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思考

时间:2022-07-08 08:06:47

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思考

【摘要】本文对电子电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和我国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生源与教育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变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流程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子专业技术应用专业现状教学流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194-01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支柱产业之一,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极其重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对中职电子电器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与现代企业对岗位(群)职业能力的新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即人才培养滞后于科学的迅猛发展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因此,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 电子电器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三倍于GDP增长的速度高速发展。电话、DVD、彩电等产品以及不少电子元器件的生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供不应求,缺口近2000万个。目前,我国技术工人中,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低的多,高的少;高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中职电子电器专业的毕业生很受企业青睐。适应的工作岗位类型也比较广泛,主要有维修电工、电子产品维修、质量检验、营销与采购、产品设计、技术主管等。中职学校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定位为前提。一是培养中、初级技能人才而不是高级或高级以上专业人才,这是最基本的层次定位;二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型人才,更不是研究型人才,这是人才使用方向的定位。

二 我国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生源与教育体系现状

一方面,我国绝大部分中职学生的情况是文化基础不好、怕考试、厌学、习惯懒散、不自信,最多也只有15%的学生是因为希望学习技能或是出于理性思考而选择上中职的;另一方面,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育体系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职教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侧重理论,教学内容较陈旧;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以及忽略了需求与供给关系;等等。

三 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教学流程创新的建议

第一,利用学校宣传手段,在教室、实训室等室内外场所,统筹布置图文并茂的职业名人故事、职业追求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成为职业人的观念。

第二,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专业技能教学的比重,建起专业兴趣尽快帮助学生完成由普通中学生向职业学生的转换。

第三,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并在课堂层面上初步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流程模式,如项目式教学,围绕典型产品或服务等工作任务,在真实情境下通过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流程的创新,要求教师除掌握本专业知识外,对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及相关科技知识要具有了解和掌握的能力。如计算机的使用与操作、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对校园教学网的了解,以及与企业合作交流,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能力等。

教师从根本上必须改变满堂灌的思想,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流程创新,要具备设计有新意、效果佳的项目教育教学案例的能力。在项目教育教学案例的准备上,实行同科教师共同备案,以发挥不同教师的优点,综合考虑各科目的联系,而不是割裂知识,将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分析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项目教学教案案例。比如中职学习科目中有电工基础和电工电子实训技能两门课,在“万用表的原理及使用”这一节学习中,有教师发现即使讲授和实物演示相结合,学生往往也不能完全正确掌握,原因是教师用实物演示时,由于实物较小、学生较多,往往不能观察到各种测量步骤和测量的正确方法,而通过课件演示各种测量步骤,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另外,通过大屏幕投影,学生观察教师演示步骤一目了然,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于是,由备案组指定几个擅长多媒体制作的教师制作了《万用表的使用》教学课件。在“万用表的原理及使用”这一节学习中,教师先讲解万用表原理,再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学课件。演示过程中,边演示边讲解,一个测量项目讲解后,及时让学生动手练习,并进行相应项目的测试。在整个章节学习结束后,再讲解电子组装常识和元器件的识别,指导学生掌握焊接知识和焊接技能,最后,让学生组装一个MF47型万用表。学生在组装时发现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在组装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发现学生运用工具存在错误和不规范时,及时给予纠正;组装结束后,对组装的产品进行检验,对不能完成各项测量功能或测量结果有误差的成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指导学生采取相对补救技术,务使产品能较好地完成各项测量功能。对一次性完成优秀产品的学生进行表扬,将其与有缺陷产品比较,从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习技能两方面进行分析,既让学生增强了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信心。

第四,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理论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实践知识为中心”。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利用寒暑假和学校的实训月让学生到企业中去,强化学生技能水准,激励学生争当技术能手,当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出色地完成了劳动和技术任务时,就可以增强其职业信心。只有当学生真正对其专业产生兴趣时,学校枯燥的学习才会变得丰富多彩;当他们深知技能的累积能提升今后人生的价值时,便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对待工作,使单一的生产劳动成为职业追求的重要经历,甚至成为将来创业的动力和基础。

上一篇:足球意识及其培养略论 下一篇:图书馆文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