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三重门

时间:2022-08-08 07:36:12

【前言】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三重门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目前,文化产业人才主要的就业去向有:一是贴近市场,为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集团各相关行业提供服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二是适应新时期文化事业管理需求,从事文化事业管理和公益性文化产品策划营销的管理人才;三是为高校与科研院所输送教学、科研人才。尤其是日益崛起的文化...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三重门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31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2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74%,和2008年基本持平,就业形式依旧严峻。而作为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一方面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一方面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培养在学科建设、未来职业规划、具体研究方向上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和困惑,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所有身处于这个行业中的研究者、从业者、应聘者需要深入研究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今年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中国经济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从人力资源转向人才资源,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为中国经济打造人才高地,教育与就业担当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教育与就业格局却出现了裂缝,一方面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人尽其才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地区出现了技工荒、民工荒。怎么样让人才结构调整跟上经济结构转变的脚步?这不仅需要学生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三思而行,也需要政府加大对劳动力市场的跟踪研究,建立完备的高校专业预警和社会就业预警机制,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使教育满足不断发展的经济需求。

需求门: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就业市场

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兴支柱产业。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的起步与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影视、动漫、网络数字内容产业、文博会展、文化旅游、文化经纪、演出、设计、广告业等文化产业人才需求迫切,政府的文化部门同样亟需懂得市场规律的文化管理人才。多年来,艺术院校在人才培养结构方面偏重于艺术理论、艺术创作、艺术表演以及服务于艺术本体的技术人才,对艺术产业、艺术市场经营和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文化产业的学科专业建设滞后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方式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懂经济管理、理解现代技术、又深谙艺术内在规律的复合性管理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十分匮乏。

目前,文化产业人才主要的就业去向有:一是贴近市场,为文化企业、文化产业集团各相关行业提供服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二是适应新时期文化事业管理需求,从事文化事业管理和公益性文化产品策划营销的管理人才;三是为高校与科研院所输送教学、科研人才。尤其是日益崛起的文化产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快速上升势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逐步开放,外资进入壁垒逐步消除,国际化的文化经营人才需求也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管理各层次的从业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从业人员”反映的是对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程度和对就业的贡献。文化产业从业总人数不断增加,2008年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182万人,比2004年增长18.6%,占全国从业人员(77480万人)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30210万人)的3.91%。

综合文化实力促进和影响综合经济实力,加快了城市的国际化步伐;反过来,城市的国际地位和综合经济实力又会作用于综合文化实力。美国就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文化对世界各国的渗透,与西方国家一起垄断了90%以上的世界新闻,控制了全球75%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来自美国;美国影片产量占全球影片总产量的6%─7%,但却占据了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

文化产业为各国创造了更多的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据统计,文化产业每年为加拿大提供大约60万个直接的工作岗位,为秘鲁提供20万个工作岗位,为墨西哥提供200 万个工作岗位以及更多的临时就业机会。在20世纪80-90年代,整个欧盟的文化产业就业人口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所占比例上都呈强劲增长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与整个欧盟的就业形势相比,文化部门的就业仍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到2002年,欧盟文化产业的就业人口达416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2.5%。正如欧洲委员会在《文化、文化产业和就业》(1998年)中所指出的,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不应被看做是纯粹的投资,文化领域的消费也不应被看做简单的消费,而应被看做一种中长期投资,这种投资不仅能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公共税收,而且有利于长期就业,并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增强区域和地方的活力。

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品也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

“十一五”期间国家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北京、上海、浙江、广东、云南、重庆、四川、河南、山西等诸多省、市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在规划中都提出文化产业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培养门:

想说爱你不容易――合适人才凤毛麟角

种种迹象表明,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十分引人瞩目的新兴产业。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不仅在发展速度上超过传统产业,而且在产业规模和财富创造能力上也日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实力,成为其不断扩张对外贸易的主导型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文化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就业“蓄水池”

文化产业的行业和门类众多,产业链条长,进入门槛低,就业容量大,且就业形式灵活多样,不仅适合个体、自由职业者和掌握传统技艺者等各类不同群体就业,而且,作为知识经济和服务行业,特别适合大学生、研究生等知识阶层就业和创业。据有关专家估算,在北京多达数十万人的“北漂”中,有一半以上属于灵活就业的各类文化人和应届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但是文化产业专业的毕业生就真的吃香吗?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民,不仅自己带研究生和博士生,而且还是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位跨越高校和企业的“两栖人物”,在谈起文化产业专业的毕业生时,却露出一脸困惑。“尽管我自己也带学生,但作为文化产业集团的董事长,在招人时,如果知道是文化产业专业毕业的,我一定会非常警惕,生怕这人高不成、低不就。”

什么是文化产业?什么是文化产业管理?这是每一个相关系科的老师,被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任何一个学科发展,要有自己清晰的定位、研究对象、基本构架、逻辑起点等等。如果连这个东西是什么都不明白,又怎么去研究呢?”很多高校老师都十分疑惑。

正因为某些高校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所以其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可谓是“各唱各的调”。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调研显示,各地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学科优势参差不齐,学术支撑和学科设置不尽合理。

华东政法大学王建龙副教授自2005年以来,一直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负责人。他坦言:“可能有人觉得我们已做得很好了,在进行本科项目评估时,也没有一个人说不好。但我并不开心。”

展开实地调研、举办文艺活动、搞社会实践,华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表面看起来干得热火朝天。“但我一直感觉很怪,这些东西就像一群中文系的学生做出来的。如果我们搞的东西,中文系的学生也完全可以做出来,那需要我们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干什么?”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211和985学校中,文化产业专业的所属院系五花八门,包括经济类的、文史类的、传媒类的,还有艺术类的。这无形中导致某些院校偏重经营管理,有些偏重媒体或人文领域,甚至还有高校将其归于文化遗产方向,不一而足。

对此,王建龙副教授表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不能再依附于其他学科与学院,而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文化产业专业的负责人要清楚文化产业专业究竟是什么。“做研究的可以搞,从商的可以搞,法律专业的可以搞,但是学生要毕业、要吃饭,我很着急,我觉得对不起我的学生。”

“文化产业学科的发展,需要与产业紧密结合。但目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与产业融合度不高,教学与实践脱节。”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范周教授表示。

“表面上看,文化产业管理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但与实际需求一接触,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虚热’。”广东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方东教授表示。据悉,去年广东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的毕业生,在文化产业领域内就业的比例仅为15.4%,而今年这一数字又下降到了14.6%。

一位来自山东某高校文学院的教师说,在确定文化产业专业的招生数量时,学校并没有考虑到市场的具体需求。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自从2006年设置文化产业专业以来,学生的招生数量连年上升,计划招收100人,实际却招了122人。去年,实际招收了130人,而今年则直接递增到150个以上。“市场有没有具体的需求?需求的数量是多少?在设置专业时,我们是否考虑到这些问题了呢?”

“在大学学习时,我和身边的同学都有些困惑。本科四年,我们学的东西很多,也很杂,但却并不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在哪里。”小江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在沪上某媒体集团负责发行管理工作。她说:本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去媒体的,有去公关公司的,有从事行业咨询的,也有做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之,就是一个字――杂。我们曾经觉得文化产业专业是‘万金油’,能从事的行当很多。但临毕业时,我和身边的同学发现,真正称得上对口的就业机会其实很少。”很多文化产业的毕业生都面临着这样相同的问题。

看来,要改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虚热”状态,教育界还需从学科定位和市场需求出发,合理布局,扎实办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具备真才实学的文化产业人才。

我国目前的现实是,一方面是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的增长速度,远远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国内众多大专院校都设有广告、设计、传播等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毕业生,但多数大专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和质量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或者是专业性欠缺,大量的文化创意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职位。从2007、2008年和2009年初的美术设计、创意等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难,就可见一斑。

人才的教育和成长需要时间来磨炼,而产业的成熟,也同样需要时间。

以下数据来自于麦可思对2007届、2008届,以及最新完成的2009届全国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该调查结果以就业蓝皮书的形式,已经于6月2日正式),继续推出国家振兴产业中的文化产业业所对应的重点专业供需分析,以帮助高校配合国家振兴产业发展,调整相关专业结构。

注:本分析报告基于2007届、2008届和2009届在文化产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实际就业数据。抽样调查从事文化产业本科毕业生有效问卷总数为9604份,高职毕业生2552份。调查覆盖了文化产业所招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全部职业和专业。数据来源于麦可思全国调查。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事实上,世界各国对其并没有统一界定,美国多讲“版权产业”,日本则称“内容产业”,强调内容的精神属性。在一个经济体越来越发展成熟时,文化创意产业开始提升它的经济贡献率,会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新热点。张艺谋的“印象”系列、2010年的上海世博,都是其中的优秀案例。高质素的创意推广人才有可能成为行业的宠儿。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文化产业对应的专业都应当迅速扩展。以动画专业为例,虽然排在文化产业对应的主要本科专业第5位,但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其2008、2009两届毕业生皆比全国同届毕业生平均半年后就业率低出10个百分点以上,被2010年就业蓝皮书列入红牌预警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则由于目前中国的动画产业发展不充分,仍对大学应届毕业生需求有限。二则高校培养过程中缺乏创意,难以匹配产业的需求;而就读该专业的学生,不少人选择这一专业许多是因对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而就读此类专业,需要的却是对动画本身的热情。

高校门: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科建设的困惑

学科归属不明确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培养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效果评估体系缺失等。更为重要的是,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文化产业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就直接受到限制,“我们的学生想攻读文化产业专业的研究生,却没有相应的硕士学位点。” 据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包晓光介绍,目前大多数学校培养文化产业专业研究生的做法都是挂靠在其他学科之下,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硕士培养挂靠在艺术学院下面,授文学硕士学位。“因为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相关专业刊物也缺乏,我们的许多科研成果都没有地方发表。”包晓光说。

事实上,对于文化产业这样一个涵盖范围较广的专业,对它进行学科划分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因为几乎没有一个学科能完全涵盖它,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多数同意把它划为管理类或者经济类学科,因为它毕竟是一个产业嘛。”包晓光说。

专业涵盖范围过广、学科归属不明的情况也给当前的本科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多数学校表示,在教学、课程设置及培养目标定位方面出现过迷茫、困惑,“我们发现,全面教授文化产业相关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实用,很难和市场对接,因为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具体的,各个门类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这样的培养方式实际没有解决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胜冰说。

中央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在文化与传媒学院,是最早被教育部批准设立这一专业的学校之一。其系主任何群说,由于学科界线不分明,培养目标不清晰,最初培养的人才和市场完全脱节,“不过,经过最近几年的摸索调整,同时结合我们学校的专长,现在逐渐明确了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方向,我们不可能培养出大而全的人才。”她说。

事实上,经过近四五年的发展,各高校都逐渐认识到,不可能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所有行业的人才,只有结合自己的特色和专长,集中向某一方向培养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林振宇表示他们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影视项目管理,主要培养制片人,一是文化经纪方向,这两个方向都是结合传媒大学自身的优势设立的。尤其是影视项目管理方向培养出的人才很受欢迎,有的毕业生已经参与到当前一些热播影视剧的制作经营当中了。“我们认为这个专业不能跟整个产业对接,而应该跟业态对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是市场所需要的。”不过他也表示,至今在核心课程的设置方面仍有困惑。比如说,是应该把文化产业概论等课程设为核心课程,还是把影视制作、演艺活动策划、媒介营销等设为核心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存在种种混乱的现象,但不可否认,经过几年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对整个专业体系的摸索有了进展,对文化产业学科的认识更为深刻,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为培养一支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文化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2004年以来,连续六年在西部地区轮流举办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2005年,设立了首家国家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举办了多期文化产业高层研修班。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组织中国演艺界高层管理人员到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进行专业培训。2007年,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方向的MPA班。2008年以来,连续举办国家原创动漫高级研修班,培养各地动漫产业人才。2009年,举办了全国文化厅局长文化产业研修班,与教育部联合组建了高等学校动漫类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文化部与高校共建的2个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和6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也组织了大量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至2009年底,各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已先后举办了155期文化产业培训班,累计培训学员6027名,其中社会培训57个班次、累计培训3693名学员;学历教育98个班次、累计培训2334名学员。

从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来说,除了对应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引导和市场需求之外,还应当重视产业趋势的变化。例如,传统传媒产业遇到挑战,电信运营商的一部分是传媒产业和文化内容产业,需要新型的文化产业人才,也需要以文化产业人才加盟信息技术产业等。显然,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必须结合政策、市场变动和产业走势,不能局限于传统文化产业。

上一篇:品牌战略开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未来 下一篇:“后世博”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