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学生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的缺失与构建

时间:2022-07-14 12:36:52

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学生人文素养课程设置的缺失与构建

摘 要: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本文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论述媒介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方面分析了如何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人文素养 课程设置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当今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业已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受众具备一定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知识群体,接触和使用媒介非常频繁,然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中通过直觉感悟自发地形成了浅层次、低水平的媒介素养;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大学生涯虽然只有四年时间,却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成长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难免把握不住自我。当今一些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往往是在倡导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极大地误导了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各类网络文化容易使得大学生陷入信息迷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专门化、系统化的媒介课程的学习,以此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培养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文精神,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

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建设性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改变他们行为上的媚俗性、功利性,帮助大学生追求行为文化的“雅”,直接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和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高校的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追求真知的求索精神、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富于理性和思辨的批判精神等。媒介素养教育在建设高校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供高校学生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提升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准,帮助大学生追求永恒的道德精神;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精神。

三、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与意识,既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完全社会化、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又是一项社会的战略工程。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含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部分内容。

(一)理论教育。

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作用以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认识到媒介构建的信息环境的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区别,理解隐藏在媒介信息之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媒介理论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关于媒介的思想,构建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理论课程教学首先要改革高校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增加媒介素养类课程。高校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修和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的任意一门课程,是学生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媒介素养课程可在任意选修课中单独列出一个模块,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以具体媒介对象为课程方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导向,由此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如设置时事解读、时事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

其次,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大众传媒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课堂讨论,请学生寻找并讨论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方式和手法各存在哪些差异,分析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从差异中得出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以及分析倾向形成的原因。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赏析力和批判力,因此在讲解案例、欣赏媒介产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媒介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最后,高校可以尝试在非媒体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写作学或者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风格的报刊,分析不同的报刊与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区分客观陈述与表达意见的不同手法;此类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诚然,这样的教学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普遍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师资情况,请媒体的专家或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或开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应书单方便教师自学。

(二)实践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实践教育,即注重大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增强校园媒体与学生接触频率与互动性。我国高校一般都拥有具备一定设施的校园媒体系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校园网,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设置有校园电视台和用于录制校园节目的演播室。然而不少高校媒体在媒介产品的制作和传播上往往只对少数学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记者、播音员)开放,广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校园媒介产品,他们和校园媒介之间是比较疏远和陌生的,缺少直观的感受,以至于在讲授媒介理论课程的时候,学生普遍对媒体的内部运作机制很难理解。因此,校园媒体可以定期、定量地开放给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校园媒体作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程的实训室,允许学生参与到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媒介活动的感性认识。

2.高校可以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介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媒介的积极性,比如举办校报或校刊设计大赛、博客制作大赛和校园DV制作比赛,主题可以围绕高校和学生学习、生活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媒介敏感性,而且可以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媒介实践能力的作用。我在媒介素养课程教学中曾让学生以“秀出我自己”为主题制作个人博客,学生们普遍热情性很高,很多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还主动查阅博客制作的相关书籍,作品完成后,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一次亲身实践感受到了媒介传播的无穷乐趣,以及媒介产品制作的艰辛,这些单纯的理论课程教学无法给予。

广西财经学院2008年教改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养课程构成及其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0811

上一篇:浅析音乐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 下一篇:基于SWOT分析的衡水县域产业集群人力资源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