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时间:2022-07-22 05:53:40

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思维“活”起来

摘 要: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思考的过程。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思考”是学生的数学认识过程的基本活动,是获取数学知识的必要活动。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数学学习。在数学课堂中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富有成效地进行数学思考应该成为教师教学的第一要务。

关键词:问题情境;认知冲突;评价反思;学习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将问题置身于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思考的心理需求。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诱因,把学生那些肤浅的潜在的需要变成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求,并不断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

以下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案例片段:

师:“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啪一啪”学生用两下整齐的掌声回答了问题。

师:“有2个桃子,平均分2给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啪”学生又用一下整齐的掌声回答了问题。

师:“只有一个桃子,平均分2给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突然有几个学生用右手尖点了一下右手心,“半个”;还有的学生两手心相对并不合上,表示“半个”。熟悉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学生不由自主地说:“半个”。

师:“对,半个。那半个该怎么写呢?小朋友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桃子的一半吗?”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着自己心中的“一半”,有的学生甚至拿过老师手中的粉笔,跑到黑板前画图、写字。

从“整数”到“分数”的过渡,对于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老师将分数的产生这一数学问题借助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化抽象为具体,予枯燥以趣味,使学生对认识一种新的数――分数,产生了强烈愿望。学生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思维的闸门随之打开。

又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一开课教师伴随京剧唱腔,出示京剧脸谱的精美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哪个脸谱在图案设计上与众不同?为什么?学生马上发现脸谱设计的对称与不对称特征。对称和不对称都能让人产生美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教师就此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和对称有关的图形(板书对称图形),把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引入对称轴这一数学问题的思考之中。

二、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面临的问题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练习:“用一根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题目的开放性给学生一个较大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图形、计算面积。学生正在为自己成功解决问题而自豪时却发现,同样长的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却不相同。学生认知上产生了新的冲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使学生悟出:“周长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相差越大面积越小,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面积最大。”这一规律。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思考的空间,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三、适时评价反思,改善学生思考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它是学习中不可不缺少的重要环节。适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反思,使学生意识和体会到自己的认知过程、学习目的和任务、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等学习变量的变化情况;意识到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并根据学习任务和自己的学习能力去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来学习;意识到失败时应采取哪些补救措施去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思考方式,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深刻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例如,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时,在学生阅读课本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你掌握得比较好的有哪些?你还有哪些不明白或需要加深理解的地方?你在学习这些运算定律时,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你能举例说明吗?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能紧紧地围绕目标展开复习,增强复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而且要引导学生善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省,引导学生必要的“观念冲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适时地调整。

同样,在问题解决的策略上,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将为他们获得灵活的解决思路,形成敏捷的思维能力创造积极条件。

参考文献:

姚.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少年素质教育报:教研版.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县第一小学)

上一篇:我对小学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我的课堂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