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程度下的汇率波动问题研究

时间:2022-07-24 11:49:56

中国开放程度下的汇率波动问题研究

【摘 要】中国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一直是宏观经济热衷研究的领域,学者感兴趣的是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如何使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极限在哪里等问题。本文对汇率制度的分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用马尔可夫链分析各国实行不同汇率制度的概率,并剖析了我国现行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汇率波动;汇率制度;马尔可夫链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在不断增大,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增多,日渐趋于复杂。汇率制度是基于综合考虑的基础上作出的决定,近年来由于贸易顺差等原因,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现在人民币汇率应当何去何从呢?在经济日益开放的时代,每次汇率制度的改革都引起了汇率的波动,这种频繁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因此,研究开放程度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汇率制度的研究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

根据IMF的相关研究,汇率制度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固定汇率制、中间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无论是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实施起来都对经济主体的一些特殊要求。固定汇率制可以看作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而浮动汇率制则对经济体的实力和经济开放程度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选择实行的都是中间汇率制。中间汇率制的分类比较复杂,可分传统钉住制、软钉住制和密切管理浮动制三大类。其中,传统钉住制是本币与某一种货币或某几种货币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汇兑比例,主要根据双边贸易来确定一篮子货币的主要种类和权重。有波幅的钉住汇率制说明该固定的汇兑比例可以有1%以上的波动幅度或是最高汇率与最低汇率之间的波动幅度超过2%。软钉住汇率制度分为爬行钉住和有波幅的爬行钉住。爬行钉住指本币与外币保持相对稳定的汇兑比例,但官方可以根据实际经济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幅度较小,以通货膨胀率或物价水平作为监控目标,让汇率随目标小幅爬行。有波幅的爬行钉住汇率制规定在三个月内汇率可以有1%的波动幅度或是最高汇率与最低汇率之间的波动幅度可超过2%。密切管理浮动制是指汇率的波动并没有制定明确的目标和严格的走向,货币当局主要是用更为密切的监控保持汇率的稳定,且运用各种调控策略时有较大的自由度,干预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二)马尔可夫链分析

如果我们把汇率制度的选择看作是一个马尔可夫链,即这一期的相关信息是预测下一期的依据,那么一个国家本期汇率制度的选择就主要依赖于上期的汇率制度了。从制度i转移到制度j的可能性即为:

(2.1)

(从制度i到制度j的转换次数/制度是i的次数)(2.2)

表2.1 各国所实行的汇率制度(1990年-2001年)

资料来源:IMF的研究报告。

注:1.表示货币委员会商定;2.表示钉住单一货币;3.表示软钉住制;4.表示密切管理浮动制;5.表示无预定路径管理浮动;6表示完全自由浮动。

我们选择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中国、印度、韩国、俄罗斯和南非九个国家1990年-2001年共12年的汇率制度作为样本,考察马尔可夫链模型中各汇率制度之间转换的概率问题。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面临着一些共通性的发展问题。通过分析资料发现,这些国家在12年间一共实行过6种汇率制度,并在其中进行过转换,具体情况如表3.1所示。设立的基本矩阵如下形式:

其中,P11表示从制度1停留在制度1的次数,P12表示从制度1转移到制度2的次数,依次类推,通过对表2.1的数据统计,得出不同制度的转移次数以矩阵的形式可表达为:

由公式2.2可知,一步转换概率矩阵为:

从表2.1可看出,每一期汇率制度的转换都与上一期所实行的汇率制度息息相关,实行相同制度的概率最大。其中,实行货币委员会商定制度是最不易发生更改的,当期实行该制度,下期也实行的概率达到了100%,比如香港特别行政区,就一直实行的是该项制度,而遭遇债务危机的阿根廷从稳定性角度考虑,从1991年开始也一直实行该项制度。另外,实行完全自由浮动制度的稳定性也较强,达到了95%的概率保持不变,钉住制度若非要进行转换,较大可能是转向无预定路径的浮动制。密切管理浮动制和无预定路径的浮动制虽然分别属于中间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表2.2 汇率制度转换概率

数据来源:表2.1的数据和公式2.2的计算。

三、中国转换汇率制度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虽然1994年开始进行汇率制度的调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根据汇率波动,1994年到2005年7月之间,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的单一钉住美元制,波动幅度一直非常小。根据表中的概率,实行单一钉住制的国家在下期转换时,选择仍然实行单一钉住制的概率是91%,其次是选择无预定路径的浮动制,概率为9%。我国2005年7月进行了汇率改革,汇率制度发生了转变,不再单一钉住美元,而是选择多种货币组合进行参考,汇率交易价由市场决定,央行只是监控波动幅度,可以看作我国从单一钉住美元制转向了密切管理浮动制。这显然与马尔可夫链中的概率情况不甚相符,这种小概率事情的发生必定有它的外在原因,而本文认为,我国若继续实行单一钉住美元制,汇率保持稳定,虽然可以保护微观经济主体的贸易优势,但这种做法无疑于是掩耳盗铃,只会让风险继续隐藏。正是由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以及国内对人民币汇率的过度保护,国际市场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吁也是越来越多,并以此出现了许多争端和纠纷。但如果中国政府贸然放手人民币汇率,选择现在许多新兴市场选择的自由浮动,那对国内微观经济的打击会比较大,因为他们习惯了政府的庇护,并没有正视过货币错配问题和汇率风险。鉴于以上综合考虑,我国政府选择密切管理浮动制作为过渡,一方面货币错配问题的风险会得到逐步的释放,并让大家来正视和解决此问题;另一方面,也缓解国际市场呼吁人民币升值从而给中国政府带来的紧迫压力。

四、总结

从贸易发展战略来看,改变过去一味追求规模效益的做法,不能单纯的以出口额来衡量贸易发展取得的成就,转而追求进出口的技术含量,并进行优势分析,立足长远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增加投融资渠道,让闲散资金有发挥用处的地方,并把此与我国外汇市场的逐渐放开结合起来,盘活外汇资产,进一步放开企业与个人的持汇额度,使货币当局的风险分散开来。持有外汇储备应对国际风险是非常必要的,但外汇储备的运用要多元化,要增加可投资的币种和可投资的可投资的项目种类,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实现一定的收益性。

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长期趋势来看,增加汇率波动的幅度,赋予人民币汇率更加自由化的波动空间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从长期来看,放开汇率波动的空间,再让微观经济主体有自主防范的意识和措施才是长远发展的立足点。因此,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现行举措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在稳步升值的基础上逐步放开波动区间也是未来发展趋势。货币汇率波动趋于自由化是货币成为国际体系中核心货币的先决条件。从长远目标来看,必须让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强势地位,放开外汇市场,进行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都应成为其中的条件,但从目前的发展现实来看,增强人民币的区域货币核心地位才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A.Bubula,I.Otker-Robe.The Evolution of Exchange Rate Regimes Since 1990:Evidence from De Facto Polities.IMF Working Paper,Monetary and Exchange Affairs Department,WP/02/155,2002.

[2]C.Guillermo,C.Reinhart.Fear of Floating: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Research Working Pape No.7993,2000.

[3]E.J.Ganapolsky.Optimal Fear of Floating:The Role of Currency Mismatches and Fiscal Constraints.Federal Reserve Bank of Atlanta Working Paper,2003.

[4]H.Kamil.Does Moving to a Flexible Exchange Rate Regime Reduce Currency Mismatches in Firms’Balance Sheets?.7th Jacques Polak Annual Research Conference,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6,11.

[5]陈建斌.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困境[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6,9:44-50.

[6]曹红辉.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后续讨论[J].中国外汇,2006,2:19-20.

[7]李斌.汇率战: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J].新财经,2010,11:56-57.

基金项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分会国际商务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编号:CIECT-1227)。

作者简介:潘婷(1982—),女,湖北咸宁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上一篇:B2C市场感知风险维度影响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试论电费回收对财务成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