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媒体如何争夺全国大奖

时间:2022-08-09 10:46:03

地方媒体如何争夺全国大奖

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会”,共评出26个项目近300件获奖作品(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论文),在47件一等奖获奖篇目中,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14家中央媒体夺得27件,占全部一等奖的近60%。在众多的地方媒体中,只有6家报纸、7家电台、5家电视台、1家网站和一等奖有缘。

中央媒体在诸多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地方媒体就与中国新闻奖无缘了呢?从本人参评的体会来看,事实并非如此。地方媒体只要认清自己的位置,在选题、策划、传播等方面突出自身特色,彰显自身的不可替代性,照样能夺得全国大奖。下面就本届评奖中地方媒体获得一等奖的部分作品的有关情况做一介绍,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些启发。

从消息、通讯、评论、系列等的评选看,地方媒体要做到三点:题材上要突出一个“小”字、立意上要突出一个“深”字、策划上要突出一个“巧”字

所谓题材“小”,是相对“大”而言的,是相对于中央主流媒体关注的大题材、大典型而言的。凡涉及全局意义的重大题材、能够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不论发生在何时何地,地方媒体都难与中央媒体“抗衡”。如本届评奖中,虽然青海、有关媒体都对青藏铁路通车进行了大量报道,都有参评作品,但由于无法在影响力上与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作品相比,因此与奖无缘。题材“小”,但主题不能“小”,折射的深刻内涵不能“小”。夺得消息一等奖的《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大众日报参评作品),堪称小题材的杰作。2亿吨煤田虽是个小小的经济数字。但它只是山东省兖州市的一个经济项目,算不得一个夫的新闻题材,但大众日报记者将兖州市决定不开采这一煤田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分析,使这一题材的意义立刻得到升华。在仅有799个字的消息中,围绕煤田的开采与否,生动展示了决策中的矛盾和冲突,揭示了兖州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实现主动转型这一做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启迪。在波澜起伏的叙述中,消息通过兖州市自觉摆脱“煤炭依赖症”、主动叫停2亿吨煤田这一典型事件,传达了经济转型的科学发展理念。该消息在小组评选中一举通过,在大组投票中也以高票夺得一等奖。

题材“小”、立意“深”、策划“巧”的另一篇代表作品是获得系列报道一等奖的《荣辱观的生活解读》(湖北日报参评作品)。这组系列报道平中出奇、淡中见彩,以9名普通人的人生经历为素材。从生活的视角、平凡人物的心理着眼,揭示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活化内涵。以身边人说身边事,以生活观折射荣辱观,对“八荣八耻”作出了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解读。这组报道的特色是:重大主题通过具体的新闻事实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大主题,小细节”特点,报道的人物都是默默无闻为社会做奉献的“平凡人”。从地下管道疏通工刘玉梅、诚信菜商兰贵娥,到公交车司机王静、马路交警钟宏祥等,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稿件通过细节、语言来展现人物的个性,从而达到以主人公的生活观折射、传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的。此外,通过不同行业人物的职业和个性来细化主题,也是该系列的显著特色。9篇报道选取了9个人物。各有不同的人生画卷,也都有代表性。第一篇为总论,其余各篇从不同角度具体阐释了“八荣八耻”。如《徐本禹的爱心轨迹》就落脚在“对贫困生关爱的执著,植根于他以热爱祖国和人民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荣辱观上”;《“蔬菜大王”兰贵娥的价值观》落脚在大道唯诚。无信不立。生动体现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荣辱观;《山乡教师郑琦的精神诉求》,则是通过对数十年如一日守着三尺讲台、守着清贫,立足山乡教书育人的郑琦老师先进事迹的描述,诠释了他用人生对“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所进行的深刻解读。在这组报道中,抽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具体人物身上得到了具体、充分的体现,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外,这组报道在版面设置、内容编排上进行了巧妙策划,创新了新闻作品的表现形式,提升了新闻作品的内在价值,扩大了宣传效果。如每篇的篇首都有“引导”,开宗明义,说明主题,篇尾有编辑点评,短小精悍,不仅把人物特征、主题“拎”了出来,有画龙点睛之效,而且也能够吸引读者。

从名专栏的评选看,地方媒体要打造名牌栏目,一是栏目要有鲜明的地域或行业特点。二是栏目要在当地有较高的知名度,有赢得社会各界广泛信赖的权威性和唯一性

福建日报参评的专栏《西岸观察》因其地域特色明显、内容精彩、形式新颖活泼而荣获“名专栏”奖。该专栏是福建日报2005年8月1日创设的一个栏目,定位于观察类新闻周刊。创设该栏目的起因是: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着眼于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而确定的发展思路,它以福建为主体,面向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鲜明的区域发展特点。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书记、总理等中央领导曾在视察福建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寄予厚望。由此,“西岸观察”栏目应运而生。它以深入的调查研究,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贴近的表现方式,关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新趋势、新发展,用生动的新闻事实扩大和提升“西岸”这个特殊地域对台湾及港澳的影响力。由于定位准确,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使得专栏在创意上即先胜一筹。在创办过程中,加之刊发稿件内容主题深刻、贴近读者,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如2006年2月至4月,“西岸观察”连续8期选择8个话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选题进行系列策划,分别对失地农民、农村教育、农业科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农村文化生活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8组报道中有6组被新华网等知名网站转载。

深圳特区报参评的专栏《直通车》,因其在当地较强的权威性、较高的知名度,以及对政府工作和百姓生活的贴近性而获得“名专栏”奖。该专栏能够获得大奖,原因之一是它由四家权威部门联合主办。组织者为深圳特区报和深圳市纪委、市监察局、市办,使得该专栏既有权威媒体的信息提供和新闻,又有监督部门的监察和落实。专栏的运行模式是:每周固定以专版的形式刊出,其中再分“民意直通车”、“监督直通车”、“服务直通车”、“本周督办”、“上周反馈”、“直话直说”等小专栏;“民意直通车”刊发市及市直单位(区)主要领导担任嘉宾,现场为群众排忧解难活动情况;“监督直通车”、“本周督

办”、“上周反馈”、“直话直说”等反映市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服务直通车”宣传有关部门积极为民办实事的各项举措。此外,专栏还实现“报网互动”,在市纪委机关网站“深圳明镜网”和深圳最大门户网站“深圳新闻网”开办了专栏的电子版――“网络直通车”,将所有市民反映的有效投诉,借助“网络直通车”这一电子平台转交相关部门,要求相关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回复或给出办理结果,并向社会公开。该专栏创办一年多来,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赞誉,而且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肯定。此外,该专栏在创办过程中,还实现了四个创新。首先是监督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就是融纪检部门的党纪监督、监察部门的政纪监督、部门的群众监督与媒体的舆论监督于一体,使多种监督形式形成合力;其次是运作模式的创新。就是邀请市、市直单位(区)领导担任嘉宾,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现场为市民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是栏目形式的创新。专栏内部设置的《本周督办》及《上周反馈》分专栏,以表格的,形式每期刊出市民投诉问题、责任单位、办事时限与部门办理结果,此种尝试在我国新闻界可谓首创;第四报网互动上的创新。作为专版的基础与功能延伸,在相关网站上开设“网络直通车”,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搭建了一个高效、便利的沟通和为民办实事的平台,扩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和宣传效果。

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推荐的专栏《新广行风热线》则使人看到了另一种创新的舆论监督形式。该专栏由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同自治区人民政府纠风办联合主办。其特点:一是实现三方通话,提高监督时效。听众可以直接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反映问题,同时开通投诉群众与其所在地区县市的行业基层负责人和直播间厅局领导三方通话,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解决群众投诉问题的效率,互动性进一步增强。据介绍,该专栏在2006年接听群众热线2万多个,手机短信3万多条,100多位厅局长和50多位县市一把手带领600多位业务科室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受理群众投诉,听众问题的反馈率在96%以上;二是设立监察员,强化监督权威。自治区纠风办特邀以派为主的社会各界人士作为监察员,对该栏目中的《厅局长接待日》节目进行现场监察,并对参播人员解答政策、受理投诉水平和节目整体的播出效果进行打分评议,作为参播单位行风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运用户外直播形式,打造看得见的广播,扩大栏目的社会影响力。该台经常将《新广行风热线》直播间搬到社区、农村,搬到群众中间,实现厅局领导和群众面对向的无障碍交流,这个栏目由于群众参与踊跃,职能部门回应积极,因此成了新疆新闻媒体贴近群众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6年8月10日,国务院纠风办和国家广电总局在新疆召开“全国政风行风热线工作经验交流会”,专门推广了新疆台的这一做法,在本届新闻评奖会上,该专栏毫无争议地获得“名专栏”奖。

从新闻图片的评选看,地方媒体要想夺得大奖,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图片必须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给人以震撼;二是图片背后能折射出深刻的社会主题,或让人产生对某种物体消亡的惋惜之情,或产生对某种邪恶的愤慨与痛恨,或产生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本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图片共两张,一张刊发在摄影高手云集的《中国摄影报》上。另一张则发表在名不见经传的《东方今报》上,图片名为《女记者急救落水女童》。一名普通的摄影记者,一份区域发行的城市晚报,竟能夺得全国新闻大奖,有点令人不可思议。但当你亲眼阅读过那张蕴含着人间真情、闪烁着年轻女记者曹爱文高尚的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的图片时,你不能不为图片呈现出的生动画面所震撼,并为作者瞬间抓拍过程中的巧妙构思所折服。此图片在评选过程中,曾引起了不少评委的质疑,最大的疑惑是:图片有摆拍嫌疑!理由是:图片中的主人公曹爱文在对女童实施人工呼吸的过程中,记者胸卡正好处在画面中央,使读者在目睹她专心救人的精彩瞬间的同时,还能清楚地从其胸卡上了解到她的姓名及职业。有评委提出,如果排除摆拍嫌疑,此照将是2006年度新闻图片的扛鼎之作,而如果是摆拍图片,将无任何新闻价值。凑巧的是,在曹爱文救人的现场,当时有同行的电视台记者拍下的全程摄录资料,后该报道又在当天的河南新闻联播中播放。当工作人员将该段电视新闻节目重新播放后,全体评委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作者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

编校:张红玲

上一篇:论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 下一篇:活动营销:媒体形象传播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