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出现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23 10:38:08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出现问题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50例患者使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逐项记录,对出现常见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分析、制定出相应护理对策, 我认为只有正确分析静脉留置针应用时出现的问题,才能很好的预防和处理。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出现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165-02

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是临床输血、输液、静脉给药、测定中心静脉压等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尤其在抢救重危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用静脉穿刺留置针技术还具有减少血管穿刺、降低静脉血管损伤、安全迅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技术水平、患者血管情况等方面的影响,根据本人的工作实践现从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

本文总结50例资料完整的临床病例就静脉留置针应用的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0例,年龄42~80岁,保留时间最长为7天,最短为2天。

2 结果

本组出现静脉炎2例,套管针脱落5例,液体外渗4例,套管针阻塞2例,局部反应1例。静脉血栓1例,皮下血肿1例。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常见并发症及对策

3.1 静脉炎是临床上静脉输液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由皮肤进针处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质地较硬。多因套管针穿刺时对血管壁造成一定的损伤,及套管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机械性损伤血管壁;透明敷贴粘贴皮肤处出汗,消毒不彻底引起污染;反复快速输入高浓度高刺激的药物所致。降低静脉炎关键是预防。首先,选择血管:选择柔软而富有弹性并且走行较直的静脉,避免选择穿刺静脉上方有静脉瓣的静脉。不宜选择的部位(a.关节处。b.静脉已变硬者。c.已有渗漏、静脉炎、感染及血肿发生者。d.有静脉曲张及影响循环的部位。e.手术同侧肢体或患侧肢静脉。f.不可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污染,皮肤消毒直径>8cm。减少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输入高渗溶或刺激性药物时选择血溶量充足管腔大于针头的静脉,输入之后再调整输入等渗溶液;输入较大微粒药液要充分溶解和稀释。保持针眼处无菌,每日用碘酒、酒精消毒并盖无菌敷料。经常观察静脉走行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条索样发红硬结,根据程度可做热敷、理疗,严重时拔管更换。改善患者营养,以增加抵抗力严格无菌操作,了解用药注意事项,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穿刺前用安尔碘彻底消毒皮肤,套管针要全部进入皮下,并用透明敷贴固定好,防止透明敷贴在皮肤内外滑动。敷贴粘贴处有汗液或敷贴松动时要及时更换,以免增加感染机会。对刺激性药物要充分稀释后再缓慢输入。一旦发生静脉炎表现,应立即将套管针拔出,局部用安尔碘消毒。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相关性研究中发现,留置时间3天内静脉炎发生率最低,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静脉炎发生率增高,建议常规留置时间定为3天较为合适,既可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

3.2 套管针脱落及液体外渗 表现为套管针脱出血管及皮肤外,如没完全脱出血管,在输液过程中表现为液体外渗。临床静脉输液的药液外渗是常见并发症特别是有些药物刺激性强,给病人带来痛苦较大,如果出现此种现象给予以下措施处理:患者穿刺处肢体过度活动,或不注意碰到套管针,引起脱落。应对措施:穿刺后用特有的透明胶贴固定,并用长胶布将套管针的尾端向上盘起,固定好。应多巡视、多观察。输液要控制输液速度,需静推药物时,速度一定要缓慢,边推边观察套管针是否在血管内,防止药物外渗。如局部肿胀明显,应立即拔掉套管针,局部用50%的硫酸镁进行湿敷。局部封闭,减轻疼痛,促进吸收,或取0.9%生理盐水10ml+2%利多卡因5ml+氢化可地松0.5g混合液局部浸润封闭;或取土豆切成片状贴敷于皮肤红肿部位;或局部物理疗法。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做好静脉置管的护理工作。

3.3 套管针阻塞 因各种原因造成血液在套管针内凝固,阻塞套管针。常因输液后未及时推注生理盐水封管液,造成血液反流入套管,凝固而阻塞。另外封管液的量不足,推注速度过快,也会造成套管针阻塞。应对措施:封管液有两种,一是生理盐水,二是稀释的肝素钠,其浓度为125u/ml。稀释肝素钠封管技术优于生理盐水,因此首选肝素盐水,大剂量优于小剂量。每次注入3~5ml,维持时间长达24h以上。封管时边推封管液边退针(即正压封管)较推注完后再拔针(针管插入肝素帽内3~5mm),堵管发生率明显降低。如发生套管针阻塞,应拔掉重新穿刺,不可强行挤压套管针或加大输液压力,将凝固的部分血液压回血管内,成为栓子,引起栓塞。尽量避免患者朝穿刺侧侧卧向穿刺侧侧卧可能引起针管弯曲、输液不畅以致发生血液凝固堵管。老年人血管弹性回缩有退行性变,血液多呈高粘度性,容易形成小血栓,导致堵管。有资料显示,输入脂肪乳后采用推一下停一下(脉冲式)的封管方法,使封管液在肝素帽内形成旋涡,有利于残留的药液冲入血管内,杜绝了堵管。

3.4 局部反应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敷贴虽然粘贴牢固但透气性差。皮肤汗液无法排出,易引起感染。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留置针时间一般为5~7天,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一旦出现局部反应应立即拔掉留置针,保持局部干燥。

3.5 皮下血肿 皮下血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避开关节附近、有静脉瓣的血管,选择血流速度较快、粗直弹性好的血管。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3.6静脉血栓形成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多3倍。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能过长。

4 小结

静脉留置针由于其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感,保持患者良好状态,维持血管通路,对血管刺激性小,并且可随血管形状弯曲,不易脱出血管,便于肢体活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次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等优点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同时又能快速给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头皮针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周长兰.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与技巧.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7):1122.

[2]计惠民.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5,2(7).

[3]郝小红.浅静脉留置针在急危重患者的应用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85-86.

上一篇:老年痛风病人的护理 下一篇:DSA引导下食道内支架置入治疗食道狭窄的手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