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人文学校管理论文

时间:2022-07-26 03:15:15

新课改人文学校管理论文

教学是学校各项工作中最中心的工作,也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更是涉及的面、工作的量、工作的人数和对象最多、最广的一项关键性、经常性的工作。而我们校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又始终处于核心、决策的地位。面对新一轮基础性教育课改目标、课程结构、教材教学的改革,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师资的培训等,我们必须转化观念,寻求新的突破口。若要在学校真正的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校长责无旁贷地需要去带领、实践,推动其变成现实。在学校的管理中,校长的管理理念以及所产生的行为对新课改的实践状况起着直接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新课改对课程目标的重新定位、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整合、对课程的实施以及评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发现小学校长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已经困难重重[1]。

一、现状剖析————回首传统管理,理想与现实两重天

过去,学校管理往往偏重于制度管理,由于这一管理模式过于追求权威化、程式化、统一化和数字化,极大地压抑教师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师形成和谐的心理。同时,它还存在着以下弊端:

1、教学管理理念缺乏指导性和实践性

第一,校长的教学理念比较保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不协调。虽然现在很多小学教师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课程培训等,对新课程的认识也具有一定的基础,在教学中也想尝试着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有时会得不到校长的认可。第二,校长的教学理念先进,但是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却没跟上步伐或者是在情绪方面出现抵触现象,不愿意在教学中贯彻校长的教学管理模式,因而,在现实的教学中出现了不协调。

2、学校的教学评价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教育制度中,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从古到今其教学管理工作都是以“分数”为重,导致了学校出现了片面追求分数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在新课标实施之后,不仅要求学校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发展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很明显,传统的评价机制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新课标的运用和实践;传统的考试评价机制严重的滞后了新课程的改革,加重了小学校长在教育管理各项工作上的困难。

3、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落后

新课程要求小学教师在教学的思维上和方法上都有所改变,要求教师进行独立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思维;在教学水平上要求教师具备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手段上要求教师创新,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进而让教师成为科研型的人才。根据以上的人才标准,当前很多教师很难达标,甚至部分教师与之相差甚远。加之畏难情绪使很多教师安于现状,很难转变自己的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校长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模式优化——鸟瞰层级管理,落霞与孤鹜齐飞

鉴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因而,我们倡导“人本管理”。人本管理,是基于人的本性、根据人的身心特点以及为了人的发展的管理模式,它充分突出人的地位,把调动人的积极性作为管理的最终目标。可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人本管理由于过分强调以人为本,容易造成管理的随意性和软弱性。因而,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提高管理效能,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主平等、团结尊重的校园环境,打造人文校园。

1、落实层级管理,组建优秀的师资队伍

实行校长负责制下的层级管理系统,在学校设立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德育处下有班主任、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教导处下有各个教研组;总务处下有财务组、后勤组;此外还有党支部,下设团委会、工会。而且推行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整体负责制。由年级组长负责管理级组老师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同时也推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整体负责制。坚持师资队伍德育建设的“两手抓”,一是以班主任队伍为主的德育骨干力量培养,一是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书结合育人为主导的全员性德育队伍建设。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老师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在校内为教师积极的开展相关的文艺、体育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业务的培训,以及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在教育上要积极的鼓励教师主动的参与再学习、再教育,在时间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采取:指路子、压担子、出点子、想法子、做样子等的措施[3]。在工作中给青年教师足量的任务,帮助他们在教育工作中化压力为动力,努力为教师创造锻炼的机会,以便促进他们的学习、成长。

2、倡导“以人为本”,营造轻松的校园氛围

一所学校就像是一个大家庭,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那么校园也一样需要宽松、和谐、轻松的环境和氛围。作为校长,得从抓学校的规范管理做起,从自身做起,在领导和教师中坚持提倡团队以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加强师德建设,要求师师之间、班班之间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关系。目前许多学校已经基本上形成思想上合、成员的职责分;目标上合、工作上分;关系上合、制度上分的这样一个和谐集体,这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常学校教育管理的起点是人,管理的动力也是人,其核心依然是人,管理的成败同样取决于人[2]。面对人性化的新课教,那么在管理上必然少不了人性化,坚持做到“以人为本”,校长在管理上,既然有规范的制度,还要有人文化的关怀。在加强制度化的管理上,投入其感情。在日常的管理中,校长要深入教师中去,通过情感的感化,了解教师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教学动态,无论是在思想上、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都要联系教师真实的想法,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师的情感交流,以便让教师感受大家庭的温暖,在情感上与教师形成共识,通过情感促使教师将意志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去。这样的管理,才能提升教师自主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促使学校的管理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人文化。最终在校园内形成一种“团结、友善、和谐、轻松”的管理氛围,充分体现教师大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工作作风。

3、细化校园管理,凸显改革的长久实效

为了保障管理的规范化,以求得管理的高质量、高效益。许多校长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补充并完善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使全校师生时刻对照制度遵守并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最终实现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跨越。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校长要坚持“严”字当头。所谓“严”,就是校长在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严格的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扎扎实实的做事,不攀比、不逃避;在奖惩方面同样要分明。同时也要“精”,“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办学成功与否重要的一条就是管理有没有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喊口号、唱唱高调、出出风头,而是静下心来,夯求实效。要推行精细化管理,就要制定计划,逐步推进,从小处入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它必须有三种境界:一是“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二是优化管理流程,要求每一个步骤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三是“个性化”,通过精细化管理创建富有特色学校。如果能做到以上三点,校长工作就轻松了,管理效果自然显著。

4、增强人格魅力,确保根基的扎实稳固

校长作为学校的当家人,那么就要承担起这份重要的责任,在不断的管理实践中寻找出学校新的生长点,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去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校的建设上,校长不仅要加强改善校内的硬件设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的氛围;而且还要加强建设和培养校园内的领导班子,带领全体教职工克服重重的困难,提升办学目标和教学水平,在群众中树立一定的威信,在工作作风上要求严谨、求实、廉洁,办事要公平、公正、公开。在学校内要充分发挥教代会以及工会民主参政、议政、监督的作用,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协调、联系。学校的行政班子要坚持每周开会,进行工作总结和部署,班子成员要始终坚持勤奋工作、率先垂范、廉洁奉公,努力提升管理效率。同时,校长在处理繁琐的行政事务过程中,要始终将教学摆在第一位,深入课堂了解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教改规律。

三、科研兴校——展望未来征程,品牌与人文共舞

原教育部长周济指出:“一个不搞教学的教师,算不上真正的教师;一个不搞科研的教师,成不了第一流的教师;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教师,是跟不上时展步伐的教师。”因此,作为校长,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在校园内树立并提倡“教科先导”、“科研兴校”的思想,为师生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科研氛围,以便积极的开展各项教改实验工作[5]。

1、营造浓郁科研氛围,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教师发展的最好平台就是教育科研工作。通过教科研工作,提升教师工作的水平,让教师在创造性劳动过程中,提升劳动的成功体验。所以,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就要把教科研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不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而且在浓化氛围上动脑筋。不但给在教科研方面做出成绩的老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而且要不断地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为他们不断地制造“兴奋点”,引导他们向新的境界发展。我们深知,只有教师发展了,学校的发展才有了可靠的保证。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确保教育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要充实科研工作内容,定期组织学术沙龙:向教师推荐一本教科研书籍,并统一购买,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同时,围绕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和学校工作实际,精心选题,精心准备。努力做到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科研课题是学校教科工作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努力走“研究实践问题,在实践中研究,用实践的方法研究”之路。要求把教科研工作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际工作之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科研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培养人才。

我们深知:教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重点,作为校长,不仅要做好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在校内要坚持全面的开展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学习上充分的感受到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从而促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并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要明确管理并不是传统式的“填鸭式”制度,它已经转为灵活式的“服务”,我们要积极推行人文与制度并举的管理,以促进全体师生的文化素质。

上一篇:冠心病治疗与临床护理学论文 下一篇:企业统计信息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