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增长学生才能

时间:2022-10-29 01:17:10

重视中学语文朗读教学增长学生才能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旨在通过文字提高语言感悟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朗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朗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增长学生才能的有效方法。朗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现在的朗读教学由于教师太局限于教材,太依赖教师参考书,没能与文本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等一系列的原因,使朗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一节课40分钟,时间充分就读,没时间就匆匆带过,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大多数都是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有时留作预习,也不考虑学生是否预习了,上课就开讲,结果就是教师一言堂。例如,我在教授《智取生辰纲》一文时,由于篇幅太长,所以提前留了预习,本以为上课就可以讲解了,结果发现学生对课文毫无印象,如对牛弹琴。《新课程标准》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它是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的有效途径。

(2)朗读的方式不够多样化。中学语文的朗读教学,教师往往让学生自己读一遍,然后全班齐读一下,或者是点名让几个学生读,就算是完成了朗读教学任务。学生如果读不好就会挨批评,这压制了学生的朗读个性,失去了朗读兴趣。朗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朗读指导存在随意性,缺乏科学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现在教学中朗读指导方法单一、死板,只知一味地叫学生注意重读,不去体会作者的感情,使许多学生养成了矫情做作的腔调,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读重音,殊不知“此时轻读胜重读”。例如,在教授《黄河颂》的时候,有的老师告诉学生要读出气势,所以学生就觉得要重读,结果一节课下来学生嗓子都读哑了,教师只是笼统地说了一句“读出了气势”就了了收场,学生收获不大。

(4)朗读评价被淡化。许多教师在学生朗读后,没有适当地点评,作壁上观,读得声音、语调、语气如何,有没有读出作者的真情流露,具体读得好,好在哪里,差,又有什么欠缺,学生茫然不知。没有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反思。

二、朗读教学的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我们的朗读教学有所帮助。

(1)教师真情范读。现在多媒体的广泛使用,那些生冷的、不真实的录音机朗读或下载课件的朗读,逐步代替了教师的生动、真实的朗读,导致学生的朗读兴趣、参与兴趣大大降低。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范读的表率作用、感染作用和指导作用。叶圣陶认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他又特别指出,教师在范读的时候,要“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了解。”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教学时我范读课文,他们从我的动作、神情中领会到了朗读的种种技巧以及作品的情感意味,同时我们也配以安塞腰鼓的动感画面让学生欣赏,更让学生顿觉身临其境,神思遐想,似与作者心灵相通,此时学生不由自主地随我一起朗读起了安塞腰鼓中最慷慨激昂的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学生情绪昂扬,读出黄土高原的声音。

(2)科学指导学生朗读。由于学生对朗读技巧了解甚少,所以在朗读时就容易出现误区,这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注重朗读时的节奏(较长“/”,较短“//”,更短“///”),语调(轻读“~”重读“.”),语速等方面的问题。不同文章表达的情感不同,教师要做到胸有成竹,对朗读时的停顿、语调、语速等都应了如指掌,再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例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一段写出了北方地区壮丽的山河景色,气势磅礴,语言雄浑有力。朗读时要注意用短促有力的节奏,用大的停顿表示声音的延长,用小的节奏朗读词的组合,以突出诗中表现的壮丽景色和雄伟气势。假如我们都能准确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让他们读好停顿、轻读、重音、拖音、语调,掌握好速度、富有节奏感,那么学生就可以从朗读中感受到作品优美的意境、体味作品中独有的情调韵味、作者缜密的构思及生动传神的描绘,将课文内容直观化、细致化,就能通过声音表达作品中的真情实感,通过朗读触摸心灵,融入课文,与作者引起共鸣,达到身临其境、物我两忘的境界。在听大连一位老师讲授《背影》一文时,他通过“六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文中父亲对儿子浓浓的情感。一读:读准语速。在此环节中导入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语速读得要慢的原因。二读:读准重音。主要是动词的重读,分析重读的原因,从而让学生体会浓浓的父子之情。三听读:择善而从。四练读:但求最佳。五展读:超越自我。六选读:举一反三。父亲到浦口为儿送行,只做了买橘子这一件事吗?请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以读带析,使课堂上枯燥无味的满堂灌变得有了趣味,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学生学习的情绪高涨,自然而然就发挥了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3)建立评论体系。《语文程课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学生朗读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评价过程中应先肯定学生朗读的优点,让他们有朗读的兴趣及信心。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宜对他们过分强求或严厉指责、应以赞赏的目光、亲切如朋友的口气、宽容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如“读得很到位,读出了自己独特的心灵体会”。当然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如果有问题也一定要指出,只是在形式上活泼一些,轻松一些,语言上委婉一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从阅读教学的实际出发,加以科学地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日积月累,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长学生才能。

(辽宁大连瓦房店第二初级中学)

上一篇:胸怀天下的不俗情怀 下一篇:如何培养学生倾听习惯与深思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