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几点看法

时间:2022-06-30 11:16:18

对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几点看法

小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一直是数学教师关注、谈论的热点话题。我们必须在衔接上下工夫。在教学方法、对新旧知识体系的处理,学生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方面尤为显得重要。为此,谈点点滴体会,仅供参考。

(1)针对生理、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意志的衔接。①生理特点。初一学生一般都在12~13岁,其身心、思维、能力都迅速发展变化,是一身中最有特色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个年龄阶段也是生理发展最不平衡的阶段。②心理特点。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生活的转折点,好奇心强,求知欲高,信心容易建立。但是,也是心理发展最不平衡、心理较脆弱、心理障碍最多最危险的年龄阶段。由于年龄小,思维能力差,加之数学内容比小学阶段抽象,马上就显得信心和恒心不足,容易产生随他去的心理。③培养信心,恒心和爱国之心。多一份爱心,少一分责备,把爱撒向学生心田,建立平等的学生观,让学生感到新老师与原老师一样关心爱护自己。平时不断鼓励学生上课积极思维、发言、参加讨论、讲述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战胜困难的恒心。利用课本阅读材料,贯串一些数学史,讲述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

(2)重视学习方法的衔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①培养预习习惯。在小学虽然有时也进行预习,但没有形成心理定式。因此培养预习习惯十分重要。教师须预先拟定预习提纲,分清粗读和细读,注意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方法上首先可采用随堂预习,然后可逐步转入课前预习。每节课利用3~4分钟抽查预习情况,逐步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提高阅读能力。②听课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要求学生听知识引入和知识发生形成过程、听重点、听难点剖析、听例题解法和数学思维方法的体现。“思”是指学生思维,要求学生参加教师教学活动、大胆提出问题。树立评判意识。“记”指学生课堂笔记,要求学生必须在听好的前提下记笔记、记要点、记难点、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和课后思考题。③课后复习及作业方法指导。要求学生课后要先复习,结合笔记先阅读教科书,回顾课堂传授的知识、方法、公式、定理,性质,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特别注意作业规范。作业方面注意“写法”的指导。

(3)注意数的衔接,过好负数关。①注重负数的引入。要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负数的概念比较困难,在引入负数一节中,结合教材特点,提出客观上大量存在具有相反意义的事实,启发学生举一些具有相反意义量。进一步说明,为了把这些相反意义的量用数表示出来,仅靠我们在小学学过的数无法满足,必须引进新数,即负数。②负数的意义。负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还可以使得以前我们无法进行的运算进行下去。例:小明用5元钱去买0.2元一支的铅笔,问买10支余多少钱?买20支余多少钱?买30支余多少钱?通过实际运算,学生就会发现5-0.2×30=差1元,这里的差1元,实际就是负1元,亦即5-0.2×30=-1,这样就使得我们学过的运算可以延续下去了,激发学生渴求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4)注重字母表示数的衔接,过好字母关。小学已讲述字母表示数,但表示的是正数和零,当引进负数后,不少学生认为+a表示正数,-a表示负数,这是受小学知识的干扰而产生的知识负迁移。在教学中一定要举足例子,说明+a,-a分别表示什么数,关键在于a是什么数。若a是负数时,+a表示负数,-a表示正数,即-a>+a,使学生真正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实质。

(5)注重应用题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的衔接。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解应用题,根本区别在于思考的方法不同。算术解法立足从具体的数出发,并已形成思维定式;而代数解法是通过设未知数,并将未知数看成已知数来求解。教学中,要注意这两种思维的转化。特别强调“未知数”一旦设出,立即变成“已知数”参加运算的强烈意识。注意加强已知和未知的教学,注意加强字母一次式的训练,有意识地转变小学阶段形成的思维定式。通过适当的例题,将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对比讲解,使学生对“已知”和“未知”有一个辩证的理解,对代数解法的优越性有一个较深的体会。

(6)注重几何入门的衔接。①注重直线、射线、角平分钱等概念的引入,使学生充分体验几何来源于实践。利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等性质,确实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凭直观就能接受几何知识这一几何准则。教学设计直观,生动有趣,充分利用挂图、模型、投影等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几何语言概念。②过好几何语言关。

培养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图形事实培养学生的几何语言表达能力。如图所示几何事实,“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O”,“延长线段AB到C”。应让学生经常复述,同时尽量教学一些简单的数学语言。

提高学生使用几何语言的准确性。由于受代数思维定式的影响和对概念理解有偏差,“出现abc”,“画直线AB的中垂线”“延长射线AB”,“过点P作线段CD的中垂线”等等错误。教师应心中有数,在教学中及时辨别校正。

培养利用概念识图的习惯。几何概念是从几何图形中抽象出来的,用准确语言给出定义后,我们应该根据定义识图而不能从图形表面理解定义,又用简单的理解去识图。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紧扣定义认识图形,如对顶角这一概念,个别学生从表象错误地认为“头顶角,背靠背”。教学中有必要给出一些角,让学生加以区别,又如给出处于不同位置的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图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各种图形,让学生辨别,找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加深学生利用概念识图的意识,明白只能根据定义的图形本身,而不是从位置上去识图,达到小学几何图形的抽象化。

(7)注重思维方法的衔接。七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思维和推理能力,逐步渗透中学数学思维方法,如讲述“有理数运算定律”时,使学生明确小学学过的运算律仍然成立,事实上,学生无意中接受了分类思想。又如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解应用题,使学生明确原有知识结构是新知识结构的特殊情况,这样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又完成了思维方式的转化。

上一篇:备课·学生关注·教师观念定位 下一篇:初中物理《物质密度》探究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