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

时间:2022-07-29 10:30:18

对语文核心素养认识有三

用这么一个标题,确属无奈。既因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识尚不全不深,又因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认知真切存在,故对语文核心素养来了一回断想,遂姑且用“认识有三”的表述求见大方。

一、 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特点”

特点一:发展性。所谓的发展性,就是核心素养具有时代感与生长感,核心素养的厘定是因时因地的,核心素养的达成也是日渐沉淀的。

时代感 2014年3月,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一词:“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意见》强调了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一个人如何面对复杂的、甚至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思想、方法,来解决真实的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显然,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是为还没有出现的社会情景做准备的。换言之,不同的时代,核心素养也应不同,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育,向来是为了人更好地与时代和社会合拍生活,随着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一次次课改也就必然出现。因此,每一次课改也就注定只是“当时”的正确。“核心素养”的出现显然也是应运而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生长感 对核心素养的表述,各国或机构也不大一样:美国用“21世纪技能”表述,日本用“能力”表述,世界经合组织OECD用“胜任力”表述,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具备的适应未来社会的素养DNA。就语文而言,儿童一来到这个世界,便进入了语文生活,也就开始了语文素养的沉积,周围人群的话语,与周围人的言语交流一直在发生。进入学校时,儿童便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语文素质。语文核心素养要表达的就是从语文角度来进一步养育学生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比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发掘汉语言的表现与魅力、涵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与行为等。而一个人的学习、阅历总是不断发生的,因此在某一个阶段形成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将日渐丰实,具有不断地生长性。

特点二:统摄性。语文课标,由过去的“双基”,到后来的“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是不同教育阶段的具体体现,这是一个由“单一”到“丰富”再到“简约”的发展过程。“双基”为目标的语文教学,更多地基于“工具性目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提及了十多项素养要求,大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语文素养,另一类是人的基础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指向的应该是“人本性目标”,较语文素养应该更上位、更基石,是语文素养中的DNA。它不是听说读写中的某一项语文能力,但它又非无所不涉,语文核心素养一定是统摄语文素养,指引语文能力形成,从语文的角度实现人的更好发展。

特点三:表现性。任何内容都会有相应的形式感,语文核心素养当然也不例外。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在行为表现应是一个人的语言面貌了。适切、准确、得体的语言决定着孩子的未来社会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做事,更好地生活。语文核心素养较高的孩子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就是相应出色的吸收力与表达力。所谓“出色的吸收力”,就是“读得懂”的表现,这里的“读”当然有“听”之本义,听得懂别人的话,读得懂别人的文字;所谓“出色的表达力”,就是“说得好”的表现,说得正确,说得巧妙,说得艺术,结合情景说出比较准确契合的话语,这里的“说”当然有“写”之本义。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读得懂”“说得好”不单单是语文能力层面,更有情意、人格、意蕴层面。如“读(听)得懂”体现出的善解人意的同理心,“说(写)得好”体现出的感情的适切表露,心中有听众(读者)对象的平等心。语文核心素养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活与工作中的交际质量,也就是语文生活的质量。

二、 语文核心素养的“三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学科矮化。随着课程改革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开始探索课程的综合化,综合是课程改革应坚持的理念和走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综合性越强越好。这里隐藏着两个问题:一是学科有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二是课程综合要不要建立在学科独立价值的基础上,以求深度的综合?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成尚荣语)有人用只读过小学的莫言、没有专门学过文学专业的鲁迅、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由物理学家获得等事例来“证明”语文学科或者某一门学科的作用微乎。看起来,有点证明的力量,但很多时候人们总习惯于认识的标签化和表面化,不注意某一学科在学科知识交叉中的主价值。莫言的确没有上过中学,但莫言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曾被拿到了中学生的课堂里作范文。莫言受到了极大的表扬,兴趣一下子就冲天了,天天盼着上语文课,因为那是他能“出风头”的时刻。小时候推10圈磨才准看1页书,就这样读完《青春之歌》。在艰苦的环境中,莫言读遍了周边十多个村庄的书籍。莫言还用耳朵阅读,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从幼年便开始了。拿他的话说是:恐怖故事听多了,经常感到恐惧,吓得割草都割不着。可是,越恐怖越想听,越想听越恐怖。莫言的这些“学习”经历,能否定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吗?能说小时的阅读、听书不是语文学习吗?再历数跨界成就的科学家,任何一位跨学科成就的科学家,首先是本学科的素养高度与其他学科的联姻,方才发生“一点撬动”的借力效果。任何时候,都不要简单地否定学科存在的价值。用著名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的观点来说:“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是,让学科打开自己的边界,而打开边界不是丢弃‘本土’。”所有的学科教学,在实现人的综合素养培育过程中,均做着各自的贡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应向着人的成长,依赖语文学科的言语符号体系,以及言语符号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发挥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误区二:贪多求全。近来,教育部重磅推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意见征求稿)综合表述为“9大素养25项”,“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落实到具体学科,讨论具体学科的核心素养,实属不易,难怪教育部会推出征求稿引发全国大讨论。笔者以为,所谓核心,《现代汉语词典》上表述为“中心”“主要内容”之意。比较于2011版语文课标的“语文素养”表述而言,应该有进一步的聚焦,但如果还是泛泛而谈,或者从众多角度分别而谈,势必离“核心”还远矣。窃以为,当下“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个体在21世纪生存、生活、工作就业最关键的素养,是21世纪人们需要的共同素养。既是“核心”,表述就应该是简洁且简约的。

上一篇:初中英语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下一篇: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