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教育效果实证研究

时间:2022-07-04 07:07:45

高校学生社团教育效果实证研究

摘 要: 作为大学校园中典型的非正式群体,高效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我国高校学生社团起步晚,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活动内容陈旧、规模不一、活动经费不足等突出问题,社团活动很难达到应有的育人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分析等方法了解高校学生社团现阶段教育效果的基本情况,旨在找出其限制因素并针对如何增强社团教育效果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团 教育效果 制约因素 改进建议

高校学生社团是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发组织起来的,以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为目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团体[1]。作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团体,高校学生社团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

1.学生社团教育效果综述

1.1学生社团与适应性教育。

大学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主要在于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交往适应性以及心理适应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课余文化活动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自然而然地被认为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其教育效果的期望,主要有以下几点:

导向作用——通过社团活动,引导新生对高校环境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新生进校后,发现大学的学习要求、生活环境、人际交往、管理机制等都和中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些差别往往会导致部分新生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出现厌学、迷茫、情绪低落等现象。针对此种情况,学生社团可以发挥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社团中高年级学生以“过来人”的经验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大学生活,较快较好地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

补偿作用——这是相对于班集体等正式群体而言的,即新生在班集体中得不到满足的需要在学生社团可以得到满足和补偿。学生社团对新生的补偿作用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能为更多的新生提供释放能量的舞台和机会;二是它能满足新生情感层面的需要。

激励作用——由于学生社团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自发性,因此通过策划、组织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从被动灌输到主动获取的思维转换。学生社团既是学业个体的有机组合,同时又是他们活动的舞台和场所。在学生社团中,新生不仅能拥有较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条件,而且自己的社交、友谊、尊重、归属和成就等多方面的需要也可以得到满足。因此,学生社团对新生的行为、学习和创造,具有激励和促进的作用[1]。

1.2学生社团与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本身蕴涵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契机,并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

对于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绝大部分新生认为自己对各类职业特点及应聘要求都不了解,故生涯规划根本无从谈起,而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的自发组织形式,作为学生群体的自我规划及实践平台,被普遍认为完全可以充当起高校与社会间的纽带,帮助学生了解、认识社会,进而起到落实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

学生社团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功能的发挥主要不是通过硬性灌输,而是通过社团活动及其形成的环境和氛围、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潜移默化于教育之中。由于活动选择的自主性、目标的指向性和行为的自觉性,学生没有感到来自外部的强制要求,更有利于刺激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学生社团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利用本身具有实践性、灵活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中,以此弥补课堂教育“说教”的种种不足。

1.3学生社团与思政教育。

社团活动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推动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当代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趋势与竞争要求,积极寻求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的途径,其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和多变性,而单靠学校的官方组织无法满足学生这样的成才需求。高校学生社团利用其自身优势,通过大量的、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活动,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健全价值观。学生社团处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中间层次,是学生之间的自愿结合体,因为具有媒介功能、调节功能、服务功能和监督功能,是学校思政教育的借力点,可发挥其双向服务的作用。

1.4学生社团与个性化培养。

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形成,因此社团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为学生展示个性、追求真我的舞台。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不断地策划、组织、实践,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在成功中收获自信、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实践自己想法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自我,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趋于成熟,使个性化培养达到理想的效果。

2.问卷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其中纸质版500份,网络版100份,有效问卷534份。受访对象比例为北航:其他高校为5:1。

通过结果分析,关于社团教育效果得到如下反馈:

2.1思想政治素养。

对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看法。调查发现,在思想政治素养的教育效果上,社团性质起决定性作用。除了少数日常活动必须以时政事件为载体的人文类社团外,对于绝大多数社团而言,时政热点不是社员讨论的焦点(仅16%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团对其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影响较大);同时在社团活动中,能力培养是大家所重视的问题,而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却相对弱化(仅2%的受访对象认为加入社团最大的收获在于引导其进一步认识社会)。因此,社团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面的教育效果远不如预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两点:(1)社团负责人自身政治素养参差不齐,没有能力把提升社员思想政治素养列为社团的内容;(2)当今大学生存在一些“莫谈国事”的现象,较少交流时政信息。

2.2适应性教育。

据调查结果,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肯定了社团在自己大学适应性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26%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团对其最突出的作用在于帮助其适应了大学生活,同时在加入社团的初衷这个问题上,21%的同学选择了结交朋友。由于学生社团的自发性特点,社团成员间相对于行政班级的同学而言,其“志同道合”程度更高,因此在人际关系适应问题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同时社团成员间具有年级的层次性,因此社团亦成为高年级学生为新生答疑解惑的平台。尽管社团在适应性教育上发挥了不容小视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仍旧存在部分问题:首先,引导教育缺乏规划性。学生社团在适应性教育问题上处于被动的位置,学生提出问题与需求而社团内部才去相应的解决,而非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适应性问题引导;其次,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由于社团负责人缺少官方信息的来源渠道,因此在为社员答疑解惑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凭个人经验,在某些问题上准确性把握不足,容易以讹传讹。

2.3社会化。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社团是其认知社会的渠道,而从高校教育的角度来看,社团则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依托平台。但就社团起到的“社会化”作用来看,实际收效不如预期——在回答“如何看待高校社团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这个问题时,39%的调查对象认为联系不大,6%甚至认为几乎没有联系。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效果亦不理想:仅7%的调查对象认为社团对其生涯规划起到了很大作用。据调查结果分析,相关人力、物力、政策支持不足及社团自身的认识局限性是限制其充分发挥纽带作用的主要原因。

要充分发挥社团的社会化作用,仅仅依靠社团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需要充分“借力”。一方面,需要发挥社团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引入社会力量支持社团发展,为学生培养搭建更广的平台。另一方面,需加强对与社团有关的社会资源监管,并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团负责人的个人眼界、认识高度对该社团在此方面的教育效果影响甚大,因此需针对社团负责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同时利用社团优势外借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2.4个性化。

高校学生社团在个性化培养方面的教育效果反馈并不理想,但通过对比数据得知,随着社员职位的升高,给予的评价则越高。可以说,学生对于社团在个性化平台提供方面的期望值相当高,但是由于普通社员很难参与到社团活动的决策中,无法使社团活动与个性施展很好地配合,再加之各种条件对社团活动的限制,个性化教育效果不如预期。

3.制约因素

3.1内因。

社团结构的不合理性。大多数社团并无核心成员组织,社团发展过于依赖社长的个人能力,且并无完善的经验传承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仅仅是被动地参与社团活动很难最大限度地激发社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社团局限性这一问题的调查中,15%的受访对象支持此观点。

社团活动的不规范性。大学生只有深度参与社团活动,才能得到能力提升,学校也才能达到育人效果。受访对象认为“社团活动有时是浪费时间”(11%)、“缺乏专业指导,许多问题不能解决”(14%),皆是社团活动不规范引发的“后遗症”。许多社团自身定位不明,也鲜有社团会拟定正式的学期工作计划,活动开展之前很少会有规范的书面策划,这样一来不仅社团活动的掌控力不足,而且也让社员难以从宏观上了解社团的发展方向与活动的整体流程及社员能力和认识的局限性。从认识上说,不论是普通社员还是社长,鲜有能全面地认识社团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所开展的社团活动必然使得部分教育效果受限;对社员来说,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加入社团时抱有的期望值很高,无法接受初入社团时所必须经历的做“琐事”的过程,参与热情迅速消减。此外能力方面,外联能力相对缺乏,导致社团资金受限,活动规划与组织协调能力亦有待提高。

3.2外因。

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要想充分发挥社团的教育作用,针对性的引导不可或缺。但目前来说,一般高校并无系统的针对社团负责人的全方位能力培训,同时指导教师可能徒有虚名,作用亦不如预期。

缺乏相应的保障体系。首先,制度保障有待完善,学校对于社团活动的鼓励态度应进一步明确,在不违反安全稳定的要求下,对社团活动少限制、多支持,积极为其引进平台与资源;同时社团联合会的作用需进一步强化,积极从各社团收集反馈信息,整合后向学校反映所需的资源与政策支持,切实发挥其纽带作用。

经费不足是限制社团发展的最大因素。在社团局限性问题调查中,“缺少硬件条件和经费,导致活动无法开展”这一观点的支持率最高(27%)。由于外联能力的匮乏,社团经费基本属于只出不进的状态,因此只能从缩小活动规模与减小活动数量来节省开支,如此一来社团活动质量必然随之下降,教育效果亦受之影响。

4.改进建议

4.1社团工作重视策划,注重活动的规范化。

一年工作开展之初,应当有社团核心成员拟定一份书面的年度工作计划,从社团定位立足,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出发点制订该计划。并将计划进一步细分,落实到具体活动的策划上,使得社团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4.2注重外联技巧培训,学校政策给予相关支持。

一个社团如果有较为突出的外联人才,不仅给社团提供了资金来源,而且极大地增进了社团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因此,培养社团成员的外联技巧,并有计划地进行外联活动,是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有助于开阔社员个人视野、提升社团发展的立意高度。与此同时,学校的相关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4.3加强社团内部凝聚力建设。

社团作为一个集体,必不可少地面临凝聚力的问题。加强社团内部凝聚力的建设,例如组织社团内的学习经验交流、集体出游等活动,可增加社员的归属感、加强彼此联系,不仅有利于社团活动的开展,而且因消除了交流屏障而让工作方面的反馈信息更加真实全面。

4.4重视信息反馈与搜集。

这一点是被许多社团忽略的问题。社团活动的收效如何、社员想得到哪方面的锻炼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不通过信息的反馈是很难了解到的,此项工作做不到位直接导致所开展的工作“适应性”降低,不利于实现社团培养人的宗旨。

4.5传承制度化,并建立系统的资料库

社团传承方面应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同时需将竞选人在社员中的个人影响力考虑在内。此外,建立系统的社团资料库,不仅对社团的发展有着借鉴、参考的作用,也让社团发展的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同时资料库除了少数核心文件外应该对社团内部所有成员公开,这有利于社员真正全方位地了解社团定位与发展方向,让其有机会从“做事”上升到“学本事”的层次。

5.结语

高校社团教育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既需要社团内部的自教育与自充电能力,亦需要学校的充分重视与有效引导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各方面因素的积极作用,将使得高校社团在育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兴利,张军成,孙伟国.高校学生社团与新生的入学适应[J].甘肃社会科学,2004(05).

上一篇:英语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建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系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