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时间:2022-08-09 05:53:24

地方高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摘 要: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地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试从创业教育的发展着手,论述了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必然性,指出地方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从调整教育目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创造创业氛围入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培养途径

所谓创业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潜在的创业者将各种资源整合,把自己的创业设想成功变为现实的能力。创业能力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可以界定为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类能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学生作为社会创业的主力军,对其进行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良好创业素质的培养也是对我们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因此,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适应地方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高等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创业教育的发展

创业教育,即英文enterprise education的中文表述。创业教育始于美国柏森学院,该学院于1978年成立了美国第一个创业研究中心,致力于创业教育研究、课程开发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而作为教育思想是1989年11月底12月初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来的,比较完整的创业思想是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对“创造新的就业岗位”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而后该组织在1998年10月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为了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我国于1998年公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1999年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说,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在创业教育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已经成为国内外组织、专家的普遍态度。

二、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地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缓解目前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为地方经济培养区域性企业家,提高毕业生生存和发展的综合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1.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开展的需要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作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包括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1995年,原国家教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52所高校开展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试点工作,并成立了“加强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协作组”,这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前序。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总结,2002年全国63所高校全面试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从试点开始,就提出了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成为各高校提升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课题。

2.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寻求自身生存和规划发展图景的需要

创业作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创业已经同出国、考研、公务员一起成为大学毕业生青睐的未来发展的选择途径。然而,实践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并不尽如人意,创业的成功率也相对较低。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要点》中指出:我国的创业类型以生存型为主,而不是机会型。中国的创业机会很多,但国民创业能力弱。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缺乏,我国国民创业能力弱,他们对自己的创业能力缺少自信,内心充满矛盾和焦虑。因此,如何利用大学期间来充分培养自身的创业能力,为真正踏上创业之路作好积累,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迫切需求。

3.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缓解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需要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00万,2010年的毕业生人数将达630万。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这种压力更为明显。首先,地方高校从整体上讲面向区域性招生人数比较多,面向全国性招生人数比较少,毕业生生源主要集中在某一个地区或某几个地区;其次,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较易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政策的限制;再次,地方高校很难承担得起举办全国类大型招聘会,毕业生在就业信息与就业机会的获取上处于不利地位。那么,地方高校如何应对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呢?关键在于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使有能力的大学生,学生充分利用当地的人脉资源、经济资源、创业政策,自己创设岗位,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缓解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为了缓解就业压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保定市就规定,凡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取得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可向创业所在地劳动保障机构申请一次性创业补助,补助标准每人3000元。凡2006年以后毕业,并在2009年5月以后创业成功的专科以上(含专科)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可享受此项政策。

三、地方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1.调整地方高校教育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创业方面的专业能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最主要的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时,创业者的专业能力与所选择的创业项目结合度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思想的不适应。因此,要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有能力自主创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要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必须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到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现代教育上来。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要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状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地方高校教育目标,引导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说:“美国的教育比较灵活多变,中国的教育是要人按部就班;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自信心,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信。”按照这样的目标培养的学生必然缺乏主动性,缺乏创造和创业意识。在教学模式上,我们应该做到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作用。首先,完善第一课堂课程设置,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造学》《创业学》《创新学》《管理学》等创业创新管理相关课程。其次,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广泛开展诸如创业计划大赛、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广告设计大赛、创意灵感大赛等活动,以便更好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会灵活掌握和运用创业方面的专业能力。

上一篇: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刍议 下一篇:浅析电子课程教学软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