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28 09:11:26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以及恋爱中的矛盾问题等。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尤为重要。本文客观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10-02

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著名健康学者马斯洛曾经表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以及人们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学习上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受低学历的影响,自卑感较深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属于高考中的‘落水者”,无奈的选择了高职院校就读。他们认为自己只是一名“专科生”,属于低学历。因此,往往有无能感与失败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再加上传统观念和学历本位教育的影响,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同程度普遍不高。当谈到学历问题时,他们往往沉默不语,不愿提及自己的学历。“自卑的种子”进而深深埋在他们心底。这种自卑感将对其学业生涯产生消极影响。

(2)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较低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较低。当初,迫于分数的原因,他们无奈地选择了高职院校,甚至某些学生专业的选择也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因而,对所学专业没有热情。普遍表现为学习态度冷漠,缺乏兴趣;学习的自信心不足。这些都影响了其学习效率,导致成绩不佳,进而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严重时还会影响自信心,产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

2、生活上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生活目标不明确,处于迷茫、困惑状态

生活目标就像一面不倒的旗帜,指引了我们的方向,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然而,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无目的的生活状态。他们对自己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选择此专业都不清楚。对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更无从谈起。每天“按部就班”地遵循学校的流程,没有自己的想法与追求,整天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中,致使他们产生困惑感和焦虑感,容易陷入心理困境,有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

(2)自我约束与调控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在中学时就自我约束力较差,不良习惯较多。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没有父母的管束和唠叨,也没有老师像以前一样时刻管制着。自己犹如一只刚从牢笼里放飞的鸽子。他们开始盲目接受一些新事物:

1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追求成功、找回自我”,这些容易产生如下不良心理:网络孤独,交往心理变异;自我封闭,人际交往受阻;人际情感的疏远和缺损 ;网上生活偏差―“网恋”等现象。

2沾染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大多数男生甚至部分女生,开始抽烟酗酒。一方面为了显示自己已是一位成年人,急于被成人社会接纳的心态;另一方面,以此来排解自己内心的困惑与压抑。

3大肆挥霍金钱购买高档用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格的发展。

3、情感上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亲情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刚从高中步入大学,离开家,开始集体生活。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与父母相处时间的变化。他们与父母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情感交流也大大减弱。

2父母对其控制力量的变化。学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由此产生的影响有:一方面部分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习惯父母的呵护与照料,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特别是部分大一的新生由于难以迅速适应新环境,容易陷入心理困境,有可能引发一定程度的心理疾患;另一方面,相当一些学生变得暴躁。他们讨厌父母的说教与唠叨,反抗过多的限制,希望像成人一样独立有决断权,一旦这种需求不被满足,就会出现叛逆心理等。

3爱情方面。青少年是人生特殊的阶段,许多学生开始向往爱情。但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往往不是很明确。有些学生是因为生活空虚,为打发寂寞的日子才恋爱的;有些学生因为看到别人都在谈恋爱,进而盲目的跟风。这种寂寞期恋爱、攀比性恋爱,一般都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与异往困难、单相思而苦恼、失恋而痛苦、陷于多角关系而不能自拔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4、人际关系上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大学生时期是青少年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青少年越来越意识到人际关系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在社交上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集体意识淡薄,自我中心主义突出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一种“独霸”的心理。集体观念比较淡薄,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比如不少学生自恃清高,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总希望别人和周围环境顺着自己;希望他人接纳自己,自己却不善于接纳他人;希望他人尊重自己,而又缺少尊重他人的心态。正常人际交往的缺乏,容易使他们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导致心理问题出现。

(2)心理闭锁。

调查显示,49%的学生内心的秘密很少或不愿与他人吐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青年学生心理发展的闭锁性特点决定的。这种自我封闭的结果是自己的内心思想不易被别人理解,也容易产生误会,导致与他人之间产生距离。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化的要求,他们又想与人交往,而自己又不能理解别人,因而心理常常不能平静。长此以往,变得敏感、孤独,很少有知心朋友。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人际交往障碍问题。

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

1、学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教学环境,而且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从而让学生热爱学校,建立起他们对身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豪感。通过各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荣誉感,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2、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素养

(1)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2)设立大学生健康咨询与辅导中心。学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行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活动。新生入校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给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便辅导员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对于心理异常的学生,给予及时的思想开导,帮助其解除思想病根。同时,定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3、学校、家庭和社会应积极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积极配合学校的综合素质培训,要以身作则,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父母要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多与子女交流,以缓解大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要随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采取正确的干预措施,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联系、沟通与合作,营造健康向上、拼搏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4、科学引导学生理性的人际交往,提高社交能力

(1)首先要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激励人,鼓舞人。其次,在交往中有坚定的自信。要主动、热情地待人。要坚持正确的交友原则:真诚待人,求同存异,互助互利。

(2)组织大学生参加健康向上、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学校的共青团学生会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集体活动,如举办心理卫生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及文体活动,让同学们参与其中,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孔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2).

[2] 王国清.高职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研究[J].网络财富;2008(10).

[3] 曾美英,林永和.家庭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现状调查 [J].教育与职业;2010.(7).

[4] 吴晶.浅析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湘潮(下半月),2010.(6).

上一篇:我选择,我快乐 下一篇: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