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提高与对策

时间:2022-05-01 03:15:23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提高与对策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的越来越清晰,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探索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培养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模式和途径,以期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发展作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对策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他们能否适应社会需要,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并实现岗位的迁移,以及她们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强调职业素质教育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持久发展铺平道路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职业素质及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是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职业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产学无缝衔接的接口。职业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来提高学生的上述各种职业素质。以期在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从学生到从业者的角色转变。真正把高职教育的理念,落实到实处。为学生就业及职业发展打好基础。

二、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职场变化日新月异,使大学生毕业后需要面临职业岗位流动性和新职业种类不断涌现等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而当前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准备不足和现实需求的矛盾也非常突出。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欠缺明显

职业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一部分。纵观高职学生素质的现状,他们思想积极健康向上,总体向好。但在高就业压力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欠缺是很明显的。

第一,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不牢固,专业知识有待加强。高职学生是高考录取中较后批次录取的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高中知识基础不扎,科学文化素质、人文底蕴偏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不高,最终造成专业知识掌握地也不牢固。

第二,以自我为中心,心理素质脆弱。目前的高职学生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大多个性突出又棱角分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明显。这导致他们缺乏团结、协作、奉献的精神。此外,当代学生大多向往优越的物质生活和无拘无束的做事节奏,缺乏应有的做人的基本认知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个性特征往往不被学校和用人单位接受和喜欢。

(二)社会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

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部分就业学生存在工作不踏实,缺乏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又有眼高手低、心理素质差,适应能力不强又没有危机感,或者好高骛远、盲目攀比,流动性较大等问题。因此,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综合评价并不高,并希望高职院校的学生努力培养自己知识、技能之外的职业素养。

综合以上两方面,在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对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自身发展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对策

培养大学生具有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变化的弹性职业素质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本文尝试以下观点。

(一)贯彻全程化职业指导,明确学生成长目标

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需求分阶段进行。对于大一学生,要通过专业认知、企业观摩、大学应如何度过演讲等教育形式,让他们明确上大学的目的,树立规范意识;大二学生则要开始进行职业探索和德育,通过开展各种团体活动,培养沟通、组织、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等品质和能力;大三学生面临职业选择,要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锻炼,进行人际关系拓展训练及职业技能的进一步培养;大四学生的焦点是就业,通过有计划的就业指导来介绍就业政策、法律环境、求职技巧等内容,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降低就业压力。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扎实知识基础

高职院校仍以教学为主,实践为辅。但需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避免全部理论的灌输,要注意发挥隐性教育对职业素质的培养作用。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围绕专业领域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展开。课程教学主要是从知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包括基础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等三个方面。

(三)积极搭建校内、校外实践平台,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面向学生的第一岗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提高职业业务能力类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岗位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形式要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积极推行项目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岗位实际工作经验,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

职业素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社会。在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吸引相关企业参与。实施职业素质教育应打破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最好的方法是校企合作办学,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建立起较为紧密的校企合作平台。在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后,适时地安排其到相关企业进行岗位见习,了解将来的工作环境,接触企业文化,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小结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术能力的人才,缩短岗位适应期,减少企业的培训负担,直接为社会输送能直接胜任工作的人才。而职业素质培养和提高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也是产学无缝链接的接口。高职院校应根据新形势,及时把握社会、市场新需求,加深对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教育的认识,对职业素质教育核心体系达成共识,把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蒋小敏.大学生就业难:基于劳动力甄别机制转变的分析[J].时代经贸

[2]胥长寿.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朱天波.浅析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途径[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上一篇:试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中职学校体育课改革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