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干预以及对艾滋病预防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10-05 09:59:58

高校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干预以及对艾滋病预防的研究进展

摘要: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青年群体居多的高校学生已经是艾滋病感染者的主要群体,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目前还没有一个研究针对于高校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干预以及对艾滋病预防的研究,故本文通过阐述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对艾滋病的态度、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暴露情况、对艾滋病感染患者的干预措施、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以及留学生艾滋病的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者;干预;研究进展

艾滋病作为一种不可治愈性传染病,让人们闻而畏惧。高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艾滋病的高危感染人群,其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正确认识至关重要。本文将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高校学生对艾滋病感染患者的干预措施以及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1 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情况

在高校高校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水平不甚理想,相关报道[1]高校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率为52.1%。而且高校学生也存在一些认知误区和艾滋病毒/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盲区[2]。

1.1正确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相关研究[3]报道显示在性生活活跃的时代,充分了解高校学生在年轻的年龄,性别和越来越多的可选性,和保护行为,使其成为性病和艾滋病的易感人群,而缺乏预防艾滋病知识,会影响他们的安全套的使用,增加了感染HIV的风险[4]。

1.2 对HIV非传播途径认识不清

研究发现,区分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研究发现[5],高校学生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认识程度不高,而且对于传播途径很容易混淆,主要表现为对是否“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正确的答案是只有35.9%, 35.6%和46.5%;59%的高校学生认为常见的餐具也可以传播艾滋病毒/艾滋病,79.1%的高校学生担心共享厕所和浴室会感染艾滋病毒。

1.3 对HIV暴露防护知识了解不足且存在盲区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存在盲区的HIV职业暴露是指高校学生在各种原因下面对的血液、体液、污染事故受损皮肤或粘膜,或通过血液、体液含有艾滋病毒污染的锐器刺破皮肤,可能感染艾滋病毒。暴露后,应立即做有效处理和报告到相关单位是具有意义的。2 对艾滋病的态度

感染艾滋病,因为在很多方面,不可治愈的,病死率几高 ,引起了全世界社会恐惧和歧视。面对人群常见人格羞辱,自我否定、严重的抑郁症和低生活质量[13]。艾滋病歧视不仅剥夺和损害面对的基本人权,使其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延误患者就诊,不配合治疗,也会导致破碎的家庭和社会秩序不稳定。

2.1 高校学生害怕艾滋病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恐惧艾滋病由于接触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89%的高校学生担心由于暴露感染艾滋病毒,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员,将来一定会避免艾滋病毒感染高风险的工作。56.6%的高校学生表示她未来的工作接触艾滋病患者会感觉恐惧;54.6%的高校学生害怕恐惧在同一课堂上有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但其他研究已经表明,高校学生的回避态度消极与艾滋病毒感染患者的自卑感相关。高校学生设身处地考虑问题的角度和表达了理解艾滋病感染者,提高艾滋病感染者的自尊,促使艾滋病感染者愿意就医,而非隐瞒病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学生在未来减轻艾滋病的恐惧。

2.2 高校学生面对人群的歧视艾滋病的态度

高校学生在面对人群的歧视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的耻辱,拒绝提供医疗服务,延误治疗,歧视,隐私和过度保护。63.6%的高校学生在面对负面。而98.3%的高校学生不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共事,甚至接触。高校学生来自中国、东亚、东南亚和中东的歧视明显高于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的学生,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状态是地区差异,部分需要改进。3 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暴露情况以及为何为易感染人群

高校对于艾滋病的知识来源途径多样,然而这些知识中不乏有许错误的信息存在,致使高校学生对该病的恐惧及心理压力极大,因而更容易发生HIV暴露。多达42.4%的高校学生在被感染锐利物刺伤或皮肤时,未能作出正确有效的处理方式,加大了艾滋病感染及发病率。因此坚强对其正确的教育指导以及正确的应急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性关系发生年龄提前化,以及结婚年龄的推迟化,使得正处于高校学生年龄的人员发生不合法性关系的不断增加,次导致了高校学生成为了易感人群。4 高校对艾滋病感染患者的干预措施进展

传统方法不适合传染性疾病(艾滋病毒/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我处理方法是,除了固定的单位将严格管理,他们建立友好互信关系,积极提供心理支持,积极配合。我们在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是,积极反对歧视,严格尊重病人隐私权,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方法”,使这个群体相对的管理宽松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5 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进展 艾滋病死亡率高,对于该疾病的恐慌主要来源于目前全球未有针对艾滋病疾病的根治药物以及可用有效的预防疫苗。然而艾滋病疾病传播途径比较单一,而且特殊,因此仍存在艾滋病毒/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条件。即采取一切可以切断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学教育以及有效的行为干预是最为主要且关键的手段。

5.1 高校健康教育

高校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和系统化的对高校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有针对性的且强有力的宣传和教育,使高校学生艾滋病毒/艾滋病的理解和知识,减少艾滋病的恐惧,让人们减少会发生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类型,远离艾滋病。

5.2 高校安全套的使用

艾滋病的传染途径较为单一,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HIV在感染患者的或阴道分泌物中大量存在,有研究显示无论是在正常的时的摩擦轻微的损伤,还是时和直肠的损伤,都是HIV可以进入健康人体的主要途径,因此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该途径传播艾滋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艾滋病的发生率。在容易使生殖器粘膜,也容易制作粘膜通过破碎的坚持,在这个时候,艾滋病毒膜,进入被感染者的血液,通过传播。

总之,高校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模式的预防艾滋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的能力和未来面对的人群和卫生保健服务的影响。目前,高校学生的艾滋病KAP仍有待改善,主要表现为在正确的使用预防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和低水平的知识掌握艾滋病职业暴露保护仍然是一个程度的。在未来应该更深入的研究和开展各种干预措施的结合,关注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善歧视,加强职业暴露保护行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的艾滋病KAP,促进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萍. 个旧市计划生育服务系统开展艾滋病防治服务可行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

[2]石朝凯. 2010-2012年昆明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

[3]杨华. 大连市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3.

[4]黄鹏翔. 青岛市社区吸食新型者艾滋病性病相关行为特征及HIV/HCV/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济南大学,2013.

[5]郜姗姗. 河南省高校学生艾滋病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大学,2012.

上一篇:武汉市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况研究 下一篇:关于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