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时间:2022-08-17 02:16:51

谈谈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以有效的管理提高研究实效”是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以下简称“我区”)课题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区域课题管理面对的是基层学校或幼儿园,从目前全区立项的41个“十二五”课题来看,其科研起点、文化视野、科研力量、教研氛围等方面存在诸多客观差异,如果以同一种方式去指导和推进这些参差不齐的课题研究工作,其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针对这个问题,我区从实践中探索、积累了以下几点工作经验。

一、着眼长远,关注课题的生命力

着眼长远,是指导学校选题时,关注所选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因为一个没有生命力的课题所带来的效应必然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中小学、幼儿教师的工作负担本来就繁重,他们有限的精力应该投入并释放在有生命力的研究项目中。这就是我们指导“十二五”课题选题的宗旨之一。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选题有关注学生精神成长的研究项目,如黄兴小学的《小学父母效能训练操作模式的研究》、新开铺小学的《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有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研究项目,如青园小学的《小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仰天湖小学的《小学生“六个一”素质培养研究》、文庙坪小学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也有关注教学资源开发的研究项目,如信息学科的《主题情境式实践活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天心一中的《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黄土岭小学的《小学法制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还有关注问题解决的研究项目,如南大桥小学的《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教学对策的研究》,书一小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弟行为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如此等等选题方向,其目的在于我们所着力的事情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而不仅仅是短期效应的“近视行为”。

二、立足基础,关注课题的生长力

这里所谓立足基础就是指立足于学校已有的探索实践。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任务重,缺乏广泛深入阅读的时间和精力,理论认识水平相对薄弱,也不够系统;如果匆忙立项一个研究项目,往往经过三年的摸索也找不到自己应该也够得着的核心研究内容。课题管理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让学校从自己已有的实践入手,以他们曾经的实践做基础,从实践中提升他们的理性认识,进而将已有的实践这个“点”逐步扩展做成一个“面”,于是研究课题的思路和认识就在实践中逐步生成了,有的甚至逐步发展为学校的特色。如赤岭路小学的《儿童诗欣赏与创作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天心一中的《创造教育特色高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碧湘街小学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推进小学科技教育的实施》、桂花坪小学的《小学剪纸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铜铺街小学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研究》、沙湖桥小学的《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基地建设与应用研究》、井岗小学的《小学生吟诵古典诗词的实践研究》等,经过多年持续的研究实践,不仅学校自己对这些项目可研究的领域了熟于心,而且也逐渐积淀彰显出学校的教育特色,这就是基于实践的研究行动发展出来的生长力。

三、强化过程,关注课题的催生力

过程缺失是很多立项课题存在的问题,其结果也是生命的浪费,因为没有深入的实践做基础,结题总结往往就变成“纸上谈兵”,所谓的理论建构也似“空中楼阁”。为尽量减少这样的“浪费”,我们强化了过程管理,强调在实践中增长技能、积累经验、催生智慧。其中课题负责人的研究能力是一个课题能否良性发展的核心要素,为此,我们增加了课题负责人培训的频率和力度,目的是规范管理和操作,让每个课题负责人少走弯路,尽快“上路”。实践中,我们创造性地运用了三种有效的培训方式:

⑴现场案例式培训。即以学校已经立项的课题为案例,根据学校课题研究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特征和参培教师需要确定研究主题,组织全区中小学课题负责人进行现场实践培训,正因为案例的鲜活和现场的多元视野,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效应也精彩纷呈:南大桥小学虽然基础薄弱,但教师的研究热情和群体参与率都高;于是我们就地取材,让全体课题负责人走进现场,感受他们的研究氛围,同时也参与他们的思考。赤岭路学校虽然条件简陋,但研究实践扎实,理性思考既有高度也有宽度,过程性成果灵动鲜活,这样的现场带给课题负责人更宽广的认识视野。文庙坪小学既有扎实的研究行动,又有对具体实践的理性思考,特别是行政带头、教师全员参与、配合默契的团队精神带给大家的又是一种新气象。井岗小学的研究项目重点体现了一种文化传承的精神,其自创的“段位考级”评价方式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其研究让全体学生参与并受益,充分体现了课题持续追踪所产生的实践效应。红卫小学高位引领思想,低位扎根实践,让阅读成为师生的“日常营养”,让阅读像呼吸一样弥漫在校园。粮食局《幼儿园线描画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操作规范,步步深化,成果丰厚,成效突出……

⑵网络素材式培训。为方便工作,我们建立了一个可容纳200人的“天心课题群”,该群的核心成员是辖区中小学、幼儿园的课题负责人,同时也以开放和接纳的状态欢迎热心教育科研人士进入。自群建立以来,主要发挥了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传达信息,起到上传下达、联系左右的作用;二是分享经验,无论谁发现的新经验、新认识、新信息都可以在这个群里即时分享;三是开展培训,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实践中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是延伸解决现场培训未能充分交流的问题。所取的素材既可以是辖区内研究过程中产生的,也可以是其他途径获取的可供借鉴的优质资源。交流方式既可以是“群员”定时间定内容的集中研讨,也可以是“群共享”的文本资源分享,还可以是个性化问题的“私聊”。其实践效应是省时、省力,参与面广,可多元对话,也可回味思考。

⑶预约个体式培训。也就是根据研究单位的具体需要进行预约式的个体培训。有预约到办公室的咨询培训,也有预约到校的面对面的指导。这种培训问题明确,项目具体,针对性强,对研究思路的深化与扩展和研究人才的成长效果更明显。

四、注重总结,关注课题的生成力

俗话说:“编筐窝篓,贵在收口。”课题研究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关注对研究实践的思考和总结,才能持续地生成研究智慧。为此,在指导过程中,我们既要求学校注重过程性成果总结——即不仅要“行动”,还要对“行动中的状态”进行恒常的积累,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及自己的思考及时记录下来,把师生发展状态及时记录下来。这个积累的方式有多种:最简单的就是写研究随笔、日志,把自己的一些即时思考记录下来;也可以做一些叙述研究,对研究中发生的典型事件进行“叙事研究”;“案例研究”也是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记录实践中的成败得失、思考和感悟等。于是,这样的过程既成为教师研究力提升的过程,也成为是研究成果逐步生成的过程。

此外,我们也特别注重终结性成果总结指导,将结题指导过程当做一个系统的实践回顾、理论提升的指导过程,既强调结题报告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强调佐证材料的系统性、鲜活性和依据性,用实践中的事实指导研究人员切实将课题研究的过程做成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过程。由于这种面对面的操作指导,全区课题结题率达100%,结题报告及研究成果的表达水平日渐提高,依托这些课题做载体,也成长了一批教育科研骨干;几乎每一个全程组织、参与研究的课题负责人都会发自肺腑地感叹:做完一轮课题,我才真正学会做课题。我想,这也是课题研究应该关注的效应之一吧,因为对于教育,人的成长始终是行动的焦点。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

上一篇:“乘法分配律”给我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数学教学要多方面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