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的艺术治疗

时间:2022-07-14 12:12:14

当代美国的艺术治疗

人类通过艺术活动:制作活动和接受活动,来治疗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其历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其实,远古人类的巫术活动与艺术活动是合为一体的,而巫术活动是那时候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和精神痛苦的主要方式。在西方,有文献记载的艺术治疗已见于古希腊和《圣经》时代。古希腊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者以及亚里士多德都曾论述过音乐的“净化”功能,即音乐的心理治疗功能。《圣经-撒母耳记》称扫罗王“魔鬼附身”(精神病当时的流行说法),根据描述,可以推测扫罗王是明显的偏执狂,并有躁郁症症状。而当时采用的唯一治疗是让善于弹琴的大卫为他演奏,可见那时人们已经知道音乐有消解精神障碍的功能。艺术治疗在西方文献中的记载,从古至今没有中断过,但始终没有形成气候。既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也缺乏系统规范的操作技术。

20世纪30年代,美国精神病医生南姆伯格明确提出了“艺术治疗”(Art therapy)这一概念,在她的推动下,艺术治疗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迅速延伸到各个发达国家。不过,迄今为止,在这一领域,无论是在规模、质量等方面,美国仍居于领先地位。1960年美国成立了“音乐治疗学会”,1961年创建了专业理论杂志《美国艺术治疗杂志》,到现在,这杂志仍是这个领域里的权威杂志。1965年又成立了“美国舞蹈治疗联合协会”。1969年,全国性的专业组织“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ATA)成立,这是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治疗发展的里程碑。“AAA”负责协调全国的艺术治疗,组织每年的学术研讨会。从上世纪70年代起,著名的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首先开设了艺术治疗的硕士课程,并授予相应学位。从那以后,很多美国大学都相继开设这方面的课程,授予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由美国艺术治疗认证委员会(ATCB)进行资质核准和授予证书。美国大多数州都允许在获得艺术治疗认证以后,即具有了心理医生和精神医生的资格,可以在医院、心理诊所从事艺术治疗工作。美国目前已有百余个专业的艺术治疗机构。

美国艺术治疗之所以在当展迅速,主要原因是疾病的主流模式的变化,病因的认知模式的转向以及治疗的主导模式的转向。美国的统计材料表明,20世纪初,每年每1000名死者中,因病死亡28人,主要疾病是与精神因素无直接相关的生理性疾病:肺炎、结核、白喉、伤寒、痢疾等。随着常规医学的发展,1972年,1000名死者中,有9人因病死亡。主要疾病是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所谓“心身疾病”: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癌症等等。对病因的认知模式,从“生物-生理”模式转向“社会-心理-生物”模式。还出现了“心身医学”、“精神神经免疫学”等新兴学科。治疗模式也从对“病”治疗,转向对“人”治疗,开始重视人格的检修和心理干预(在这方面,常规医学常常无能为力,而艺术治疗却大有用武之地)。

而且,疾病模式的转向,是由于物质文化的进步,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的自觉的存在意识更强烈和个体需求质量的提高而产生的。可以说,这是人类为争取文明所付出的代价的一部分。所以,艺术治疗首先在比较富裕的美国发展起来。

艺术治疗最大的困扰在于其疗效难以确切判断,不过,通过长期的探索、试验,尤其是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如计算机技术、虚拟场景技术等,以及先进的医疗装备和技术,如CT、脑电图、核磁共振、免疫球蛋白测定等等,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大大地改善,即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其中,运用最广泛、疗效最明确的主要是音乐疗法和绘画疗法。

音乐治疗技术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接收与操作(Receptive Music Therapy and Recreative Music Therapy)。接收是指通过聆听音乐来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师用不同的音乐作品,以及不同的音乐作品的组合治疗不同的疾病,即编制“音乐处方”来对症施治。例如,用巴赫的奏鸣曲治疗消化道疾病;用莫扎特的作品治疗内分泌失调等等。在聆听后,治疗师或者引导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或者引导患者展开想象,并与病人讨论想象内容的意义,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马里兰州精神病研究中心的博里博士,创立了“意象与音乐指导法”这一系统的技术,简称“GM”疗法。这种技术将治疗过程分为三部分:感应、体验和恢复;用7种音乐模式:积极肯定、死与复活、分析抚慰、疏导宣泄、集体共振、无意识体验和遐思想象来对症施治。GM被认为音乐治疗中较为成熟的技术,已被列入艺术治疗的博士课程。

第二类又称之为“参与方式音乐治疗”。即引导病人去演唱、演奏以及写作音乐作品,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是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不同的病人来选择不同的旋律、节奏和内涵的音乐作品让受治者来演唱和演奏。有时也采用即兴演奏式治疗法,由治疗师指导病人随心所欲地演奏,来达到治疗效果。从理论上讲,这是对音乐原始功能的回归。对一些有音乐创作基础的病人由治疗师给予相应的主题,如“愤怒”、“内疚”、“安详”等等,让病人进行即兴创作。当然,这两类技术常常会合在一起运用。近年来,美国的音乐治疗在临床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疗效。在脑病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如应用音乐反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引起的步态异常,控制复杂性癫痫的发作频率,改善老年性痴呆的行为模式等等。在婴幼儿与儿童中的应用,也引人注目。如用“共振音乐”使早产儿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趋于正常,提高血氧饱和浓度等。甚至,在减轻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类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方面都有明显疗效。另外,音乐治疗技术的发展,还表现在发明了一系列专用于音乐治疗的乐器,如“琴床”,其琴身像床一样,让治疗者躺在上面,被治疗者不但可以听到音乐,而且通过身体的触觉直接感受到优美的振动,增强治疗效果。

绘画疗法在生理性疾病方面难与音乐疗法竞争,但在心理性疾病方面却具有特异的功能。因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大多具视觉性,而且,各种创伤性的心理障碍,常被压抑到无意识,形成“情结”,这些“情结”难以用日常语言表述;用绘画这种象征性语言,则能优秀地表达、宣泄和整合,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绘画治疗特别适合不能说话或不想说话的患者,如失聪、弱智、大脑损伤、孤独症、对语言有阻抗等。适合绘画疗法处理而且疗效显著的主要有:饮食障碍(厌食和贪食)、物质滥用(吸毒、酗酒)、分裂性人格障碍、异常等等。尤其是情绪激烈而控制困难的儿童,绘画治疗比起其他治疗方法有较大的优势。

绘画疗法一般采用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自发性绘画”和主题性绘画两种方式。前者尤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看作是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精神病学诊断中常用的“罗夏墨迹测验”演变而来的。据文献记载,对于高明的医师,在诊断精神障碍方面用绘画作品比用“CT”或“心理测量量表”准确度更高。而病人则能通过绘画来审视自我,修正扭曲的自我,提升社会交往的技能,增强同一性,使精神健康成长。

其他也比较成熟的艺术疗法还有“心理剧”、雕塑疗法、故事疗法等等,皆各有所擅长的领域。目前,最有潜力的艺术治疗是“影视”疗法――利用当代先进的影像艺术来创造高度逼真的各种情境,来获得特定的治疗效果。例如,在帮助患者克服各种恐惧症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艺术治疗方式,也从早期的“一对一”,逐渐采用“集体治疗”,即采取建立“艺术治疗小组”来达到共振的效果。治疗环境由早期的中性的、不受外界干扰的地点,如医院、诊所逐渐发展为进入家庭,进入日常生活环境去进行治疗。

1992年初,在纽约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艺术医学大会。如大会宣言所称:“艺术医学已经进入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阶段。”可以说,艺术治疗在技术方面越来越系统和完善,但是,理论基础仍然较为薄弱。常规医学是建立在生理学、生物化学比较切实的学科的基础上,而艺术医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艺术学与心理学。因而,在这个领域里,关于操作技术的文献很多,而对其进行理论探讨的文献则较少。一般认为,艺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心理和生理疾病的技术,主要是它能帮助人们从精神上超越生存困境,满足亲和需求,在无意识层面与世界和“非我”和解;并且能优化人格结构,获得生活的意义感和生命的价值感。最直接可察的疗效就是改善情绪状态,利用“悬置”和“移置”,对负面信息所造成的各种紊乱的心理和生理能量进行疏导。从而,在个体有限的存在中,促使潜能的正向发挥,使个体能保持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当然,艺术治疗要成为能普遍运用的医疗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篇:亚洲各国的中秋节 下一篇:法国的“在家上学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