文内容进行渲染,提高初中生的想象力。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时,教师可以找到关于社戏的视频,在教学时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社戏,并对鲁迅先生笔下的社戏有更好的理解。

(3)科学创建课文问题,提高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在初中语文情境教育中,合理创建课文问题,确保问题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学习胡适《我的母亲》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查找关于赞美母亲的诗词和文章,并要求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爱护,写一百字左右的感想。同时让学生积极预习课文内容,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谈论对这篇课文的感想和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思想。

(4)利用实践方法进行初中情境教育。初中语文情境教育中,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初中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可以由学生上台演讲,学生能够及时体会到课文内容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育方法,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并可以灵活运用情境教育方法。同时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科学地创建课文问题,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晓燕,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及改进[J].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2012(37).

[2]朱莹.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有效对策分析[J].教学研究,2013(6).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6

一、对初中藏文教材的看法和理解

现在教学中使用的初中藏文教材的内容、编版、深浅、易难、重点可以和“实、新、中”三字来概括。实,即教材具有应用性,从教材内容上看,初中藏文教材既包括文法、语法等基础性知识,又包括诗学、应用文写作、写作等应用性知识。既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又有应用文,既有翻译文,又有藏民族优秀作品。内容丰富,很有实用性,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新,即具有创新性,通过认真的改编,从内容编版、深浅易难、重点等内容上很有创新,内容上选编了不少世界的、民族的优秀作品,既有以往著名学者的优秀著作,又有现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比较重视内容上的创新。编版上,改变过去混乱、条理不明的编版结构,采秀各优秀教材编排的方式,在程序、审编、纸张等各方面予以重视、注重创新。中,即具有时中性,就是说教材在内容上,深浅、易难、重点上都具有时中生,有深有浅,有易有难,重点突出,适合现在初中生的发展和接受能力。总之,现在实用的初中藏文教材具有应用性、创新性和时中性,对发展学生能力、提高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是可信的。但也有一些不可忽视之处:一是教材中翻译文过多,而对翻译的基础知识不多。很容易在学生思想上产生已学过这篇课文的误解。二是教材内容中有些文法等基础性知识过浅,重复了小学的基础,没有深入提出。

二、双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发展的主体工程和突破口,是民族地区普“九”普“实”的关键,通过1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双语教育教学是适合我国民族教育发展和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所表现的现状。它是利用母语优势发展智力、普及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办学效益,增强民族团结,加速少数民族人才成长、培养各类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繁荣和发展正确途径。双语教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待开垦的处女地很多,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一)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我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幅员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89万人,人口密度为7人/平方公里,其中藏族人口63万余人,占全州人口的75%,在藏民族居住地推行双语教育教学具有深远意义,一是我州的双语教育教学,同其他藏区一样,就教学模式而言,已经与全国民族教育的双语教学模式接轨,在发展规模上,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是与有些地区比较,存在一定的差距,认识起点不能高,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双语教育教学的发展不平衡,教学质量不高。三是教育投入不足。四是师资缺乏且不稳定。

(二)对策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群众要加强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教育论述的学习,同时要深入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党关于“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民族语文工作方针的学习。要深入学习“一纲三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还要学习和宣传贯彻教育部国家民委的有关民族教育的文件。通过深入的学习,要真正从思想上、理论上、行动上解决和处理好藏民族教育和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

2、狠抓双语教学的管理,各级领导、干部及群众要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从人才、物质、财力各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本地区的双语教学规划,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应用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狠抓双语教育教学的管理。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7

[论文关键词]外语教育 教育理念 和谐文化建设

和谐文化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推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营造社会的和谐文化氛围,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现代教育应重视培育人的和谐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理念上,要认真研究和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重视人文教育、文化建设,切实提升办学品位。外语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摆脱了各种功利性目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外语教育应在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体现和谐文化的要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外语教育应坚持“和而不同”的教育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而积淀的现代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是包含经过合理扬弃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有别于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和而不同”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我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差别,很早就认为“不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其根本特征就是“和而不同”,即承认不同国家或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差异,在坚持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追求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相互交融,达到和谐的统一、全面发展、共同繁荣的目标。

我国高等外语教育要以传统文化为根本,汲取外来文化的精髓,进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和谐发展。借鉴和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遵循和谐文化的理念,运用“和而不同”的发展策略。将和谐理念运用于外语与外语文化的学习,就是既不丢弃民族文化,也不拒绝外来文化。学习借鉴不是盲目模仿和照搬,更不是以取代本民族文化为代价,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首先要对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有深刻的了解,要自觉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同时,还要以开放的心态来学习外国文化,进而促进本民族的文化创新与和谐发展。外语教学要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对外来文化做具体分析,大胆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快我国和谐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能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精华,不断繁荣发展。

二、外语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育需要培养与经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外语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文化使命,是沟通中外文化的重要桥梁。但是,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中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从根本上削弱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倾向,结果导致学生的外语语言技能得不到提高,文化素质的浅薄日益显现。在跨文化交际中,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教育首先应该是关注人的发展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外语教育应与人文教育相互结合,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2年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在“身体与灵魂、智力与情感、创造力与敏感性、自主与责任、社会良知与契约以及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等各个方面”。学习者不仅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同时,还要学会与人相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因为一个只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无人文素质的人,就像一个工具,始终还是一个不完整的人。只有具备了必要人文素质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外语教育是一门人文学科,不是纯粹的工具课程。外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上,而要把培养和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放在首要的位置,培养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正如许国璋先生所说:“我教学生从来不以教会学生几句英语或教会一种本事为目标,而是教会怎样做人。英语教育是用英语来学习文化,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不是英语教学。”因此,外语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外语教育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学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也可以说,文化自觉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观的一种具体体现。”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化自觉就是深刻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在确认自己文化价值中与他文化共建人类文化。高永晨教授认为,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在认识上主要表现为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视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能自觉反思和调整民族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之间的差距。因此,外语教育要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学习外国语言与文化要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继承的基础上,并且要把追求文化自觉意识,作为外语教育重要的重要价值目标,让多样文明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如果没有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我们就很难完成对外来文化的理解、消化和传播。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育尤其是外语类大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和教学内容上一直未将本民族文化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没有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本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这使许多青年学生认为“西方文明优于中国文明,西方文化优于中国文化”,盲目地“与国际接轨”,导致一些青年学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实际上,国际化并不是完全西方化,并不是完全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来思考问题和看待事务,而是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要有更深刻的认识,然后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否则就会食洋不化。外语课程作为文化传递的重要工具,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自觉性。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在多元化环境中,要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证文化的和谐发展,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显得十分重要。

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还肩负有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侵扰、解构我们的国家意识形态、民族认同和价值观念。外语教育处在文化交流的前沿,要自觉抵制腐朽文化,为我国建设和谐文化把好关。教学中在学习与借鉴外国语言文化的同时,还要引导人们摒弃一切外来的腐朽文化和一切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的思想。以文化安全的警觉对待世界文化。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大国奉行文化霸权主义,加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尤其是美国运用经济、文化教育等手段向我国渗透其文化、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制度理念等,千方百计地推行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我们在学习外语和外来文化的同时,要把确保民族传统文化摆到重要的位置。在文化交流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原则,抵制西方腐朽没落文化的侵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四、外语教育应树立平等的语言文化观

外语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文化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各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贾玉新教授提出“文化相对主义”,即任何一种文化都不能作为其他文化的评价参数,一种文化的言行应该按照自己的文化标准来理解和评判。王宗炎先生说:“对自己的文化、语言和人家的文化、语言该怎么看待,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强国或强大民族倾向于自高自大,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不如自己,这是民族中心主义;弱国或弱小民族自卑,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比自己好,这是惧外心理。”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有着自身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它们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优劣之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不同民族的文化看做是人类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并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比较和学习。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在教学中外来文化和母语文化都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如果缺失本土文化,就等于缺失了交际的一方,交际就无从谈起。作为交际主体的人是一定的文化产物,交际双方以及他们所承载着的各自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才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平等的跨文化交流意识,避免外语课堂上过分强调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和适应,使外语教学成为宣传英美社会文化的工具,而忽视本民族文化学习,把自己摆在一个下位交际的位置上的现象。再者,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失去了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一味模仿,交际就失去了魅力。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其他文化的盲目崇拜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而“我为华夏,?游??摹笔俏幕?匀ㄋ枷朐谧鞴帧?缥幕?患适窃谄降然?∩系奈幕?蝗?文化平等意识是建立在对外来文化的尊重包容和对本民族文化了解认同基础上的。没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就没有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跨文化交际中只能处于从属地位。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语言文化观,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去积极地适应目的语文化,更好地理解对方,同时,也要客观地展示母语文化,赢得对方的尊重。外语教育不仅要学习与引进国外文化,同时,还要担当着本国文化输出的任务。向世界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悠久的历史和价值观念,让外国人在相互比较中进一步了解中国,喜爱中国。

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篇8

在此重新审视新课程语文教材的价值,是以对语文教材特质的界定为出发点,以语文教材在整个语文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为中心,以语文教育对基础学科教育的意义为终点的。显然,这里对语文教材的价值审视,已完全超越了其在语文学科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进而关注其对整个(包括人文的和自然的)基础教育的影响价值。在认识其在语文学科教育中的引导价值,在学生学习认知中的指导价值,在学生个体发展中的思辨价值,在基础教育促进中的应用价值的同时,更关注和探究其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存疑价值、自主价值、研究价值和迁移价值。

一、学科教育:确定与存疑

语文教材在学科教育中具有教育引导的功能,这是由语文教材的性质和目标内容特质所决定的,也是得到广泛认可的。语文教学中,无论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还是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均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依据课程目标要求,借助具体教材内容,产生规定性效应。语文教材所规定的知识系统的内容学习与能力系统的功能训练,既为教师传授知识、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提供明确范围指向和目标要求,也为学生的学科学习提供明确内容指向和目标要求。教师以教材提供的信息为范例和依据,实现语文教育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引导;教材因其信息内涵和教师的实际操作,体现其教育引导的价值,作为受体的学生,则以他们对教材的把握和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体现其引导的结果。

对语文教材的这一引导价值的确定性的充分认识和肯定,是建立在对语文教材在语文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的充分认识上,它对于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对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尽管如此,却不能因此认为:语文教材在学科教育中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它的引导功能的确定性。事实上,它的更大价值在于它的引导功能的存疑性。

所谓引导功能的存疑性,指的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引导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存疑、质疑的功能。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信息,语文教师对教材有关信息内容的把握处理,教师依据教材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和品德教育的过程,所赋予学生的不仅是懂得、了解、涉猎、知晓、理解等要求,还有疑惑、不解、质疑、发问、反思、询问等要求;语文教材及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给学生的知识,不仅有已知的,也有可知的和未知的。教材及教师向学生提供的知识和能力引导不仅具有直接的特质,会对学生产生即时效果;也具有间接的特质,逾时也会对学生产生效果:或许学生当时并不认可教师的引导,但在所接受的教育累积到一定阶段后,认识产生了飞跃,对有关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明确认可了;更有些是具有曲折的、特质的,它所产生的效果则是或循环、或交错、或牵连、或成因果的:学生须依赖对教师提供的和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的内在联系的梳理把握,方能接受和理解相关的引导。语文教材引导功能的这一存疑特质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形成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更重要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具有价值的。

二、学习认知:指导与自主

语文教材引导功能的确定性与存疑性,充分反映出教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指导与学习自主的辩证关系。明确了这一关系,对于摆正教材、教师与学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教材与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完美统一是语文的最佳教学效益的重要条件。

语文教材在学习认知活动中的指导价值,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材料、范例,为学习过程奠定基础。作为范例的教材具有支点效应、累积效应、迁移效应,学生由教材提供的这一基点出发,随着所接触和掌握的文本范例的增多,便又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地累积和扩展,并产生迁移,形成知识和能力的系统框架。但在这个形成知识能力系统框架的过程中,教材的作用和教师的作用只能算是决定教育效果的外因,其内因则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对案例学习产生的扩展学习,所产生的累积效应,所产生的类属化的认知体系,所产生的系统化的知识框架等更多决定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不仅仅是指学生以自觉的态度对待学习,也不仅仅是指学生对广义的教材内容的主动学习,而且是指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脑子来想,用自己的心来读、来写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它建立在学生对教材教学内容的存疑、思索、发问、探讨、深究的基础上,检验其成效本着已了解什么、懂得了什么为标准,更以发现了什么为标准。离开了对教材内容的质疑和研究考证,自主学习的价值也就无从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认知中自主价值的认可,不仅对学生极为重要,对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取决于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从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重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的角度出发,就不会以教导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唯我是从,唯教材是从;也不会将学习指导的过程仅仅当作灌输知识的过程,把能力培养的过程变成完全是机械操作的过程;更不会因为学生发表了不同见解而全然否定,甚至勃然大怒。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这不仅对语文学科学习意义重大,对其他学科也将产生积极影响。语文教材对于学生学习认知的自主价值便体现于此。

三、个体发展:思辨和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是存疑、发问、思索、辩驳。作为教学案例、信息载体、智能范例的教材,在这个思辨的行为过程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也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环节。如何给学生的思辨添加研究成分,在学生思索、存疑、发问的自主学习中发挥其有效地引导和激发作用,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这是对语文教材的又一要求,也是语文教材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又一价值表现。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语文教材引导学生进行由少至多、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的个案研究,专题研究,命题研究,综合研究,拓展研究,迁移研究等,这一研究要求对教材进行举一反三的、由浅入深的、由因到果的、由具体到抽象的、由分散到综合的分析研究。这样的研究一般是由联想想象、比较鉴别、质疑发问、或顺或逆、或发散或聚合的思维联系迁移而展开的。教材相关内容的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成为一个研究的点,对这个点的研究,可以构成知识系统的横向与纵向的联系。知识间的关系和结构聚合成知识和认知的框架。

这种由点到类、由零散到系统的过程特性应该首先是语文教材本身赋予的,教材的编写者以独具匠心的定义、选择、编排显示和体现这一特性。教师依据教材显示的特性,引导和要求学生感知和认识教材的这一特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学习、比较和思辨活动,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系统和知识结构。教材设计在体现系统性的同时注重问题性、思辨性和研究性,做到让学生有问题可发现、有内容可思索、有兴趣来探讨、有价值做研究,通过研究解决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去推动认知的发展。教材为学生设置的学习场景,帮助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方式来完成接受、感知、认识、理解、迁移的过程,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系统知识。现行的分科和合科教材无论是以阅读为体系,或者是以写作为体系的都已经注意到这一规律。

总之,无论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还是从现代语文教育的背景来看,现代语文教育更需要,也更有条件编排愈加重视类属化、系统化的教材,重视思辨性和研究性的教材,这样才更能体现时代与社会对语文学科的素养要求。

四、教育促进:应用与迁移

语文教材中的问题要素和研究要素对学生思辨与研究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关键,语文教材中的实践要素、应用要素和迁移要素是判断学生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志。因此,语文教材对语文教育的价值还在于它是促进教育、检验教育效果的一种手段。教育的结果不仅是获取、占有,还是付出、支出;不仅是实践、应用,还是援引、迁移。学生通过教材获取并占有知识,建立知识框架;学生依据教材付出和支出现有的知识,寻求问题和作出比较,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充实知识框架,形成能力系统;学生将由教材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应用于实践,寻找新的研究点,扩大比较范围,获得新的证明,提升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思维的升华和深化,形成语文素养;学生语文研究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形成,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包括语言的基础、思维的基础和能力的基础。语文教材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价值由此可见。

语文素养的迁移价值远远不只这些,语文教材对于教育促进的迁移作用也远远不只于此。语文教材提供和蕴含的思想情趣、文化品位、价值理念、民族传统、精神操守等对学生产生潜移化的和深远的影响,良好的语文素养涵养学生的性情,滋养学生的人品,影响学生的审美趣味,影响学生的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总之,语文教材所提供给学生的包括语文特征和非语文特征的涵养,不仅承受着促进其他学科发展、提升其发展水平的重任,还承受着完成民族文化衣钵的传承这一重大而艰巨的使命。这就给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带来一个重要的命题:以怎样的选材标准和编排方式达到完美的语文形式和正确的思想内容的统一,语文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统一;在教材的编写中,在充分注意思想性的同时,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的问题性、自主性、思辨性、研究型和迁移性,以实现语文教育的最佳目标,使其在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今天,更能充分显示语文教材对语文学科以及整个基础教育的影响价值,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充分个性的、具有良好的知识架构和认知系统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一代新人。

上一篇:经济发展的战略范文 下一篇:石油化工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