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8-10 04:37:08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忽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比较呆板,陈旧单调;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手段落后。鉴于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 对策

多年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具体说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课堂教学忽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仍沿袭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不太注意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来看,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

很多语文教师抱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每天又是翻阅参考书,又是从网上下载资料,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备好每一课。到了课堂上总是希望充分利用45分钟,多讲一些内容,于是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教案在课堂上做一番感情充沛的演说,语文课成了老师的演讲课。开始学生还能勉强听一听,可是后来老师即使讲得唇干舌燥,学生也是听得天马行空,一言不发,或做其它事,甚至打瞌睡,整个课堂没有一丝的生气和乐趣。教师成了每堂语文课的“导演”同时又兼“主角”,而学生只是充当“配角”、或“群众演员”,甚至只能充当“观众”或“听众”。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很少,到头来,老师所讲的也不过是瓢泼的大雨下到了水泥地面上,水势不小,但终归只湿了地表,渗不下去。

2.课堂教学急功近利,舍本求末。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家长与社会给学校教育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以至于不少语文教师把语文课做为应付中考或高考的训练课。考试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要考的内容就大讲特讲,不考的内容就略讲甚至不讲。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抽象思辩能力的训练,轻形象感悟素质的提高;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应试,轻应用;重读写,轻听说;重记叙文、议论文,轻说明文、应用文;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发展等。结果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高分低能,不少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不能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3.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呆板,陈旧单调。多少年来,不少语文教师上课的教学步骤总是:生字生词教学;作者简介;段落划分、分析、归纳;概括中心思想;归纳写作特点。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始终是一张老面孔。所有的课文都被强行纳入一整套不容置疑的“规则”中了。比如,运用了何种写作技巧、表达方式?选材、布局、语言有何特色?重点语段、重点词句有哪些?这些“规则”几乎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学问”。为了获得这种“学问”,语文老师们不得不把一篇篇课文当成阐释“规则”的“例子”。为了说明这些“规则”运用得何其高妙,甚至不惜把文章拆成散装的“零件”,供学生细细把玩。一篇流光溢彩的文章也会被肢解得惨不忍睹,最终使得学生也能操着这套“规则”去对付天下其他的文章。

4.教学设备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很多农村中学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传统“一支粉笔走天下”,而一张讲台、一块黑板仍是目前唯一的教学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等一系列现代化教学设备,只有偶尔个别老师上优质公开课时才用,大多数老师都习惯于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

1.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更新观念,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教师观念的陈旧老化,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因循守旧、默守陈规。我们应当冲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语文教学的陈旧观念的束缚,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有机统一的教学观念。理解基础教育的本质,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毋庸讳言,树立牢固的素质教育观念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方向,亦是归宿。

2.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围绕应考开展教育活动,则是一种枯燥无味的教育。语文课堂教学不改革创新就没有出路,这绝非危言耸听。虽然“应试教育”给各科教学都造成了严重危害,但相比较而言,语文教学所受的影响最大,伤害最甚。因此,我们的教学内容不能以考试内容为取舍,而因以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发展健康个性等为指导思想。

要打破语文课堂教学一成不变的程式化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尽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教师应当努力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①智的启迪。主要体现在:体会作者(即创作主体)的真实动因;再现课文(即作品本体)的真实情景;抒发师生(即鉴赏主体)的真实感受,使学生不仅学会了语文基础文化知识,还学会思考。②情的感染。语文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换句话说,它还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

4.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利用能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教学内容更具直观形象性。它不仅能延伸学生们的眼,还延伸学生们的耳,甚至能延伸学生们的脑,是优化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好手段。

上一篇: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下一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