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综述

时间:2022-07-18 04:53:16

地方承接产业转移对策综述

一、新时期产业转移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尤其是标志性的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开始调整对外投资策略,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不同于过去的新趋势:1.跨国公司成为产业转移主体并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源和能源型产业成为产业转移的重点,发展风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关注点,服务业的转移成为新趋势。2.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展及区位条件的变化,出现了以大企业为中心的组团集群式、产业链整体式转移趋势。3.产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更注重满足东道国本土市场消费需求。跨国公司开始面向中国内需市场进行转移,而东部由于原材料、劳动力成本所限,承接能力不足,使得不少跨国公司开始跳过东南沿海,直接进入内地市场。4.欧美等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出现了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的现象。国内企业用工成本增加,造成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趋势。

二、对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性建议

(一)做实产业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图、区域分工协调由省市县发改委牵头,对全省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企业进行普查摸底,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比较优势,进一步分区域核定产业承接发展重点,重新调整产业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定位产业发展方向,编制产业“分布图谱”,围绕河南省支柱产业列出产业配套清单,规划引进缺失链条、补强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路线图”,形成具有约束力的文件,防止域内过度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产业有序集聚,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由省市县发改委牵头,依据产业链整合理念,严格按规划对现有产业、企业进行梳理,以是否具有产业带动能力和配套支撑能力为甄别标准,引导与当地产业基础不相符、产业定位方向不一致,支撑条件不具备,产业类型相冲突,形不成集群效应的企业在域内再转移,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并协调进出双方利益关系。

(二)构建网络平台,共享产业转移信息由省市县商务厅局牵头,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网络信息平台”,其功能是:一些重要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名单、市场信息、投资项目、投资意向,促进双方合作交流;产业布局图,招商方向、条件、政策信息,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网上项目呈报系统、询盘沟通系统、审核备案反馈系统。通过信息导向避免区域内过度竞争、内耗,使承接产业转移更加有序。比如,某地有承接意向时,可通过网上申报系统提出申请,如果该项目不符合该地产业发展规划,则不予通过,并通过反馈系统告知申请者。如果该项目符合省内其他地区的产业方向,则可通过该网络平台对项目进行引导转移。

(三)加大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提高承接整体产业转移的实力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成”的思路,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规范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营造产业承接“洼地”,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

(四)转变思想,创新招商模式在继续巩固投资贸易洽谈会、高层论坛招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产业链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以及小分队招商等多种招商途径,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配套集群;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商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联系,及时掌握各地产业转移的动向,鼓励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豫籍在外成功人士和企业家多的优势,充分运用他们的人脉资源,为家乡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研究出台更灵活的创业政策,扶持本地企业家创业增强内生动力,鼓励在外各类人员回乡创业,推动产业向河南转移。

(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一个地区是否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已经成为其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第三投资环境”。产业配套能力越强,对产业转移的吸引力越大,承接产业转移的效果就越好。因此,河南要立足于自身的产业特点,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变化,加强与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衔接,尽快实施河南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措施,及时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六)改善投资环境,建立诚信政府众所周知,政府诚信是欠发达地区吸引外资最大的比较优势。如果政府不讲诚信,不及时兑现承诺的优惠政策,势必影响引资者、投资者的信心,不但影响到新的招商引资,而且会导致原有的企业的流失。所以,树立政府诚信形象是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前提。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首先要结合本地实际,讲求实效,切实为转入的企业提供便利的发展政策。其次,政府的行政要公开,透明。所有的规则都要落在纸面上,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拒绝口头承诺。第三,已经承诺了的政策,如针对出口企业的运费补贴政策等,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不能朝令夕改。第四,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招商引资政策的落实情况,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建立失信惩罚制度,严格约束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认真查处对招商引资企业的“三乱”行为。

作者:张利勇 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经济与工商管理系

上一篇:小议内地企业赴台投资环境和策略 下一篇:地方公路养护工区管理模式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