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区隔:福塞尔的格调(CLASS)与布迪厄的趣味(TASTE)

时间:2022-07-24 01:16:40

文化区隔:福塞尔的格调(CLASS)与布迪厄的趣味(TASTE)

摘 要:国家不同,福塞尔和布迪厄却做出了几乎相同的结论:人的生活品位的表现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在布迪厄看来,这些文化符号的实践正是文化区隔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格调;趣味;阶级;区隔;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保罗・福塞尔的在《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一书阐明了自己的一个观点:生活方式对于区别社会阶层的重要意义。这本书用看似辛辣又带有诙谐的语言详细描述了上、中、下不同等级下的美国九个社会阶层在衣着、相貌、住房、消费、休闲、家庭摆设、阅读、说话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作者认为上层阶级低调、平静、追求自由、随意甚至对周遭似乎有些淡淡的漠不关心,而下层阶级则大喜大悲、性情粗犷讲究实惠。由此他指出:正是人的生活品位决定了人们所属的社会阶层,而这种品味、格调只能从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

作者把大量的分析篇幅留给了美国人口最为广大的中产阶级,分析他们品位不同及其原因并得出了中产阶级是最为虚荣和势利的阶层的结论,他认为中产阶级是“一个最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但由于中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都是从草根的社会阶层奋斗上来的,所以必然缺少上层阶级历经多代才会有的高级生活品位,因而,在生活中他们常常追求的被认为没有个性的、被大众文化所指引又自认为带有明确的标识能够提高品味的物品。

由此笔者想到了和福塞尔有类似分析的法国大思想家布迪厄。布迪厄曾说过,“社会世界是一部积累的历史,……而资本是积累的劳动”。资本、惯习和场域是布氏的文化实践理论的三个重要的关键词。在他看来,“资本是一种铭写在客体与主体结构中的力量,它强调社会世界的内在规律性的原则”,资本依赖相应的场域起作用。布迪厄认为资本可以表现为三种基本的形态:①经济资本,这种资本可以立即并且直接转换成金钱,它是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的;②文化资本,这种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能转换成经济资本,它是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的;③社会资本,它是以社会义务(联系)组成的,这种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它是以某种高贵头衔的形式被制度化的。”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而惯习则是历史的产物,是客观而共同的社会规则、团体价值的内化,它以潜在而持久的方式体现在个体行动者身上,具体表现为具有文化特色的思维、知觉和行动。正是在场域中,惯习引导行动者体会到了一种情境,而行动者则凭借其实践技巧,找出与此情境相适应的行动模式。因此人们的生活实践,比如,教授表现出来的贵族式的禁欲,小资产阶级的自命不凡,劳工阶级的讲究实惠都是由惯习这一深层原则决定的。

为此,布迪厄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主张,认为所有的文化符号与实践――从艺术趣味、服饰风格、饮食习惯,到宗教、科学与哲学乃至语言本身――都体现了强化社会区隔的利益和功能。这就和福塞尔按照生活方式来划分社会阶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根据资本总量的差异,布迪厄把法国的人口分为三个阶级,包括统治阶级、中产阶级和劳工阶级。在布迪厄眼里,大学教师、高级国家公务员、大企业老板、艺术家、作家等属于统治阶级,工人大众则是劳工阶级,处于两级之间的技术人员、中小学教师、文职人员、医生、媒体从业者等是中产阶级或“新小资产阶级”。统治阶级拥有丰富的资本,不必为世俗的生计问题所困扰,因此,他们追求“自由的趣味”在趣味上具有“美学秉性”。因此,根据资本量的不同,产生了两种基本的阶级趣味,即追求审美、自由的趣味,和追求必需品的趣味。前者是具有良好经济状况的统治阶级的阶级惯习的体现,后者则是大众的劳动阶级惯习的展现。

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在任何领域,生活的风格化――即形式对于功能的优先性,方法对于事物的优先性――都能够产生出同样的效果”。比如他们在穿着方面的趣味影响了他们的品味,也强调形式与风格而不仅仅是穿在身上使身体舒适。工人阶级以往受物质制约的经验已经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惯习,对舒适度没有特别的要求。布迪厄认为随着收入的日渐增长,工人阶级的消费行为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为即使是腰缠万贯的暴发户,其举止和趣味仍然还保持者昨日“贫民劳动者”的本色,可见它并非由纯粹的物质匮乏决定。可见,追求自由和舒适的趣味正是与对必需品的趣味的对比中才显现出来的,而必需品的趣味就是在被界定为粗俗的趣味的审美的水平中体现的。

同福塞尔一样,布迪厄眼里的中产阶级“矫饰而拘谨”。它体现了一种模棱两可的阶级本性:既希望避免与劳工阶级认同,但又缺乏必要的资本去培养它所模仿的统治阶级的生活方式。“与统治阶级所体现的从容熟练的审美趣味相比,它竭尽全力显示独特身份的努力恰恰泄漏了一种尴尬的做作和矫情。”中产阶级密切关注是否与社会主流文化保持一致,他们急切地追随权威和经典,比如购买畅销书和用百科全书装点书柜等,以显示自己具有较高的欣赏趣味。这种捉襟见肘的生活在布迪厄看来,反映了“处于两个阶级夹缝中暧昧的状况――中产阶级试图从这种状况中逃脱出来,也反映了中产阶级力图进入的那个秩序”。而这也正和福塞尔所指出的中产阶级是美国生活最焦虑的阶级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从福塞尔的美国到布迪厄的法国联想到我们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计划经济所营造出的“平等社会”的神话早已被市场经济所打破,“阶层”、“品味”甚至“小资”等词汇开始充斥我们的头脑。这也是金钱追逐之后分化的结果。然而,钱袋子的鼓起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真正的幸福,脑袋子的空瘪仍然使人苍白肤浅,甚至举止可笑。这也是腰缠万贯的土豪们的炫耀性消费给世人的印象是滑稽离谱的原因。相比之下,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养和修养以及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却是一件润物细无声之事,而这件事对面临中国崛起,建立和谐社会,塑造文明国民的大众来说尤为重要,我想这也是区隔的思想给我的启示吧。

参考文献:

[1](美)保罗・福塞尔. 格调:社会等级与品味[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3

[2]刘欣.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J]. 社会学研究,2003:6

上一篇:当前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论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