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2-07-03 10:16:11

提高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策略研究

【摘要】文章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提高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对策:(1)适当引入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了解鲁迅;(2)运用现代学科技术,包括影视、课件,图文并茂,增加可视性,增加动感,化抽象为形象;(3)要让学生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老师必须提高鉴赏和分析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 鲁迅作品 策略

鲁迅是我国现代经典作家,对一代代国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鲁迅作品的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个“重头戏”。但在如今的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语文有三怕,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样一句话,这让鲁迅的作品面临着自身的尴尬:教师感到鲁迅的作品难教,怕教;学生感到难学,怕学。从惧怕“鲁迅”到拒绝“鲁迅”已经成为鲁迅作品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但是作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课文,鲁迅的作品具有相当重的分量,可以说鲁迅教学直接影响到中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设法将现当代鲁迅研究的成果导入教学方法,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法作一些探索。

首先,适当引入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了解鲁迅。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生疏感和距离感,造成师生无法与这位大手笔进行对话和交流。在学生的面前,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鲁迅作品的文化性价值性,强调鲁迅作品语言如何的含蓄,主题如何的深邃,都无法让学生对鲁迅的作品感到亲切,更无法透过作品更深的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感受社会的步履和语言的声音。因此,如何让学生走近鲁迅,愿意和他对话,就成了我们进行鲁迅作品教学首先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学生刚接触鲁迅作品时,通过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和》、《社戏》等文章,了解鲁迅先生对童年的眷恋;对生命、爱和美的感悟;对人的关注、同情,并在教学中补充一些鲁迅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有趣故事。通过这些,让学生从情感上亲近鲁迅。我们还可以通过《藤野先生》、《自序》等,以及教师提供的一些补充材料,让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窥视鲁迅的内在世界,以此深化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鲁迅刚刚进入少年时,一连串的打击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祖父被抓捕,父亲病重,使周家急剧贫困,甚至弄到终日出入当铺,典当旧物的地步了。正是这一连串的变故,使鲁迅看到了人性的另一侧面,同时更让他遇到了人类交往中最令人寒心的苛待。再看鲁迅小说的取材,如:《故乡》中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阿Q正传》里的阿Q,“都来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作品中的这些阴郁情绪和对病态精神中的关注,与他在少年时代阴暗记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精神底蕴是难以分开的。不过要特别提出的是:以上的讲解、补充,目的并非是让学生感染上同样的“阴冷”,而是要让学生从了解与鲁迅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来深刻真实地理解其作品。这些讲解要让学生认识到,鲁迅虽悲观却仍然愤激,虽无所希冀却仍奋力前行。使学生领悟到,鲁迅的现实战斗所具有的格外深沉的力量。

其次,运用现代学科技术,包括影视、课件,图文并茂,增加可视性,增加动感,化抽象为形象。鲁迅先生曾说:“用活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有很多都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合理的利用这些影像资料,使小说阅读教学与电影电视的欣赏结合起来,将语言艺术与视觉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这对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鲁迅的文本,自有其复杂性和丰富性,是复杂与单纯,深刻和平常,荒凉和温暖的奇妙结合。即使选入教材,我们认为比较适合学生阅读的鲁迅作品,也有许多随手拈来的对现实某些人和事、某种文化现象的批评,借题发挥的议论,典故,引文,还有许多有很大寓意性的文字,这都形成了他的文本的丰富性,对成年读者来说,读这样的摇曳多姿的文字,自然是极大的享受。但对阅历和知识都不够的中学生,就会形成阅读的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对鲁迅文本作某种处理,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鲁迅个人的情感是丰富的,经历是曲折的,而作者却用极简朴的文字介绍人生经历,内容上就有很多令学生困惑的地方,更不谈理解思想感情。执教本文前,布置学生查阅鲁迅作品选、人生经历、画像、作品评论等大量资料。教学时引导学生根据搜索的相关资料,在小组讨论时展示自己搜索的信息,共同探讨、分析、归纳,感受鲁迅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此环节中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不仅仅停留于文本,利用网络信息量大这一优势,阅读相关的资料,然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对人物的精神品质和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中学生喜欢看电影、电视,这就为我们利用影视文化来进行小说教学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而且利用学生已看过的影视画面来进行小说教学,只须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意念稍加点拨即可,其方法简易,效果极佳。鲁迅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有《阿Q正传》、《药》、《伤逝》、《祝福》、《祥林嫂》、《风雨故园》及纪录片《鲁迅传》、《鲁迅之路》等。

最后,要让学生不再惧怕鲁迅以及鲁迅的作品,接受精神文化的熏陶,老师必须提高鉴赏和分析能力。语文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领路人,是沟通鲁迅与中学生的最重要的桥梁。老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吃透教学大纲的要求,反复阅读、体味作品,还要多看研究文章,帮助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对鲁迅及其作品理解越深,上课就越有底气。

参考文献:

[1]曾文科.农村中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1.

上一篇:多媒体与文学作品的整合 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现状与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