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策略探究

时间:2022-07-15 05:22:41

地方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效策略探究

摘要:继续教育是专业化的教育、全民化的教育和终身化的教育。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从健全制度体系人手,不断创新管理、协调、保障、激励机制,全面突破资源、信息、需求和有效性瓶颈,从继续教育涵盖的各个层面多管齐下,从而逐步构建起继续教育的“立交桥”。

关键词: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继续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延伸,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实现途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的继续教育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缩小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突出。但在新形势下,地方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应对策略。

一、健全工作体系,为继续教育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一)健全制度体系

政府出台《继续教育促进条例》,引导各部门、各行业依法制定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继续教育证书登记管理办法、继续教育施教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继续教育统计制度等管理制度。建立学分制,合理划分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的比例,扩大继续教育自选必修课的范围。建立继续教育目标责任制度,加大以维护继续教育权益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力度,依法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建立继续教育评估、考核和激励制度,把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督导考核体系中。

(二)健全施教体系

开展以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专业基础理论、培训管理实务、人文素养等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者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加快继续教育施教机构专职教师知识更新,专职教师每年定期参加教育培训。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聘任政治素质高、专业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地方继续教育师资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组织编写或通过市场机制筛选地方继续教育教材,实现教材资源的社会共享。

二、创新管理机制,为继续教育发展完善条件保障

(一)创新组织管理机制

将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和实施机构统筹在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政府专设一个联合教育、财政、人事及劳动等部门的管理委员会,并由政府分管领导领衔,负责推行,以增强继续教育实际运作的协调性。

(二)创新长效协调机制

在管理委员会统筹下,建立下级政府继续教育协调委员会,使政府部门、教育行政机构、文化资源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起长期的协商与合作关系,保证继续教育政策的执行、活动的开展、事务的管理等得到全面的支持。

(三)创新投入保障机制

通过政策立法明确各级政府对继续教育投入的主体责任,同时积极运用金融、税收等政策手段,拓展继续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吸引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或捐助到继续教育领域中。

(四)创新学习激励机制

完善现有各类职业资格认证系统,吸引国际知名培训机构进入当地,建立各种证书、资格的互认与衔接机制。建立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对累积学分达到一定数量的人员给予减免学习费用等优惠。

三、突破运行瓶颈,为继续教育发展搭建科学平台

(一)突破资源分散瓶颈

一是统合教育功能与目标。定期对各类公共文化机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宣传公共设施服务于继续教育的理念,并提供实际操作上的指导。在财政上对公共文化机构给予专项经费的支持,引导其主动发挥教育功能。把参与继续教育纳入公共文化机构的考评指标体系,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二是整合信息和资源。建立当地“继续教育资源网”,作为各类人员的信息咨询中心和各类文化教育机构的信息中心。按年度发放《居民继续教育学习手册》,为各类人员提供满足各自需求的学习信息。三是畅通资源流通渠道。建立当地公共图书馆之间的“馆际互借”和“一证通”制度,以大型图书馆为中心馆,中小型图书馆为其分馆,社区图书馆作为分馆的派出机构,使当地公共图书资源能够直接服务于民。

(二)突破积分制度瓶颈

一是发放“继续教育学习卡”。扩充当地各类人员所持社保卡的功能,在其中增加继续教育学习情况记录的选项,通过一卡实现多项功能。二是建立积分激励制度。联合教育、人事、劳动、财政、工商、文化、街道社区等部门,制定继续教育积分办法、奖励方式和优惠措施等。对获得一定积分的人员,可到规定书店、影院、剧场、展览馆或其他公共文化教育场所,享受优惠服务或折扣服务;达到较高积分的人员,可免去部分个人所得税,对加盟机构和企业,可按给予学习者的折扣额度进行退税。三是先行先试逐步推行。选择一至两个地区开展试验试点,先在持有社保卡的成年人中推行,再逐步在其他人群中推行,根据试验情况,及时修正和改进有关细节。

(三)突破信息渠道瓶颈

一是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建立当地继续教育学习信息中心,汇总继续教育的课程、讲座、活动、场所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新闻报道、来自政府的监督意见等,并提供教育咨询服务。二是拓宽各种宣传渠道。定期在报纸上开辟继续教育学习信息专栏,或在电视、广播节目中滚动播出继续教育信息。定期印制继续教育资源手册、继续教育通讯等刊物,发放到社区与家庭。开通继续教育热线电话或设置继续教育语音查询系统。三是举行交流活动。定期举行继续教育成果展或继续教育座谈会、观摩会、报告会及竞赛表彰活动,使继续教育寓教于乐。

(四)突破需求多样瓶颈

一是建好公共继续教育设施。建好基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其他公共文化教育设施,充分发挥影院、剧场及业余文化社团的功能,满足各类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二是建立教育回流制度。在各级各类学校增加成人学生的比例,增加短期证书课程的学生比例,增加部分时间进修的学生比例,为各类社会人员提供回归教育的机会。三是建立教育休假制度。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在员工工作期间为其提供进修机会,员工在教育休假期间,同等享受带薪、补助等待遇。

(五)突破农民工教育有效性瓶颈

一是建立农民工教育准入制。对没有达到一定教育年限的农民工,由政府牵头,会同教育、劳动、企业、街道社区等部门共同制订边工作边学习(如半工半读、夜间学校、周日教室等)的计划。对累积一定分数的农民工,享有城市居民同样的优惠政策。二是开发农民工教育项目。开发适合农民工就业的职业培训项目,对技能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的证书,作为农民工就业时的录用依据。三是实行农民工教育优惠。对主动实施农民工教育的企业减免部分企业税,对参加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培训活动的农民工,免除其部分学费或由政府补贴,对参与社区及本企业举办的农民工夜校

学习的农民工,实行全部免费。

四、实施行动计划,促进继续教育发展提速升档

(一)实施“创新培优”行动计划

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全员培训。对当地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科目全员培训,使其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方法,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同时,定期开展公需科目培训,供广大专业技术人员选修。二是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教育。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及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以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广泛开展企业继续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机构在企业继续教育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的基地。三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培养。建立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自身特点的继续教育模式,帮助他们培养急需人才。政府实施的继续教育项目和掌握的继续教育公共资源,面向社会各类经济组织、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平等开放。

(二)实施“引智育才”行动计划

一是引进继续教育优质资源。继续教育施教机构经过审批,可聘请外国专家提供继续教育服务,从而改变当地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比例和层次,吸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二是开展海外高端培训。联系沟通国(境)外继续教育机构、团体、协会,及时了解国际继续教育发展动态;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到海外接受高端培训,努力探索当地与国际间人才共享途径。三是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继续教育施教机构根据市场的需要与外国教育机构甚至外国企业合作办学,建立相互承认学历、学分的制度,逐步建立起有相当规模、独立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合作体制。

(三)实施“春风化雨”行动计划

一是创办社区教育实体。将社区内的成人教育机构、社会力量办学等进行合并,成立不同类型的社区学校(院)或办学点,并与相关高等院校达成“对口指导、定点联系”关系。使社区教育成为“人人想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重要载体。二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以涉及家庭生活内容为主,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如电脑、书法、绘画、法制、家政、英语口语、环保知识、卫生保健、子女教育、就业指导等。三是构建社区教育网络。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种教育、文化、科研、体育等资源,构筑以社区学校、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市民学校、服务中心、科普机构、文体机构、电脑互联网络等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的社区教育网络。

(四)实施“绿色耕耘”行动计划

一是开展引导性培训。由各级政府统筹组织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社会力量组织,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对农民工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二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和用人单位组织,通过定点和定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民工开展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具备相应条件并有创业意向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三是加强农民工培训服务工作。从当地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推广部门聘请部分专业人员,组成当地农民工培训师资资源库,并组织人员编写当地农民工培训专用教材,定期对农民工职业供求、工资价位和施教机构进行调查及时向社会公布。

(五)实施“信息高速”行动计划

一是推进继续教育远程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项目招标的方式,依托和吸纳重点高等院校、大规模网络公司共同探索构建基于数字化学习港的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提高网络教育支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推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在当地建设一批乡镇、社区、企业和行业型的继续教育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启动实施“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项目,进一步推进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三是推进面向农村和行业等开展继续教育。启动新一轮“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面向农村和乡镇招收实用型网络教育学员,为农村地区培养本土化人才。推动高校与各行业系统合作开展专业技术人才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探索适合于从业人员业余学习的网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六)实施“畅通立交”行动计划

一是打破教育资源的学校垄断性和封闭性。由政府和教育部门统筹,促进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互相开放,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为广大受教育者对学习的要求提供多种选择机会。二是统筹规划继续教育工作。在政府中增设继续教育局(处),将各级成人教育协会更名为继续教育协调委员会,统一组织开展全体公民知识普及、青壮年文化提高、外来农民工技能培训、社区工作者专项培训等继续教育活动。三是研制多元化认证支持系统。构建一种与“学历”认证相并行的“资格”认证制度,沟通、衔接并统一规范教育领域与劳动领域、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正规教育后各类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认证互通关系。

上一篇:促进重庆市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关于加强大学生村官继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