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培计划”项目教育质量的路径探析

时间:2022-07-22 04:00:37

提高“国培计划”项目教育质量的路径探析

摘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是“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生命线。实践证明,高度重视“国培计划”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国培计划”质量意识,认真进行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精心凝练培训主题与创新培训形式,积极组建优秀培训团队,加强过程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国培计划”项目教育质量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国培;教育质量;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07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国培计划”项目实施中,必须紧密结合基层教育的实际,坚持按需施教,精心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各学科的任务,帮助广大参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为发挥“种子”作用奠定良好基础。

一、高度重视国培教育的重要性

充分认识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的重要意义,是做好“国培计划”的大前提。通过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和《纲要(2012-2020年)》的精神以及一系列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等,联系实际开展讨论,细心领悟、深刻理解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的必要性。必须认识到“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下,人的学习形式不再是一段性的,而是伴随终身的”。实施“国培计划”,是为贯彻中央文件精神而启动的关乎教育发展的重大项目,是以实际行动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一批“种子”教师,以点带面,发挥部级教师培训的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从根本上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真正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充分认识“国培计划”的重要性必须与强化国培质量意识高度结合,始终把“为学员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基础教育发展服务”作为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培训院校要精心组织,具体分工,各部门结合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大家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切实在提高“国培计划”质量上下功夫。

二、认真进行培训需求调研与分析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项目实施办公室应在精心筹备的基础上,抽调研修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专门的调研队伍,深入基层学校、幼儿园调研摸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讨论的方式,同时辅之以个别走访的形式进行。一般来说,经过十多年新课程改革的洗礼,绝大部分基层学校的教师们都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间接经验。但是由于他们处在相对闭塞的农村,和外界接触少,普遍对先进教育理念,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施等方面都还存在不足,如对教育教学的新理念理解不深;课堂教学模式呆板,形式化普遍;知识能力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薄弱等。因此,培训的着力点应该是帮助参训教师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吸收新理念、新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在此基础上,应根据调研情况,采用四段培训模式,即:第一阶段,集中培训;第二阶段,影子实训;第三阶段,反思展示;第四阶段,返岗实践研修。专题研究确定“国培计划”培训不同学科应开设的课程,按照需求导向的原则,精选课程的基本内容,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尽可能满足学员基本的学习需求。例如,在渭南师范学院“国培项目”紧张而又充实的反思展示阶段,每位学员的展示汇报课都闪耀着新课改的光芒,真正体现了同课异构的教改新思想。

三、精心凝练培训主题,创新培训形式

培训的主题与形式和培训质量息息相关。为把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放在可靠的基础上,必须确立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的总思路,精心凝练培训主题,注重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为主线,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抓手,着力提升学员的专业素质,在打造高水平的培训质量上狠下功夫。

传统的培训形式不仅教师反感,而且效果不好。实践证明,专题报告(开设专题讲座及学术报告)、影子实训(让学员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观摩学习)、实践反思(汇报讲课、反思总结)等新的形式学员比较满意。在整个培训中以同课异构、专题研讨、集中辅导和自主学习等活动为基本形式,内请外聘,示范引领,将院校内的集中研修与走出校门与一线教师优质示范课的观摩、试教相结合,引领学员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促进研修成果的生成,为学员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理论与案例依据。

从实际运作的情况看,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专家教授的学术讲座、专题报告,也有校外观摩学习、课堂教学实录评析,更有学员微型课的展示、案列分析、小组讨论、经验分享、说课磨课以及基于问题的行动研修等。如在影子实训阶段,影子教师在课堂上耐心地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大胆质疑;真诚地倾听每位孩子的发言;微笑地面对每位学生;主动“蹲”下来与孩子们一道探究知识……这无不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他们特有的课堂语言魅力和流利的普通话,流畅的粉笔字,流水般的教学过程,以及课堂上的教育机智一次次地激起了学员内心感应,也使大家感受颇深。

四、积极组建优秀培训团队

积极组建优秀培训团队,促进了“国培计划”质量真正得以提高。依托优势学科,积极组建优秀培训团队,这既是实现国培目标的原动力,更是提高国培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为此,在选拔任课教师人选上,必须“打破传统封闭的院系教研组织机构,组建不同功能性质的教师团队”,积极落实“双导师”责任制,为参训学员配备高校专家和一线指导教师。完善首席专家负责制,优先遴选教育部和省“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重点推荐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确保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在培训项目师资团队中的比例不少于50%,省域外专家比例不少于30%。

实践证明,优秀的培训教师,让学员学到的不仅是理论知识与技能,更是职业操守和职业自豪感。所以,选拔德艺双馨型的教师,事关重大。为此,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设一支专业性、理论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强的教师队伍,使他们“在教育教学行为上有共同的目标和规范,他们之间相互协作、沟通组成正式群体”。这个团队目标一致,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积极向上,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创造、共同分享的团队。实践证明,群策群力,确立共同愿景是提升培训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注重加强培训过程精细化管理

加强过程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国培计划”质量最基本的保证。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注重精细化管理,主要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第一,加强培训制度建设,这是提高“国培计划”质量最基本的工作。从实际出发,制定并细化“国培计划”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院校集中研修+影子教师实践+返岗实践研修+成果总结考核),从领导到教师对自己的工作任务人人清楚、个个明白。第二,将过程管理与阶段性评估密切结合起来。培训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要求,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和校外活动的质量,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计划事先评估,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时监控;另一方面经常组织召开学员座谈会了解情况,同时对学员的作业进行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采取措施。第三,采取教学质量综合监控的方式。坚持科学评价,严格考核。按照“国培计划”学员考核办法,对参训学员从入学至结业,在学习效果、班级活动表现、出勤情况、作业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具体考核。考核时,理论考核占20%,教学技能(课件)占30%,实践技能考核占30%,返岗实践研修成果占20%。培训结束时提交一份原创教案(附教学反思)、论文(不少于3000字)。考核合格者,颁发全省统一编号的结业证书;对优秀学员,另行奖励。第四,建立国培数据资源库。将国培项目的所有信息用数据库管理,包括主讲教师信息、讲稿、PPT、教学录像、学员信息、学员培训总结等。第五,建立国培网站、学员QQ信息交流平台,为学员提供教学、学习的经验交流平台,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要通过网络研修平台优化训后跟踪,指导行动研究,组织参训教师及其所在区域教师通过平台开展问题研讨、学习交流、资源分享和成果展示等活动,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发挥“种子”教师示范引领作用。

总之,实施“国培计划”项目意义重大。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线。强化“国培计划”项目的教育质量,既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又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使命光荣,任重道远,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发展,才能为教师队伍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视域下的政府公信力提升路... 下一篇: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