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差距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16 08:02:09

我国城乡差距分析及相关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0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1-000-02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农业自身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成为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一大社会难题,成为社会一大不安定因素,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首先描述了现在我国社会城乡差距的现状,然后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最后分别从几个方面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差距 二元结构 协调发展

一、中国城乡差距现状及其演变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社会城乡差距并没有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缩小反而出现持续扩大的趋势。城乡差距问题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降低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影响了改革的顺利推进。但是城乡差距扩大化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其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系列持续不断的配套改革。

(一)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而后再度扩大并且日趋严重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城镇和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值一直在下降至1985年时达到最小值1.85,然后90年代一路上升但是始终没有超过3.0。然而进入21世纪的头一个10年,差距更加扩大,到2009年已经达到了非常悬殊的3.33。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在2005年11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公布,“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话,城乡收入比到2020年很可能达到4:1”。

(二)消费支出差距:

对照上表的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城镇和农村的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呈现扩大化的趋势,从1990年的大约2:1扩大到2009年的3:1,增幅50%。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末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平均至少要落后整整10年,有些偏远贫困地区甚至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三)教育和医疗保障差距

在教育方面,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据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对6省14县的17所农村初中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平均辍学率约为43%,大大高于城市学生。国家社科院经济所收入分配课题组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公共卫生资源分布差异非常大。农村每千人口平均拥有不到1张病床,而城市的平均数字约为3.5张;农村每千人口,只拥有1名卫生技术人员,城市则在5名以上。此外,农村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在很多地方都不到位,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

二、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成因分析

(一)农业自身的弱势性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完善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农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之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缓慢,不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这些都是造成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土地分散式小块经营所导致的低收益率已经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缺乏有效的保护,非法征地、征地补偿标准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

(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中由于农产品价格偏低、工业品价格偏高,所导致的工农业产品不等价交换的剪刀状差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农业投入”总课题组曾经做过估计:1979年至1994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大约取得了15000亿元收入,而同一时期财政支农支出仅为3769亿元。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产品市场化价格有所上升,但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也随之上涨。1989-1992年间,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5.3%,而同期农业生产资料却上涨了33.5%

(三)财政支农力度不够,农村金融发展滞后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政府支农资金不但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用于大中型水利建设投入较多,相反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研推广应用的比重很低,而后者恰恰是对农业及农民增收产生巨大效应的重要一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突出表现在一是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在乡镇没有网点,而且保留的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不具备跨市、特别是跨省等异地汇兑结算功能。由于结算渠道不畅,极大的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二是农村信贷资金大量投向国有企业,而对农村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有严格限制。这就引起了农村资金短缺,最终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三、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的对策

(一)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提高农业生产的收益率

要彻底抛弃“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旧思路,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改善农业生产贸易条件,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不断缩小乃至最终消灭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具体途径主要有:(1)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工农业产品交换价值量的差距逐步缩小,越来越接近等价交换。这是缩小以至消灭剪刀差的根本途径。(2)调整工农商品比价。即逐步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工业品价格,或使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幅度高于工业品。

(二)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劳动就业制度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让大部分农民进城就业,这是世界各国走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中必经的过程。必须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使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重点是要废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的权利安排,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真正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让农民与市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就业竞争。只有切实解决好城乡户籍分割问题,才能彻底根除依附于其上的二元教育制度、二元财政制度、二元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等等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刘东霞.城市偏向政策视角下我国城乡差距问题研究.山东大学.2009.

[2]胡一帆.“三农”如何陷于困境.财经.2004(3).

[3]张安邦.城乡差距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河南大学.2007.

[4]赵颖霞,陈晓健,李中琴.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及效应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

上一篇: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