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台风的形成及影响

时间:2022-08-06 01:53:18

本文简述了对我国会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的基本知识,包括台风概述,热带气旋的形成与消亡,热带气旋的移动规律,我国热带气旋的产生季节,南海热带气旋的简单介绍。

台风概述:台风是一种热带低压(也称热带气旋),当风力在6―7级之间时称为热带低压;当风力在8―9级之间时称为热带风暴;当风力在10―11级之间时称为强热带风暴;当风速≥12级(或者风力≥64节)时称为台风;当风力达到14―15级时称强台风;当风力达到16级以上时称之为超强台风。同样是风力≥12级,菲律宾群岛称为巴加峨斯,澳大利亚西北海岸称为威力-威力,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南印度洋称为气旋。

我国气象局对预计未来三天可能影响我国沿海时,台风消息;预计未来两天可能影响我国沿海时,台风警报;预计未来一天内直接袭击我国沿海时,台风紧急警报。

热带气旋的天气概况:①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最大风速可达30―60m/s,中心附近风速的大小与中心气压值有密切的关系,中心气压值越小风速越大。②热带气旋带来强降水,个别登陆台风的沿海地区一带的降水量超过1000mm。③热带气旋中心的极低气压和大风,使海面产生巨大的风浪和涌浪,给海上船舶航行造成极大的影响和危害。④热带气旋在登陆时,常造成风暴潮,特别是当台风与天文大潮叠加时,可引起海面水位异常上涨,甚至冲毁海堤,造成巨大的灾害。

热带气旋的命名和编号:1997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WMO)决定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采用统一的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从2001年1月1日起,对发生在180°E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面上的中心附近的最大风力达到8级或8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实行统一命名,参加命名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柬埔寨、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米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越南,这14个国家和地区各提出10个名字,共140个名字。编号的顺序按气旋发生的先后决定,如果当同一天内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热带气旋生成时,命名按照先西后东的顺序编号。如果同一天内同一经度上有多个热带气旋产生,则按照先北后南的原则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个数码,前面两个表示年份,后面两个表示出现的先后顺序,每公历年结束后重新开始编号。比如2010年10月23日在福建漳浦线登陆的第13号台风“鲇鱼”就是2010年在上述海域生成的第13个热带气旋,“鲇鱼”是由韩国提供的名字。

热带气旋的形成:每年热带洋面上都有几百个热带扰动发生,但能够发展成热带风暴等级的热带气旋却不到十分之一。热带气旋的形成需要具备四个条件,①要有广阔的高温洋面。因为暖海面,蕴藏着大量的热量,海面蒸发旺盛,通过海气间的湍流输送,使扰动所在的低层大气获得大量的热量和水汽,维持台风的暖心结构,是形成热带气旋的主要能源。26―27°C的海水温度可以作为热带气旋形成的第一临界温度,只有达到这一临界值的海域,才有热带气旋形成的可能,29―30°C是热带气旋发生的第二临界温度,达到这一临界值的海域,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概率最大。②要有适宜的流场。如果要使高温高湿洋面蕴藏的大量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并转变为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动能,必须有一个启动机制,这就是低层的初始扰动。在低层初始扰动中,由于摩擦辐合产生上升运动,能够使气块抬升至自由对流高度以上,从而使不稳定能量释放出来。要使低层扰动迅速发展,在低层辐合流场的上空要有幅散流场,而且高空幅散必须大于低层幅合,这种流场的抽吸作用保证了对流层中、下层的上升运动,促使地面不断降低气压,最终发展成为热带气旋。统计表明,由赤道辐合带旋涡发展成的热带气旋占85%,由东风波发展成的热带气旋占15%。③要有一定的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纬度太小地转偏向力几乎为零,热带气旋是具有强烈旋转流场的移动性系统,一定的地转偏向力能使幅合气流逐渐形成强大的逆时针方向的空气涡旋,因此在赤道南北纬5°以外的地区才能发展成为热带气旋。④要求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要小。如果风速垂直切变很大,通风良好,会使对流产生的凝结潜热被迅速带离扰动区上空,热量不能在局地范围的对流层中上层集中,如果风速变小,通风条件不良,则凝结释放的潜热将积聚在一个有限范围的同一气柱内,可以形成暖心结构,促使初始扰动的气压不断下降,最终形成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的减弱与消亡:一种是登陆后减弱消亡,由于登陆后水汽供应减少,能量来源枯竭,陆地摩擦作用增大,因而迅速减弱最后消亡;但有一部分热带气旋在近海地区登陆后不久又重新回到海上,在海上又会得到发展。另一种是移向高纬度冷海面进入西风带后有冷空气侵入,这时热带气旋不再是单一的暖气团,而是逐渐形成冷、暖锋面;另外,因为高纬度海面的海水温度也降低了,热带气旋中心的温度场不再呈暖心结构,低压中心随高度变化由垂直变成有相当大的倾斜,从而失去了热带气旋所特有的特性而变成温带气旋。

影响我国热带气旋的移动规律:①西行路径:一般从菲律宾以东洋面一直向西移动,经过我国南海,在华南沿海、海南岛或者越南一带登陆。西行路径的纬度随季节南北移动,从初春至夏秋,此路径约占影响我国的19%。②西北路径:热带气旋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在台湾、福建一带登陆;或者从菲律宾以东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琉球禽群岛,在浙江一带登陆,占27%,盛行季节在每年的7―9月份,平均每年有8个这样的热带气旋登陆。③转向路径(也称抛物线型):热带气旋在菲律宾以东洋面或者台湾以东或者日本以南洋面上先向西北移动,再转北上,然后向东北方向,此类路径占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49%。④异常路径:有时出现复杂多变的异常路径,比如蛇行、摆动行、停滞、突然加速和突然变向等没有规律的路径占5%。

热带气旋移动路径随季节的变化规律:夏季多为西北行路径,其他季节多为西行路径。1―4月份基本在北纬10°以南向西行。5―6月份在10°N―15°N之间西行进入南海,在华南、海南岛、越南一带登陆,或者在120°E―125°E之间转向东北方向,袭击日本。7―9月份有四种路径:一种经台湾西南方向登陆我国的广东省;另一种是经台湾地区东北方向,在福建、浙江登陆后突然转向东北,可能影响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三是向西北方向移动时,突然转向东北方向,在日本登陆;四是热带气旋在北上的后期折向西北行,影响我国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10―12月份,热带气旋将偏南,在15°N以南西行,主要影响菲律宾和越南,少部分在菲律宾和台湾之间转向东北影响日本。

影响我国台风的源地:集中在5°N―20°N,其中在10°N―20°N为主,并集中在三个海域,一是我国南海中部的东北地区;二是菲律宾以东、加罗林群岛西部岛国帕劳的北部洋面;三是关岛附近至西南方的加罗林群岛中部洋面。

影响我国台风的季节:我国濒临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全球年平均热带气旋发生数84个,西北太平洋25.7个,占全球总数的35.6%;其中风力达到12级及以上的全球45个,西北太平洋16个,占全球总数的35.6%。7―10月份是热带气旋盛行季节,约占全年总数的68%,我国称这个季节为台风季节。年平均有20个热带气旋进入我国岸线300KM的沿海海域,其中频率最大的是南海,占总数的60.4%;年平均有8个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而华南沿海占58.1%,其次是华东沿海占37.3%;登陆的热带气旋集中出现在5―12月份,其中7―9月份占全年登陆热带气旋总数的76.4%,是热带气旋袭击我过的高峰季节,1―4月份几乎没有热带气旋登陆我国。

南海热带气旋概况:南海是我国与南亚、非洲和欧洲等地区的重要通道,南海也是热带气旋频繁发生和活动的海域,平均每年出现热带风暴强度的约有9个,约占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总数的三分之一。一年中的每个月份都可能发生,其中8―9月份最多月占45%,1―3月份很少。生成的源地主要在12°N―20°N,112°E―120°E之间。南海热带气旋从生成到登陆的时间很短,对华南天气影响很大,登陆时间大多集中在7―9月份。

南海热带气旋的特点有:一、强度较弱,与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相比较,强度大的热带气旋很少,风速小,中心气压一般在980―990hpa,很少在9500hpa以下的气压值,发生以后登陆也快,因为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缘故,所以破坏力相对也较小。二、水平范围较小,南海热带气旋的直径平均在300―500公里,最小的不到100公里。三、发展迅速,移动快,生命史短,破坏力大。

南海热带气旋从生成以后主要的移动路径有:抛物线型,此路径多发生在5―6月份;倒抛物线型,大部分发生在7―8月份;向西移动型,多发生在6―12月份。

(作者单位: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期待黄河航运的再度辉煌 下一篇:浙江航运公司应急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