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黄河航运的再度辉煌

时间:2022-07-12 04:18:01

期待黄河航运的再度辉煌

我国两大流域之一的黄河由于日趋短缺的水资源、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无奈沦为“昨日黄花”。昔日黄河风范能否再度重现?黄河水路大通道建设能否给我们勾画出美丽画卷?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长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九省二市,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位于我国的南方,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5,超过黄河、珠江、海河、辽河、闽江等江河流域面积的总和,拥有我国最广阔的内陆腹地。

长江流域横贯东西、长江经济带既是我国经济布局中最大的东西向主轴线,又是联系中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的纽带;长江流域又是我国南北临界地区和过渡带,长江经济带兼有南北经济两大特点;同时,长江流域东入太平洋,可通世界,西南接东南亚诸国,长江经济带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于一身,是我国内陆走向世界的大通道,其综合经济实力强劲,已发展成为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国家一级发展主轴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西进东出、辐射南北、带动周边的核心位置,堪称中国顶天立地的“脊梁”。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世界第五长河,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七省二区,自西向东横贯我国中部,位于我国的北方。全长5400公里,流域面积近8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10。耕地面积1.79亿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2.5%。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文明与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等并称世界古代社会的四大文明,同为孕育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发源地和生命线的世界大江大河流域。黄河流域面积虽远不及长江流域,但却拥有内陆腹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高空俯瞰,宛如一条金黄色的巨龙――中华民族“龙”的图腾。我国有史以来3000多年中数十朝代的都城均位于黄河流域,多达10座之多。坐落于黄河流域第一大支流渭河之上的咸阳曾经被誉为“世界中心”,达百万人口长安城的皇家宫殿,代表一千四百年前大唐盛世时期的大明宫,规模宏大,气宇轩昂,当年“八水绕长安”的水城魅力倾倒全世界;位于开封的北宋故都汴京,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繁华景象,可从“清明上河图”加以考证。可见当时的黄河流域之发达,不愧为中国第一河流之美誉、“黄河之水帝王之河”。

黄河全流域林地面积1.53亿亩,牧草面积4.19亿亩,另有适宜开垦的荒地3000多万亩。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中下游冲积平原为农业区。流域上游地区的水能资源、中游地区的煤炭资源、下游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十分丰富,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的“能源流域”。流域内拥有西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太原、西安、郑州、济南等八个省会城市,26个地级城市。有陇海、兰新、京包等东西铁路干线,并与京九、京广、津浦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铁路公路网络密集。黄河流域除了航运条件之外,已经具备形成我国重要经济带的所有条件。

两千多年来,随着北方气候的干旱加重,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黄河经济文化中心渐渐南移,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发展速度越来越慢。如今,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长江流域相差越来越大。那么曾经长达数千年之久雄踞世界的皇家盛景是否永久沉寂、辉煌不再?

黄河水路大通道的横空出世,将打破二者现有格局,助力黄河经济二次腾飞,有望重新夺回“中国第一河流”的昔日宝座:黄河流域凭借拥有丰厚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在充足水源供给的条件下,借助水路大通道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赢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万吨级船舶从渤海湾通过干流航线直通兰州,并与渭河支线上的西安、洛河支线上的洛阳相通;万吨级船舶经汾河支线直通太原,太原煤炭可以直接出海,无需到天津港转载,大大减缓我国铁路煤炭运输的巨大压力;太原与西安可以互通万吨级船舶,再现始于隋唐历经宋、辽、金等历史时期,山西的粮食和管涔山的奇松古木经汾河入黄河、再经渭河漕运到长安等地,史称“万木下汾河”的盛大场面;航道下游千吨级船舶通过多条次河道与京杭大运河一起构成庞大的航运网络。

大通道将肩负起黄河复兴的伟大使命:与京杭大运河相互贯通的网络水系骨架将形成水网密布的“江北水乡”;全流域的生态治理将再现黄河六千年前成片原始森林、植被繁茂的湿地环境;整个黄河航线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超长景观带;整个黄河流域就是一座巨大的“黄河粮仓”;全盘接受从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转移而来的各种产业,从而推动黄河流域的再度腾飞;来往于世界各地的商品铺天盖地般地鱼贯穿梭于航线的繁忙景象,宛如一幅巨大的流动画卷。

黄河流域在大通道的强力驱动下,将拥有以济南、东营为中心的黄河三角洲经济圈、以郑州、开封、洛阳为中心的黄河下游经济圈、以西安、宝鸡、天水为中心的黄河支流经济圈、以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为中心的黄河中游经济圈、以兰州、银川、青海为中心的黄河上游经济圈等五大经济圈,形成比肩长江的重要经济带。

黄河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一样,将是我国宏观区域开发的另一一级轴带和东西经济大“动脉”,在全国宏观经济布局中将会发挥出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黄河经济带各类资源优势所形成的发展条件和发展潜能,堪比长江经济带,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因而具备建成21世纪我国强大的经济与城市密集带的最好条件。

黄河经济带凭借四通八达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丰富的地下、地上、天上资源、辽阔的土地资源、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大西北腹地,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绿色经济制造基地。黄河经济带将与长江经济带携手并进,犹如两条巨龙盘旋在祖国的南北大地之上,共同托付起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重大使命。

背景资料:黄河水路大通道简介

大通道工程包括航道工程和大西线调水工程。

航道工程,从渤海湾出海口到西部腹地兰州全长3300公里,五万吨级船舶可通行至兰州。支流渭河五万吨级船舶可通行至西安或咸阳;支流洛河五万吨级船舶可通行至洛阳;支流汾河万吨级船舶可通行至太原。黄河下游北侧的卫河、马颊河和徙骇河等次河道和黄河下游南侧的颖河、贾鲁河和惠济河等次河道和黄河下游主河道与京杭大运河贯通,可通行千吨级船舶,形成水运网络。

大西线调水工程,分别从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和大渡河等六大江河调水1500亿立方米,至黄河上游库区。调入量的500亿立方米,通过人工渠道,从库区输入到青海柴达木盆地100亿立方米、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300亿立方米和罗布泊100亿立方米;500亿立方米通过人工渠道,经河西走廊输入到新疆吐鲁番盆地100亿立方米和准格尔盆地100亿立方米,河西走廊沿途石羊河、黑河等众多奄奄一息的河流均可得到足额水源300亿立方米的补充;保留500亿立方米作为专用水源,与黄河原有水量一起用于航运。

(作者单位:重庆机械工业部第三设计研究院)

上一篇:提高DSP在航海中的效率 下一篇:我国沿海台风的形成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