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根据研究统计,约有1/3的孕妇会产生严重程度不等的下肢静脉曲张或微血管扩张。而且在怀孕时期,曲张的静脉不只出现在双腿,在身体其它部位,例如颈部及会阴部也可能会出现,其实肛门痔疮也是另一种型态的静脉曲张。
造成这种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1、怀孕时体内荷尔蒙改变,增加的黄体素造成血管壁扩张,再加上怀孕时全身血流量会增加,使得原本闭合的静脉瓣膜分开,造成静脉血液的逆流。2、胎儿和子宫随孕期的增加而变大,压迫骨盆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使得下肢血液回流受阻,造成静脉压升高,曲张的静脉也会越来越明显。3、有家族遗传倾向,血管先天静脉瓣膜薄弱而闭锁不全,或是孕期体重过重等,都是静脉曲张的高危险群。
问:如何才能缓解静脉曲张的症状?
A:准妈妈不要长时间站或坐,总是躺着也不好。尤其是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要减轻工作量,并且避免长期一个姿势站立或仰卧,坐时两腿不要交叠,以免阻碍静脉的回流。在休息和睡觉的时候,采用左侧卧位有利于下腔静脉的血液循环,也可用毛巾或被子垫在脚下面,方便血液回流,减少腿部压力,减轻静脉曲张症状。
另外,准妈妈不要提重物,重物会加重身体对下肢的压力,不利于症状的缓解;不要穿紧身的衣服,腰带、鞋子都不可过紧,而且最好穿低跟鞋;准妈妈要远离酒精,含有酒精的饮料会加剧静脉曲张的程度;避免高温,因为高温易使血管扩张,加重病情;准妈妈要尽量控制体重,如果超重,会增加身体的负担,使静脉曲张更加严重。
问:这个要到医院看吗?是否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据说严重的要做手术?
A:对大多数的孕妇而言,静脉曲张的情况会在生产后好转,逐渐回复正常,所以不用太过惊慌。居家生活上,疼痛、瘙痒或腿部麻疼现象相当常见,少数孕妇会出现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但也可能完全没有不适的症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0例,480条肢体,其中男300例,女150例,年龄18~74岁(平均52.3岁),病史1.5~35年(平均15.6年);右下肢195条,左下肢285条,其中9条下肢有浅静脉手术史。经彩超及深静脉顺行造影,诊断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350条,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80条,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支功能不全50条。
1.2 手术方法
(1)单纯激光治疗:共210条肢体,采用半导体激光仪,功率15W,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于内踝上方2cm处用18号套管针穿刺(穿刺失败者可行静脉切开),置入直径0.35mm超滑导丝,顺行导入5F直头导管至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退出导丝,打开激光仪为准备状态,功率15W,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均为1s,然后取患肢抬高位,从导管中插入激光光纤,在红光指引下到达大隐静脉根部约1.0cm处,使激光仪进入工作状态,以0.3~0.5cm/s的速度由近端向远端缓慢拔出导管与光纤,用手沿大隐静脉压迫,使静脉壁闭合,完成对大隐静脉主干的激光治疗;对大隐静脉属支引起的曲张静脉和小腿的曲张静脉团,可直接穿刺曲张静脉,导入光纤进行治疗,大的团块及交通支可应用小切口切除和结扎,以减少复发。术毕患肢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或穿弹力袜,即可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出院,避免重体力劳动及久立,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00mg/d,1~2个月,术后穿弹力袜3个月。(2)激光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共270条肢体,于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处作一斜切口,长约2cm,找到大隐静脉主干,于隐股静脉瓣上方切断结扎大隐静脉,近心端结扎,远心端置入激光光纤至内踝上方处,行激光治疗完毕后结扎远心端,缝合切口。
2 结果
单纯激光治疗病例无手术创口外。术后早期大部分患者可见沿大隐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硬块和曲张静脉团处硬结,一般于术后2~4周消退,术后复查彩超,患肢大隐静脉主干均完全闭塞,功能不全的交通支静脉无血流信号。术后局部瘀癍(2~3周后可消褪),本组发生12例,在静脉穿刺点或局麻的穿刺点周围;皮肤烧灼伤,本组4例;下肢轻度不适(一般在术后24~48h症状消失),本组32例。多数患者在大隐静脉走行段上出现牵拉感,特别是远侧段,一般术后一周内出现,术后7d达到高峰,2~3周恢复正常,这种迟发的牵拉性疼痛与瘀癍的出现或程度不相称,可能与静脉的纵轴和横轴在急性炎症转变或瘢痕形成过程中的反应有关,本组43例。随访1~25个月(平均7.8个月),4例术后6个月出现小腿部曲张静脉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发生。
3 讨论
手术要点:在置入激光光纤时勿将光纤经交通支误入股静脉以免损伤,在置入激光光纤时应打开指示光源,注意光纤是否沿大隐静脉行程走行,近心端不要超过腹股沟韧带下方2cm。后撤光纤时速度适中,同时助手须沿大隐静脉行程压迫。术后患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要确实。术毕患肢用自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待麻醉期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3天后,患者即可出院。恢复一般工作,但应避免久立,及剧烈活动。 术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2周,如有切口,术后10~14天拆线,2周后返院复查。两周后患肢无切口的病人。检查无残余曲张静脉,穿弹力袜。无须剥脱主干,治疗于血管腔内完成,将损伤降至最低。
手术优点:手术时间短,操作方便。避免手术带来的风险,由于切口小而少甚至无切口,可减少伤口感染,出血及组织损伤的风险。住院时间短,经济。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术后短期即可下床活动。病人痛苦小。术后不影响下肢的美观。
单纯激光治疗主要适用于大隐静脉及其属支功能不全表现为浅静脉曲张者;对于合并严重的大隐静脉反流者,可行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一方面使激光治疗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大,让更多比较复杂的病例能够进行激光治疗,得到微创手术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单一激光治疗的不足性。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少见。微创手术在治疗大隐静脉反流性疾病方面均较传统手术安全、有效。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静脉曲张是一种成熟的技术,而且远期疗效也逐步得到肯定,静脉腔内激光(EVLT)治疗静脉曲张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式,尤其在基层则进一步拓宽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效果。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不断完善,造福广大病人。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编. 黄家驷外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880.
[2]张延祥,娄尧强,张强,等.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探讨. 浙江临床医学, 2006,8(5):468~469.
[3]刘咸罗,陈克辉,钱小星,等.股浅静脉包窄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病变的研究.中华新医学,2003,4:1441-1443.
[4]张培华.临床血管外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40-450.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疾病,系指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状态。明代《外科正宗》载:“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即为静脉曲张。临床工作中,很多病人对此病认识不足,对治疗顾虑重重,下面我回答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1. 大夫,我腿上的血管长得像蚯蚓似的,弯弯曲曲,越来越重,特别难看,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较典型的下肢静脉曲张,小腿上突出于皮肤下、弯弯曲曲像蚯蚓似的血管就是曲张的浅表静脉。
下肢静脉系统分为深静脉系统和浅静脉系统,深静脉系统指位于体表看不到的腿部肌肉深层,浅静脉系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腿部浅表血管。
我们知道,血管是人体内的运输通道,由于心脏不停的跳动,动脉血管将富有氧气和营养的血液源源不断地送往全身各处,静脉血管就将体内经过释放氧气和营养后的血液回流入心脏。
下肢静脉系统负责回收腿部的血液,为了使血液向上流且不倒流,下肢静脉内有许多类似我国农村水车的隔板样的瓣膜,如果瓣膜损坏,腿部的血回流受影响,就会出现静脉曲张或腿肿。
先天性静脉壁薄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浅静脉内压力增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下肢静脉曲张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系指浅静脉本身的病变,不伴有深静脉病变;后者系指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后果。我们常说的静脉曲张指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2. 我有静脉曲张,现在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它到底有什么危害?
静脉曲张除了影响腿的美观外,发病初期,患者多有酸胀不适和疼痛;后期受损静脉隆起,扩张迂曲,以小腿大隐静脉为重。
除了凸现的青筋外,静脉曲张还会令小腿颜色变深和疼痛,严重的会令皮肤表面发炎、溃烂、出血、足部水肿和夜间抽筋。病程长者常有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有时可并发出血及血栓性静脉炎。
3. 我是一名教师,有同事患下肢静脉曲张,影响腿的美观,夏天连裙子都不敢穿,您能告诉我哪些人易患静脉曲张吗?
1)经常站立工作者如教师、售货员、礼仪小姐以及需要长久站立的工作人员,由于重力作用,使血液压力较大地作用于静脉瓣,时间长了就使静脉瓣功能受损。
2)妊娠妇女妊娠时子宫增大,压迫髂静脉,引起静脉内压力增高,而发生静脉曲张;同时,妊娠期盆腔内血流量增加,影响下肢血液回流,亦为发病因素之一。
3)盆腔肿瘤患者盆腔内肿瘤和肿大的淋巴结压迫髂静脉,引起下肢静脉压增高,易于发生静脉曲张。
4)老年人及先天性静脉壁软弱者老年人静脉壁开始退化,瓣膜功能亦减弱;先天性静脉壁软弱者,静脉缺乏弹性,易于松弛,静脉内压增大时,管腔扩张,引起静脉瓣闭锁不全,血液向下倒流,静脉压增高,于是静脉先扩大,继而延长弯曲成为静脉结节。
4. 我每天站立的时间都很长,如何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产生?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站立工作的人,最好能经常穿弹力袜保护。有下肢静脉曲张家族史者,最好能在青少年时期就注意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全身体质,加强静脉管壁。
防止静脉曲张的措施包括:1)消除可能增加腹压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2)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3)避免过度肥胖,增加双脚压力;4)睡觉时将脚微微垫高,帮助血液流到心脏;5)坐下时把下肢稍微抬高,促进血液循环;6)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长期呆坐,平常多散步,舒展筋骨。
5. 大夫,我有下肢静脉曲张,不很重,现在不想手术,吃药能吃好吗?
吃药是不能治愈静脉曲张的,内服药和外敷药几乎不起作用,如果不愿手术,最好穿医用弹力袜。
对于妊娠期妇女、早期轻度静脉曲张患者以及全身情况差、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医用弹力袜除了能改善静脉曲张的症状,减缓静脉曲张的发展外,还能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弹力袜并不能根治静脉曲张,但它作为一种对抗疗法,可防止曲张加重,并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疗法。一般使用压力为20~30mmHg。如静脉曲张没有发展到大腿,通常膝关节以下使用弹力袜即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6. 大夫,我有下肢静脉曲张,不想开刀,我听说打针能治好这个病,可以吗?
你所说的打针是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疗法。它适用于:1)浅的小静脉扩张,静脉蜘蛛痔;2)术后残留曲张静脉的处理;3)作为不愿手术或因手术耐受力差不宜手术的辅助疗法。它是利用硬化剂对静脉内膜产生化学刺激,使血栓形成、血管壁内膜粘连纤维化而堵塞管腔。
它的缺点是复发率高,已很少单独使用。注射疗法的并发症有曲张静脉不萎缩、注射液外渗、形成持久性痛性血栓、过敏反应、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如果你静脉曲张已经很重,单纯硬化剂注射疗法不仅不可能治好你的病,还可能产生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还是手术为好。
7. 大夫,你开刀把我的血管切了,会不会以后腿上的血液不流通了?
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手术切除的是病变的浅静脉,下肢还有一套深静脉系统,肉眼是看不见的,它能使灌注到腿上的血液回流到心脏。如果深静脉不通畅,曲张的浅静脉是不能切除的。因此,术后鼓励病人要下床活动,以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8. 大夫,我看有的病人手术后,腿上的疤痕特别多,有办法使术后的腿美观一点吗?
你所说的是传统术式,但由于其创口多、住院时间长、手术复杂等缺点,已被先进的微创技术取代。
目前主要的微创手术有:
1)激光治疗。即把激光光纤置入静脉内,借助激光的高热作用使大隐静脉内膜纤维化,使静脉闭塞,达到阻断血液倒流的目的。手术快捷、安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美观,适用于症状相对轻的患者。
2)大隐静脉主干剥脱,曲张静脉TRIVEX系统刨除术。先于大腿根部和踝内侧行小切口,找到大隐静脉主干,插入剥脱器,将主干剥脱;然后用TRIVEX旋切器将静脉曲张团块旋切吸出,患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0天后伤口拆线,再穿弹力袜3个月。该技术手术切口小、术后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发病率低,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通常1~3天即可出院,对重度的患者特别适用。
9. 我父亲有静脉曲张,还出现小腿溃烂,好几个月也长不好,还能治好吗?
长期静脉曲张的患者静脉壁薄弱,静脉压较高,加之局部血供不足导致肌肉、脂肪组织萎缩,曲张之静脉凸现于皮下,轻度损伤即会发生溃疡,且易损伤静脉壁。此外,由于静脉淤血导致组织水肿加重,进而发生皮肤湿疹性变化,引起皮肤瘙痒,患者会不由自主地搔抓,加重湿疹样改变,出现糜烂及溃疡。
因人体没有自我修复瓣膜的机制,所以静脉曲张为一种不可逆的现象。根据统计,约有25%~40%女性、20%的男性有此种现象发生。老师、医务人员、厨师、餐厅服务员等需长时间站立的职业患者皆是高危险群。此外静脉曲张和遗传、口服避孕药及怀孕也有相关。
吃药是不能治愈静脉曲张的,内服药和外敷药有一定作用。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有3种,包括:压迫治疗法、曲张静脉硬化疗法和手术治疗3大类。穿着医用弹力袜属压迫治疗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当然,弹力袜并不能根治静脉曲张,但它作为一种对抗疗法,可防止曲张加重,减轻患者的症状,并作为其他疗法的辅助疗法。当静脉曲张严重到一定程度、不适感增加,或出现静脉炎、色素沉着等并发症的时候,医生还是建议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生活质量。
现在,购买医用弹力袜的渠道比较多,但提醒静脉曲张患者最好到正规医院的血管外科去找医生开处方。医生将根据患者曲张的程度选择合适的弹力袜。如果静脉曲张已经扩展到大腿,可穿长腿的弹力袜,如果没有发展到大腿,通常在膝关节以下使用弹力袜就可以。
医用弹力袜的作用主要有:恢复下肢静脉手术后的功能,防治静脉曲张的再次复发;消除各种手术后的水肿,促进伤口愈合;消除由静脉曲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肿胀、酸痛,使变黑硬化的皮肤逐渐转好,溃疡皮肤愈合,使曲张程度转轻的迂曲静脉恢复原状;预防长期卧床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消除妊娠晚期孕妇的下肢水肿,预防妇女生产后的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乘飞机旅客的经济舱综合症;对长时间站立、坐位、重体力劳动者可减轻下肢酸胀不适,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长时间站立或静坐:因肌肉疲劳和地心引力的原因,致使腿部血液回流不畅,血液黏度增加导致下肢静脉疾病;孕妇、长期服用避孕药的人群:怀孕时体内荷尔蒙改变,血液量增长20%以上;胎儿和增大的子宫压迫盆腔静脉和髂静脉、妊娠期体重增加,腿部静脉压增大,造成血液回流不畅,导致下肢静脉疾病;经常出差,乘坐飞机、长途车的人群及空姐:通常所说的经济舱综合症,由于高空失重,造成腿部血液回流不畅,导致下肢静脉疾病,严重时易发生肺栓塞;肥胖人群:由于血液内胆固醇和血脂高,血液黏度增加,加之体重过高使静脉血难以回流心脏,导致下肢静脉疾病;已患下肢静脉疾病的人群:由于静脉已经处于疾病状态,必须通过治疗才能改善,否则病情会继续发展;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人群:大手术后病人、恶性肿瘤病人、偏瘫病人、妊娠晚期的妇女和产妇、下肢骨折的病人、严重感染的病人、老年人等等。
一、 静脉曲张的病因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1、 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压力作用下可使薄弱的静脉壁过度扩张,从
而使静脉瓣闭合不全,血液倒流。静脉瓣膜先天发育不良或缺损,也可引起静脉血液倒流,从而使静脉曲张。
2、静脉内压力由于受一定因素的影响而持续升高,瓣膜因受到静脉压力持续的损害,逐渐松弛、脱垂而关闭不全,致使静脉曲张。此致病因素一般包括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年龄、性别也对静脉曲张有一定的影响,如随着年龄的增长,静脉压力逐渐升高而出现本病;静脉曲张以女性见多,女性骨盆宽大,血管结构过度弯曲及经期、妊娠、绝经期均可使骨盆内静脉充血扩张而致病。
二、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1、患肢常感酸、沉、胀疼、易疲劳、乏力。
2、患肢浅静脉隆起、扩张、弯曲或团块迂曲,站立时症状更明显。
3、踝部、足部有轻微水肿,严重者小腿亦有轻微水肿。
4、并发症有皮肤营养缺乏、血栓性浅静脉炎、急性小静脉出血等。
三、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
1、手术疗法,如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交通静脉结扎术等。
2、微创手术,如刨吸法、激光疗法等。
3、弹力绷带包扎现已发展成为医用循序减压袜内科非手术支持疗法。减压袜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曲张静脉血液回流,预防静脉血栓性疾病的突发。减压袜治疗优点为省时、方便、经济。现减压袜主要有进口、国产两大类。进口减压袜多为尼龙类化学纤维制成,缺点为易过敏、不透气、不吸汗。国产如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减压袜为棉质类产品,有抗过敏、吸湿、防臭等功效,完全根据中国人腿部数据设计,穿着舒适,疗效更好,更适合国人使用。
4、药物治疗,常用的有抗血小板聚集、活血等药物。
四、静脉曲张的预防措施
1、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2、长期站立工作、体力劳动者宜穿弹力袜保护。
3、多做踝关节伸曲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健康的双腿,由于人们普遍的保健意识不强,到医院就诊时静脉曲张已经属于中晚期。常见表现有久站后酸胀不止,晚间脱鞋困难,影响工作和生活;或者小腿布满曲张静脉团,夜间常伴有小腿“抽筋”;或者出现内踝部色素沉着甚至发生经久不愈的溃疡。由于中晚期的静脉曲张会出现足踝部的溃疡――俗称“老烂脚”,治疗效果不佳,生活质量改善不甚明显,患者及家人会非常痛苦,因此治疗静脉曲张根本问题在于预防。
预防静脉曲张应当先从静脉曲张的机制说起。静脉系统是将血液由外周器官送回心脏,完成血液循环的脉管系统。由于人是直立行走动物,需要一定的动力把血液由下肢运送到心脏,小腿的肌肉就起到泵血的作用。为了防止泵上的血液返流,在下肢静脉里有阀门作用的静脉瓣膜,如果静脉瓣膜出现病变,就会引起静脉血的返流,淤积在小腿和足,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脚肿,酸胀不适,淤滞的静脉血液红细胞分解出现色素沉着,瘀血会引起局部营养障碍甚至并发溃疡形成。静脉曲张的主要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生在小腿肌肉的收缩期,由于保护血液单向流动的静脉瓣膜遭到破坏,深静脉血液逆流入浅静脉系统、在肌肉收缩形成的深静脉压力高达20~26.7千帕,由于浅静脉周围缺乏肌肉筋膜的支持,而仅为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包绕,再加上静脉壁本身薄弱,因此导致静脉的增长、变粗,出现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的表现
如果因职业或不良习惯引发了静脉曲张,早期表现为小腿发胀,早晨起床时较轻,晚上加重,有时早晨穿上的鞋,晚上脱下来比较困难。有些患者在足踝内侧会有麻木和轻度疼痛感觉,有些在晚间卧床睡觉时会有小腿的“抽筋”感觉。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因为从平卧到直立,下肢静脉瓣膜负荷增加,工作一天后肿胀最重,瘀血最严重的足踝内侧由于营养障碍,会有局部神经和皮肤的萎缩,出现麻木和疼痛感。夜间“抽筋”是小腿肌肉代偿收缩泵血来减轻下肢瘀血。发病初期,因静脉外膜感受刺激,病人多有酸胀不适和疼痛的感觉,其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同时有肢体沉重感,容易疲劳乏力。病人多在久立或午后感觉加重,而在平卧,肢体抬高或穿弹力袜时,则明显减轻,有时可伴有小腿肌肉痉挛现象。部分病人则无明显不适。
病变后期则以静脉曲张和其引起的并发症为主。受损的静脉隆起、扩张迂曲,尤以小腿大隐静脉行程区域为重。病程较长者,在小腿,特别是踝部皮肤常出现营养性改变,包括皮肤萎缩,脱屑,瘙痒,色素沉着,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溃疡形成,有时可并发出血及血栓性静脉炎。
如何预防
久站者 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不能保持一个站立姿势长时间不动,而应每隔15~20分钟活动活动双腿或者换一个站立姿势。因为活动下肢,可以促使小腿肌肉收缩,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减少静脉瓣膜的承受负荷的时间。
久坐族 经常坐位的人群,也应当常常活动双腿。由于坐位时大腿股静脉和静脉会受到一定的压迫,增加远端静脉瓣膜的负荷。
如何治疗
静脉曲张早期,也可以通过改善用腿习惯来治疗,如经常活动双腿,有条件可以在坐位时把双腿放在超过心脏高度的地方,这样可以减轻静脉瓣膜的负荷,根据重力原理促进血液回流。最简便有效的办法是穿一双根据下肢正常的生理压力梯度制作的医用弹力袜,从而在站立时也能起到保护双腿的静脉瓣膜的作用,满足了繁忙人群的工作治病两不误的需要。中老年人静脉曲张的致病原因之一是静脉壁和瓣膜的退化,日常生活中可在洗澡时用凉水冲洗小腿,促使小腿静脉具有收缩趋势,延缓静脉壁和瓣膜的退化。
静脉曲张的形成原因
根据研究统计,约有1/3的孕妇会产生轻重程度不等的下肢静脉曲张或微血管扩张。而且在怀孕时期,曲张的静脉不只出现在双腿,在身体其他部位,例如颈部及会阴部也可能出现;其实肛门痔疮就是另一种形态的静脉曲张。造成这种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 怀孕时体内荷尔蒙改变
增加的黄体素造成血管壁扩张,再加上怀孕时全身血流量会增加,使得原本闭合的静脉瓣膜分开,造成静脉血液的逆流。
2 胎儿和增大的子宫压迫血管
胎儿和子宫随孕期的增加而变大,压迫骨盆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使得下肢血液回流受阻,造成静脉压升高,曲张的静脉也越加明显。
3 家族遗传或孕期过重
有家族遗传倾向,血管先天静脉瓣膜薄弱而闭锁不全,或是孕期体重过重的准妈妈,都是静脉曲张的高危险群。
静脉曲张影响胎儿健康吗?
最令孕妈妈关心的莫过于静脉曲张是否会对胎儿或母体造成影响。根据研究发现,孕期静脉曲张并不会造成孕妇及胎儿全身性循环系统的障碍。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之下,如果有下肢静脉压痛、发热、红肿等骤增的情况(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或深部静脉栓塞),或同时合并有发烧、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情形,有可能是下肢静脉的血栓流至肺部,造成肺部静脉栓塞,这些情况都需要迅速就医。
对大多数的孕妇而言,静脉曲张的情况会在生产后好转,逐渐回复正常,所以不用太过惊慌。居家生活上,疼痛、瘙痒或腿部麻疼现象相当常见,少数孕妇会出现下肢血栓性静脉炎,但也可能完全没有不适的症状。
缓解静脉曲张8个小方法
下列几个小方法能减少准妈妈下肢的压力,不但可以减轻静脉曲张症的症状,也可以避免静脉曲张的产生:
1 每天适度温和的运动:在住家附近或公园散散步,可以锻炼小腿的肌肉,加速循环。
2 保持适当的体重:控制在医师建议的体重范围之内。
3 不要提过重的物品:重物会加重身体对下肢的压力,不利于症状的缓解。
4 抬高双腿:在休息时将双腿抬高,能帮助血液回流至心脏。晚上睡觉也可以用枕头把腿垫高。
5 尽量避免长期采坐姿、站姿或双腿交叉压迫:长期站立或压迫双腿易造成腿部静脉充血,使血液回流困难;如果不得不站立很长时间,那就放松你小腿的肌肉,屈膝,以脚尖着地,分别旋转左右脚来放松。
6 睡觉时尽量左侧躺:因为躺左侧可以避免压迫到腹部下腔静脉,减少双腿静脉的压力。
7 避免高温:高温易使血管扩张,加重病情。
8 渐进压力式的医疗级弹性袜:每天晨起穿好弹性袜再下床,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血液堆积在双腿。
减压弹力袜的大讲究
虽然静脉曲张在生产后多半会获得缓解,但想生第二胎的妈妈在下次怀孕时又会再度复发,而且愈来愈明显,导致中年时期的严重静脉曲张症,因此平时的保健、穿着医疗级弹性袜非常重要。此类弹性长筒袜以适当的压力,让静脉失去异常扩张的空间。长期穿着,所有因静脉曲张引起的不适与症状,包括疼痛、抽筋、水肿及淤血性皮肤炎等,都将随着静脉逆流的消除与静脉回流的改善逐渐消失。
准妈妈在选择弹力袜的时候也非常有讲究:一是要选择合适的弹力袜。所谓“合适”,即穿上后感觉踝部压力最大,小腿次之,膝以上最小,并且不影响膝关节活动,坐下或下蹲时不会起褶,舒适贴身。如果穿上弹力袜后感觉整个袜子的压力基本一致,则为不合适,其弊大于利,不仅不改善血液循环,反而阻碍血运。二是要根据病变部位选择袜子的长短。由于妊娠期静脉曲张病变多局限于小腿及踝部,故选择膝长型的袜子即可达治疗目的,个别累及大腿静脉者方用更长些的腿长型弹力袜。三是注意袜子弹力和压力的大小。妊娠中晚期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应选择低压弹力袜(预防型18毫米汞柱),治疗则用中压(治疗型20一30毫米汞柱),不宜用高压型弹力袜。
Tip:哪一种静脉曲张不容忽视?
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离不开两条健康的腿,而静脉曲张对此危害不浅。由于人们普遍保健意识不强,到医院就诊时静脉曲张程度已经属于中晚期。患者常见的情况有双腿长时间站立后酸胀不止,影响工作;或者双小腿布满曲张静脉团;或者出现足内侧的溃疡。由于静脉曲张发展到中晚期出现足踝部的溃疡――俗称“老烂脚”,治疗效果不佳,生活质量改善不甚明显,会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治疗静脉曲张在于预防和早期治疗。
预防静脉曲张的关键应该从正确用腿开始,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不能保持一个站立姿势长时间不动,应每隔15~20分钟活动活动双腿或者换一个站立姿势。因为活动下肢,可以促使小腿肌肉收缩,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减少静脉瓣膜承受负荷的时间。经常久坐的人群,也应当常常活动双腿。由于坐位时大腿股静脉受到一定的压迫,会增加远端静脉瓣膜的负荷。
因职业或不良习惯引发的静脉曲张,早期表现为小腿发胀,早晨起床时较轻,晚上加重,有时早晨穿上的鞋,晚上脱下来比较困难。有些患者在足踝内侧会有麻木和轻度疼痛感,有些在晚间卧床睡觉时会有小腿“抽筋”感觉。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从平卧到直立,下肢静脉瓣膜负荷增加,工作一天后肿胀最重,淤血最严重的足踝内侧由于营养障碍,会有局部神经和皮肤的萎缩,出现麻木和疼痛感。夜间“抽筋”是小腿肌肉代偿收缩泵血来减轻下肢淤血的缘故。
静脉曲张早期,可以通过改善用腿习惯来治疗,如经常活动双腿,有条件的可以在坐位时把双腿放在超过心脏高度的地方,这样可以减轻静脉瓣膜的负荷,促进血液回流。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穿一双根据下肢正常的生理压力梯度制作的医用弹力袜,从而在站立时也能起到保护双腿静脉瓣膜的作用,满足了繁忙人群的工作治病两不误的需要。如果年轻人群认为下肢已经出现的曲张静脉有碍美观,现在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点状抽剥手术将曲张静脉抽去,而且不影响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