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在家上学族”

时间:2022-06-30 06:32:19

法国的“在家上学族”

据统计,目前在法国有超过1万名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之下,选择在家自行求学,或到世界各国旅游求学。这种“在家上学”的申请方式相当简单,只要在每年开学前,向市政府提出请示单,即可成为“在家上学族”的一员。法国教育管理部门则每年派专业的督察,到学生家里探视孩子的学习环境以及检验学习成果,如果达不到教育部门制订的标准,家长则必须将孩子送到学校里上学。

法国教育的一种传统

在法国,家中求学的传统由来以久。法国民族英雄戴高乐将军,就是在家求学自行成材的一个典范。二战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在法国诸如巴黎、里昂、马赛这样的大城市里,那些不愿意去学校的孩子,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便进行着这种与众不同的求学方式。在家里,一般是由妈妈来担任孩子的老师,很多家长一直要等到子女到了上高中的年龄,才送他们正式上学。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国家长选择让子女在家求学至高中会考阶段(也就是说高中毕业)、大学阶段才正式上学。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法国各级中学内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令家长以及学生们感到不安。

这群在家上学的孩子,上午的课程表与其他在学校上学的孩子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他们是在自己家里的“教室”上课,而不是那种“集聚式”的校园学习环境。孩子们到了下午大多在户外活动,许多家长都将课程表排得相当充实,诸如学习乐器、绘画、游泳、网球,上戏剧课,参观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国会等等。

一般来说,那些选择在家求学的孩子身上,大多有早熟、资赋优异的情形。在法国家长看来,孩子因为成绩优异而跳级,会因此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这种负面影响包括:其他同学的嫉妒心态、和年纪大的孩子处不来、外人关注时异样的眼光等等。而如果不跳级,则会因为学校课程进度太慢、不符合自己的求知欲望等原因损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因而选择让子女在家里上学。

家中求学的利与弊

在家求学,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积极、正面的效果:

一是孩子可以弹性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程加以研读,不需遵照一般学校硬性规定的课程表。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他可能对数学感到没兴趣,但却对英文相当有好感,选择有心想学的科目,所达到的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二是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本身的学习心得,更深刻地探索某些科目的课程内容,而不会停留在教育部门的教学进度上。另外,孩子在家上学的下课休息时间可能是5分钟,也可能长达半小时,完全视其每天的身体状况而定,对学子而言,这样可以集中精神在下一科目的学习上。而且,在家上学孩子的下午课外活动,要比一般学生更扎实,他们的学习视野和范围,都可超出一般在校生的局限。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没有同学朋友,孩子如何接触社会呢?因此对在家求学的孩子本身而言,的确有其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因此这类教育方式仍有以下几个争论的焦点:

第一,为人家长者,在扮演老师的角色之际,如何确切尽到职责,的确是相当关键性的问题之一。小学程度的课程,家长或许可以应付,但从初中阶段开始,家长是否能够满足孩子各科的学习进度?换句话说,家长本身的教育程度是否有能力教导好子女?

第二,即使这些孩子在下午时间可能有机会接触到其他孩子,但不同的学习气氛以及环境,导致他们的社会适应力大多不良。举一个简单例子:在学校餐厅排队吃中午饭,对普通中学生来说是一件相当平凡的事情,但对于在家求学的孩子来说,很可能相当反感、排斥或感到不可思议。

第三,孩子的人际关系亟须加强。一般而言,在没有同年龄朋友的前提之下,导致他们大多有自闭的倾向,如果有朝一日与人发生冲突,极可能造成学子从此生活在自我的圈子里。因此,半数以上的孩子都要定期接受心理医生的辅导。

第四,由于在家求学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里仅接触同时扮演老师角色的妈妈,相当容易造成他们完全以妈妈的想法为主,日后难以有独立的个性。

“富人教育方式”受到质疑

选择让子女在家求学,最直接的先决条件则是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薪资收入必须在中上的程度,才可毫无后顾之忧地教导子女。法国物价不菲,一旦孩子在家上学,很多课外教材、文具用品等相关物品都需由家长自己掏腰包来购买,而且当父母一方不上班,成为子女的老师之际,家中少了一份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自然加重。此外,家中必须有多余的空间,以作为家庭教室、课外活动场地之用。然而,并不是每个法国家庭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或租赁大型的房子,因此有人称在家求学为“富人的教育方式”。

据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在家求学的1万名法国孩子中,95%以上的下午时间都有其他的课外学习活动。换句话说,作为家长,必须有能力负担这笔额外的费用。值得一提的是,48%的家庭聘请佣人帮忙做清扫、炊事等家事。由此不难看出,为什么“在家求学”常常与“有钱人”划上等号。

在法国国内,有不少社会学家、教育学者以及心理学家开始批评此类求学方式。他们认为,选择在家求学,会让富家子女更得娇宠,因为从基本的教育制度开始,便指引学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就学,导致这群学子日后极可能为所欲为。

还有的学者认为,在家求学不是真正的弹性求学,反而容易养成子女我行我素的个性,不喜欢的科目今天就不学,很可能一整个星期都不学;如果家长完全让子女来决定的话,对学子本身的个性发展将有相当不良的影响。

巴黎第十三区的一位小学校长就明确表示:“如果每个人从小都随自己的喜好行事,那么日后我们的社会将会失去应有的规范!”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一个比较特别的例子,是家住里昂的德拉巴克尔一家人的教育方式。德拉巴克尔先生和太太将自家的餐厅承包给别人打理,他们每个月有差不多5000欧元的固定收入。对德拉巴克尔一家人来说,最贵的生活费用是前往世界各国的机票等交通费。他们没有买房子,没有固定的住家,所有衣物、书籍等用品都在亲友家中暂放,他们选择一家4口一年四季到处旅游,两个儿子的教育事宜都是以函授的方式进行。大儿子罗浮今年14岁,小儿子丹尼10岁,兄弟俩从小就接受一种“旅游求学”的方式。

当你看到大儿子罗浮在海滩上看书、写作业,小儿子丹尼则在一旁认真地作画,你自然而然会想:何必要带孩子跑到天涯海角去作功课、写生呢?不过在一般人认为,德拉巴克尔先生的教育要比传统意义上的“在家求学”好一些,因为至少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外界接触机会多,而非局限于家庭教室、家中成员的片面接触。

德拉巴克尔一家人在每一国家境内,每逢坐船、搭乘公共汽车和火车之际,都不买头等舱,而是一般的经济舱位,这样是为了了解该国的人文风俗,一家4口放开眼界来求学,真正履行所谓的“行万里路”。在走遍世界的旅途中,地理课不需要特别加强,在罗浮和丹尼两兄弟的脑海中,世界地图已经根深蒂固了,他们如同地理专家一般,可以朗朗上口。旅游也使得他们的外语能力顶呱呱,至少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的基本会话能力毫无问题。旅游使孩子的眼界开阔了,心胸自然也变得宽广了,在兄弟俩人身上,那种对生命的喜悦与热爱溢于言表。

对罗浮和丹尼来说,在成长中与他们相伴的没有一般孩子每天都要接触的电视、互联网、玩具和游戏机,这一“缺欠”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德拉巴克尔夫妇完全以活生生的人文环境以及书本来填充。德拉巴克尔太太明确规定两个儿子:“在每次外出时,旅行袋中你们每人至少携带10本书!”因此时至今日,两兄弟健康茁壮地成长。大儿子罗浮表示,自己日后想读飞行学院,好领略一下遨游蓝天的感觉。

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教育方式

法国人一向给人浪漫、独立意识强的印象。在法国一首相当受欢迎的流行歌曲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与其让我的小孩上一般学校,不如让小孩上自立的学校”。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法国年轻一代家长的心态。是否有更多的家长也想让子女在家求学,还是碍于现实的经济因素,无法顺利实现愿望?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答案。

据法国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这些在家上学的孩子的学习成果都达中等以上,本人也都相当满意目前在家或旅游求学的方式。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更进一步的成果或数据显示,这群孩子在步入社会之际,出现心理问题,或对现实社会适应不良。尽管质疑的声音不断,但家中求学这一教育形式却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这的确值得相关学者加以关注。

从另一方面来探讨,值得肯定的是:法国的家长在选择此类特殊教育方式的同时,大多能够尽到基本的职责,对子女的学习成果、心理发展加以特别注意,或许这也正是并未听说这类学生有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传统的上学方式还是独特在家求学方式,如果身为家长能够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关注他们的成长,假以时日,孩子都不会往不利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当代美国的艺术治疗 下一篇:冰雪覆盖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