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化解社会积怨之道

时间:2022-08-06 11:22:15

儒家化解社会积怨之道

孟子很早就把民众是否有积怨,看作衡量执政者是否有道的一个标准:“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意为以使民众舒适的原则去役使他们,民众即使劳苦,也不生怨恨;在使民众能生活得好的原则下杀了人,那人即使被杀,也不会怨恨杀他的人。

《礼记》中也有孔子的语录:“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孔子认为舜与夏代的治国之道之所以好,就在于民众没有什么怨言;而商、周的治国之道就要差多了,毛病数都数不过来。可见民众积怨,自古就是人们理解和判断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一种常识性感受。民众积怨现在多被称为社会积怨,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指滋生在民众中的一种大范围的负面情绪。最初可能只是一些个体的怨气、怨言或怨恨,但由于暗示、感染等心理作用,积累久了,就可能转变成一种集体心理。

社会积怨可能导致社会冲突,也可能危及社会秩序。一旦这种可能变成现实,社会积怨就会演化为社会危机,它的最坏结果就是引起社会动荡。所以社会积怨既是对公共生活的一种威胁,也是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一种挑战。

我们多把社会积怨仅看作是民众的一种态度,或某种心理选择,这是远远不够的。它的根源其实在于社会制度本身。每逢社会制度面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变化,无法适应或自我调整时,社会积怨就会大量产生。亨廷顿有个观点,认为现代化进程会天然地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因为经济增长虽在以某种速度改善人们的物质福利,但同时在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人们的社会挫折感。对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来说,更是如此。

有一些社会积怨比较容易解决,它是制度规范层面的,只要规范了某些制度,积怨就可能得到释放。比如高房价、就业难或环境污染引发的积怨。还有一类积怨是由社会及政治结构导致的,有深层的、基础性或历史性的原因,这类积怨化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波及面广。比如民族或宗教问题、社会阶层分化或政府正义引起的社会积怨

如果不注意辨析,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就可能延缓前一类积怨的解决。前一类社会积怨,开始只是想规范制度,假如迟迟没有解决的希望,就可能深化为对整个社会及政治结构的怀疑、对执政者核心价值的追问。价值型积怨,化解起来就非常困难,这时政府无论怎么做,都难以取得对方的理解或信任,从而激化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最后导致狂飙突进式的社会运动。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场灾难。

其实,积怨不仅在摧毁积怨者,也在摧毁整个社会的防卫能力。民众因此对自身和未来感到恐惧,甚至觉得社会在走向崩溃。人们沉浸在一种普遍而持续的不安状态中,会变得冷漠而缺乏责任感,公共生活似乎在朝着一个虚空的目标狂奔。积怨不仅使民众失去了方向感,政界人士也体现出一种常态性的焦虑。

此外,社会积怨也会成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工具。利益集团、政治派别可能有意识地操纵它,以达成自己的政治或利益目标。它们将激发或遏制社会积怨,视作争取民众或破坏对手的手段,有时使用恐吓战术,有时使用鼓动战术。这种不断的刺激,会使公共生活呈现出一种过敏特征,民众个个成为消息灵通人士,政治人物也因焦虑感而放大了对社会积怨的感受。

当下社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是一个高风险的时代。只有在政治理念上,辨析清楚如此复杂而广泛的社会积怨,才可能减少动荡的机率,真的做到能洞察现实、选择未来。

(作者系文化学者)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1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神话 第4期 下一篇:让80后“中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