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

时间:2022-07-25 12:55:14

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对策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和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既有体验新课程的兴奋和喜悦,也有感到理论与实际不好统一的矛盾与困惑

关键词:新课程实施 困惑与对策 审美能力

在新课程实施和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既有体验新课程的兴奋和喜悦,也有感到理论与实际不好统一的矛盾与困惑。

困惑一:过于功利的愿望,使得高中语文教学缺少读书声。

我们知道,新课程强调交往和对话,而交往和对话不仅发生在师生、生生之间,也发生在师生与文本、作者之间。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觉得朗读就是在浪费时间,进而发展到老师把这重要的教学环节省略了。对话总是要涉及倾听和言说,没有倾听或者没有言说,都不能构成对话。没有倾听的言说,就等于割掉了耳朵,无法获取什么。

困惑二: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陷入审美教育的误区。

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只见秀美工整的板书,机械教条的讲解,不着边际的语言训练,学生少有发言,一堂本可以闪现智慧火光的语文课成了"一言课"。学生缺少发现人物心灵深处闪光点的能力吗?我们教师的审美意识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似乎一时很难找到答案,又似乎容易得无须去回答。

关于审美情感的培养,教师觉得无成功经验可循,摸索会耗时费力,甚至会影响到高考升学率的高低。教师由此走进了一个可怕的误区,犯了轻人文性重工具性的错误。其实语文素质的真正形成,不是能默写多少句名言警句,更不是考试时答案整齐划一,中规中矩。新课程实施中的语文教学应达到这样的效果: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充实学生的审美知识,注重感情融入文本的培养,能通过解读意象,进入情境,让自己的理解具有较强的主观审美色彩。

针对以上两点困惑,对策如下:

(一)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我认为: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应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语言的重要方式,是获取文章美感的途径之一。朗诵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朗读时,对学生在停顿、重音、节奏、语速、语调上加以指导,就会让学生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支充满青春活力的交响曲,眼前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应该注重朗读的作用。

(二)在分析中挖掘作品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的,而它又以形象教育读者,影响读者整个精神世界。当学生有了审美感受,获得审美愉悦后,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和评价能力,它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真善美的识别,对审美客体逐渐加深理解、并能给予审美评价,得到新的领悟。在分析课文时,教师要注意挖掘作品的形象美。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颂;有的鞭笞……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困惑三:过于繁多的内容,使得师生都疲于奔命,心力交瘁。

语文教材必修和选修并用,教材新,容量大,课时紧,教材如何选用,时间如何安排?且不说选修课,仅就必修的模块而言,教材中相当多的内容是虚设的,新课改各学科好像都在搞竞赛,竭尽其能,都想把最精彩最重要呈现给学生,学生难以招架,教师也只好拼命开课,因为教学内容无法完成,教材设计者的初衷完全落空。

困惑四:过于苛刻的要求,使一线教师望而生畏,力不从心。

对新方法,新理念的生吞活剥,作为新课程行动者的教师其执行力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教师出现走样产生偏差,就是很自然的了。另一方面,选修教材的专业性过强,我们似乎有一种通病,习惯于把许多内容提前,而选修课的选题相当多的内容是超前的。这些教学内容,让相当多的高中教师的在能力上捉襟见肘,明显跟不上。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建立高效益观和高生态观,民主、科学、和谐和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如何建立这种模式?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因而,我认为要坚决贯彻新课程标准,必须从如下对策入手:

1、要增加《新课程标准》的权威性。要新课程实施的好,一定要加强对于教师的督导。教学业务部门要深入到课堂中去了解教师贯彻实行《新课程标准》的情况。

2、要改变以高考成绩为教学质量的唯一评价标准的办法,实行多元评价方式,要把对学生终身发展个性发展的影响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3、要改革高考考试内容和方法,在高考内容中渗透新课程的性质、理念、思路和评价,充分发挥高考指挥棒对于贯彻实行新课程标准的指挥作用。

4、要加强对中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在初次实行新课程标准时,对很多教师进行过培训,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现在后来很多教师都没有接受过这种培训了,有的教师即使接受培训了,由于其本身素质和现行高考指挥棒的冲击,效果不是很好,今后还必须加强教师培训,同时不断的研究新的培训方法,以达到更加优质的效果,以保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上一篇: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初探 下一篇:探究新课程下的数学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