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优化策略

时间:2022-02-11 10:26: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优化策略

2012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特别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2021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大学校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2022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中小学校比例达到80%,2030年达到90%。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以此为目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能力提升。而反思当下,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不足且负担较重。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比例仅为11.3%~35.5%(孙超奇,2015;孙小悦,2019)。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学校中兼任其他工作的现象比较普遍。2.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偏低。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学历水平偏低,且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或者相关资质的教师较少。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占65%;专业背景为教育学的占45%,心理学占31%(彭玮婧等,2021)。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有相关职业证书的比例只有20%(孙小悦,2019)。第二,参与教研科研的机会偏少。92%的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研组,有近60%的教师从未发表论文、主持和参与相关课题研究(陈梦成,2021)。综上所述,中小学要持续加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

一、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充实与稳定策略

(一)积极引进和校内培育相结合,逐步建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根据《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和《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等政策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设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逐步充实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二)明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职责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明确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职责,减少他们的非本职工作任务。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职责包括以下方面:服务学校行政,规划和协调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务学生,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开展心理筛查与评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服务学校教师,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帮助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完善教育实践;服务学生家长,帮助家长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谐亲子关系,改进家庭教育。

(三)健全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技术职称的评聘制度

虽然目前有地区已经出台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评聘制度,但是仍有很多地区没有相应制度。这严重影响了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因此,健全职称评聘制度,是保障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能力优化与提升策略

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充实与稳定,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保障。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优化、提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能力。

(一)分层分类进行职后培训,满足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新入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规范化培训。虽然国内很多地区都已经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持证上岗,但是这并不足以保证新入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因此,有些地方进一步规定,入职第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接受规范化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等,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进入工作岗位。普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基础性专业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要求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接受持续的专业培训。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通过进一步学习,夯实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基础,提高心理辅导、评估和危机干预技能等,自觉维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伦理道德,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高端专业培训。对于专业能力突出且有强烈发展意愿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说,基础性培训已不能满足其专业成长需求,他们需要高端专业培训。高端专业培训的目标应集中于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向纵深方向发展,提升教师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教师实践总结、反思和凝练能力,提升教研和科研能力等,使骨干教师逐步成长为专家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二)完善教研活动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研活动是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在开展此类教研活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与定位。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要开展不同教研活动。其次,统筹规划教研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系统制订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教研活动计划。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网上教研平台。最后,关注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自我心理成长。

(三)建立和完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督导机制

心理督导是对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化指导,它不仅能引导咨询师优化咨询策略、提升咨询技能,还能缓解咨询师的职业倦怠,促进咨询师的自我发展。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市级层面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督导机制。总之,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落实文件精神,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体系建设,满足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个人成长需求,支持其专业化发展,逐步壮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作者:赵国祥 刘小先

上一篇:信息技术在中职美术教学的应用 下一篇: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中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