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会实践性教学

时间:2022-08-01 04:29:28

高职财会实践性教学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以期对提高实践性教学效果、实现高职财会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

一、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现状分析

1、具有针对性、目标明确的适用教材普遍缺失。鉴于当前各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普遍下移,高职财会教材的选用应围绕“培养以面向中小企业为主的具有较强管理意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中初级会计人才”这一基本目标。但现实情况是:不少高职学院以采用优秀教材为名,使用普通本科教材,偏离了高职的教学方向;有些高职学校则以与会计资格考试接轨为名,直接使用注会或会计职称考试系列教材,偏离高职业教育的实际;有的学校虽然使用的是高职教材,但质量不能保证,失去高职教学的特色。教材的不适用直接导致在理论教学中应有的原始凭证等会计载体缺失,经济业务多以文字描述简单替代。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学生对以文字叙述的经济业务较为熟悉,尚能正确做出分录,但当面对真实原始凭证却无法读懂经济含义。财会教材是会计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教材选取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弱化的直接原因。

2、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多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来,这些学校原有办学条件与高职培养目标要求存有一定差距。之后又恰逢高等教育迅猛扩招,高职院校在规模上求发展,而实践教学建设明显滞后。加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实训设备老化、陈旧,远未达到仿真要求。据调查,很多院校没有专门的电算化会计实训室,一部分院校甚至连手工财务模拟室都没有,在教学软件建设上更是缺少,学生在学习电算化会计时,仍然停留在教材和笔记上,严重影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与锻炼以及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另外,会计实训基地严重缺乏,学生实训只能在教室和会计模拟实验室进行,这样封闭的训练方式势必造成实训内容与会计实践脱节,达不到应有的实训效果。

3、专业教师实践经验长期缺乏。从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教师脱离实践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在的高职会计教师多是学院派,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进入教学岗位后,长期从事任务繁重的教学工作,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组织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教师自身实践经历的缺失造成在实践教学中的纸上谈兵和认识局限,是导致学生实践技能不达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4、现行教学方式手段依然落后。当前,财会专业实践教学多数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以粉笔、黑板为手段。这种“填鸭式”式教学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缺乏培养专业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场合和机会。实践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在课堂上把实习资料以教材形式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材上所给资料进行账务处理,这种做法与实际业务相差较远,由于实习资料缺乏且不系统,很难体现出实际会计工作的现场感,实训效果难保证。

5、实践教学考核形式较为单一。由于实践教学内容课时有限,而且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类型,多集中到期中、期末以一纸试卷进行考试,卷面题量难免膨胀,加之学生平时听多练少,考核成绩可想而知。单一的考核形式,一学期的学习内容都汇集在一张试卷上,试卷题量再多也恐难载其重。同时,考核本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督促和检验,若间隔期过长,就无法起到督促作用,考核效果也不理想。

二、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建议

1、大力开发高职财会专业校本教材。鉴于目前高职适用教材普遍缺乏的状况,高职院校可针对高职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组织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联合开发本校教材。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高职教育属于“能力本位”教育,在编写教材时,应突出实务性,妥善处理理论和实务的关系,基本理论要简明扼要,不宜过深过难;业务核算要具体详细,尤其是作为记账依据的原始凭证,要尽可能从实际财会工作中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以生动直观的教学实例在教材中展示。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便可培养识别、审核、处理原始凭证的实践技能。编写教材时还应结合职业岗位群将知识模块化,每个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此外,各模块内容的学习目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等也应予以说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财会教学分项目或综合实训教材中的实训资料更应贴近实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尽可能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2、加大校内外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一是加大校内实训与实习基地建设,会计模拟实训室的硬件建设要尽量做到仿真模拟,而非传统的演示性实验室,营造一种现场感,以增加学生的会计责任感;软件建设要尽量突出会计流程中各岗位操作要领与技巧,而非企业财务软件的流程演示。二是拓展校外实训与实习基地,为此要选择一些业务全面、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和部门,作为院校的专业实训基地,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做学生的实训教师,使学生在企业第一线得到实践锻炼,逐步做到会计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零距离。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真正来自企业一线的“双师型”教师,学校教学与企业经济活动要紧密结合。一是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要制度化,规定教师从事会计教学工作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实践工作经历。学校要积极与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联系,让教师到一线去挂职锻炼,了解财务会计工作现状和改革发展的趋势,让教师在会计岗位上得到系统训练,有效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和鼓励,建立不同的课时津贴制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模式,请企业的财务负责人、会计人员到校指导教学,以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三是产学研结合,鼓励教师研究会计实践教学,同时,在教学手段上还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开发会计实践操作方面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真正缩短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距离。

4、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手段。一是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师应从“教”向“导”转化,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其传送信息量大、知识密度高、抽象的知识更易理解,化解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有声有色”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学校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教师有机会带领学生到企业见习,了解企业会计实务、财会部门的设置及人员岗位职责等情况,观看企业各岗位会计人员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和操作步骤。让学生既有理性认识,又有感性认识,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5、优化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会计实践教学的考核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采用教师业务考核和学生实践成绩评定相结合的办法,确保财务会计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一是实行以操作技能为重点考核内容的教考分离制,试题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考试为辅,给学生仿真的实务资料,重点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教考分离可对任课教师形成有效约束,从而提高教学责任心,确保实践教学效果。二是对教师实行以学生同行、专家组成的“三级”考核制,采用学生教学报表反馈或问卷调查、系部同行评价、专家组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三是对学生考核打破原有的期中、期末两次考核办法,可分模块考核、项目考核、阶段考核、综合考核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采用校内和校外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四是将各级各类技能大赛成绩计入师生考核结果。此举旨在鼓励师生积极参加财会专业技能大赛,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巩固,从而掌握应有的实践技能。

综上所述,会计实践教学要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不间断地进行,从基础会计的简单业务中巩固学生的基本业务技能,使学生能熟练、规范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不断复杂的经济业务中,培养学生掌握繁杂会计实务工作的能力;从毕业之前的综合实训中,提高学生对业务进行财务分析、提出管理建议的能力。各高职院校经过自身努力,逐步克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不断深化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就能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的程序和技能,实现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陈维彬:高职教育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改革新探[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2).

[2]周晓娟: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几个措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6(2).

[3]时奎峰: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4]蒋红华:高职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实施与改进[J].机械职业教育,2005(7).

上一篇:国土局加强素质教育学习心得 下一篇:院校会计专业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