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回归”

时间:2022-07-31 03:53:43

阅读教学的“回归”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法的主体,要真正走出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阅读教学必须呼唤“回归自然”――以读为本,以学生为本,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阅读教学; 回归自然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057-001

阅读教学必须呼唤“回归自然”,那么阅读教学如何实现“读的回归”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唤起阅读兴趣

当今的学生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读书、背背经典诗文的学生少之又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还可以创设情境,激情故事导入,或展示实物,设置悬念。总之,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阅读情境。

其实教师的范读指导是最有效的,因为教师不但可以用悦耳的声音,还可借助丰富的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把教师丰富的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这对诱发学生进行深入的内心体验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和催化剂,可引发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使学生可以模仿学习。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相互感染,共同创造融洽、和谐、富有美感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我也要读书的最佳愿望。

二、指导阅读方法

笔者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学生:有的同学表面看起来虽在看书,其实他的眼睛不停地瞧着其他动静,至于书上写的什么,根本不知;有的同学看见别人在看书说这篇文章太有意思了,觉得很想一睹为快,于是凑过去,想看看人家在看什么。可当别人把书给他读,可他左翻翻右看看,根本不肯读不知如何读。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学生不会边读书边思考。几遍课文读下来,你问他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这时你会发现学生一脸的漠然。看来,学生的阅读量少,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他们不会读,需要加以引导。

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它要通过学生自身积极参与阅读实践,在教师的启迪、引导、点拨下逐渐形成。学生的读书能力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科学的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读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阅读教学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在读书时边读边思考,第一遍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大体意思。在读课文时你明白了什么,并把它简练地记下来,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在后面画个问号,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好,就在句子下面画上波浪线,或着重号,再读理解感悟。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有许多被实践证明的效果良好的读书方法,我们要拿来用,要继承发扬。如传统的笔读法、朗读法、演读法等。我们更要创造出各种学生容易接受、行之有效的新读法,如感知领悟熏陶法、再造想象品尝法、创设情境感染法等。当然,我们还应尊重学生的阅读爱好与习惯,如有的学生喜欢读科幻读物,有的学生喜欢读童话或诗歌;有的学生喜欢摇头晃脑地读,有的学生喜欢放声朗读,有的学生喜欢默读,有的学生喜欢表演式的读……我们要让学生在各种朗读训练阅读尝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唤起阅读的情感体验

语文是一门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往往难以引起“反应”,读起来大都是悲不见颤音,喜不见笑意。因此,我们要注意听说读写之间的联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支离破碎的分析,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内化、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和运用课文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读,带着感情读,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读成为沟通学生和作者或文中人物心灵的桥梁。

如《悲壮的一幕》一文中,叙述科马洛夫面对死亡无所畏惧,毅然用所剩下的时间用在工作汇报上,他争分夺秒地工作着,将生死置之度外。震憾人心,感人肺腑,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时间的宝贵,科马洛夫为人类的进步、科学事业的发展,甘洒热血的豪情壮志,使学生真正为科马洛夫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所感动,从而激发学生对他的崇敬的心情。特别是这篇文章中科马洛夫与亲人生离死别的场面,可让学生换位体会,进一步体会科马洛夫的伟大。这时学生为此而心情难过甚至潸然泪下,再让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这样以悟情为目的组织读,能够以读诱情,以情促读。

总之,让学生喜爱上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利用一切方法、一切时间激发学生阅读的感情,让学生爱读书,多读书。

上一篇:辨别八组“孪生”专业 下一篇:试探民办高校生存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