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18:46:44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丰富积累 奠定写作基础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即使有好的素材也未必能捕捉到,往往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而下笔无言的窘状。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并通过多种感观从生活实践和广泛阅读中获取信息,积累写作材料。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材料,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自然就喜欢作文了。

1.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老师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实践,丰富生活,感受生活。首先,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观看神奇的泥林,观赏美丽的查干湖;观察日出日落、蚂蚁搬家;倾听鸟语蛙鸣、细雨缠绵;感受彩霞的绚丽、泥土的芬芳;赞美青松的挺拔无畏、白雪的纯洁无暇。其次,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工厂,走进农家,访问各界人士。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栽花种草,清扫白色垃圾,举办主题班队会,当一日小交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等等。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实践,充实的内心感受,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言,有情可抒。

2.从广泛阅读中汲取营养

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了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如果说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那么,广泛的阅读则是学生汲取写作营养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一是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读物,如《洋葱头历险记》、《稻草人》、《鲁滨逊漂流记》、《小鲤鱼跳龙门》等等,让学生快活地遨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中找到乐趣。二是通过影视媒体开阔学生视野,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少儿节目、《动物世界》等等,以达到陶冶心灵、启迪思想、丰富情感的目的。三是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引导他们从课内外阅读中摘录材料,写读书笔记,熟读背诵佳句、优秀片段、精彩的细节描写,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

二、放宽要求,激发写作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感到耗时多、费力大,但到头来还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学生在作文体裁、形式、结构、命题、字数的框框下,习作没了灵气,缺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缺乏“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激情。面对这样的困境,在作文教学中,摒弃传统的习作要求与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在作文的大草原上任意弛骋,抒肺腑之言,写心中所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畅快淋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写作《我的母亲》一文,传统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典型事例抒发对母亲的爱或对母亲的赞美。这种步调一致的习作要求很可能会导致千人一面的结果,学生的独到见解与个性化的思维受到了束缚。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采取“同一题目,多种立意”的方法,为这一题目确定出多个主题,同时采用“同一题目,多种体裁”的方法,学生可以把《我的母亲》写成散文、诗歌、小小说。这样,学生的习作立意自由,可褒可贬,可抑可扬。结果,在开放习作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起来,一篇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个性张扬的作品脱颖而出,真正抒发了学生心海的平静、涟漪、荡漾和澎湃,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感受成功,增强创作信心

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善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感受成功则是他们不眠的创作动力。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去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创作热情,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全身心畅游于写作这片海洋里。

在作文训练中,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习作基础和创作热情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鼓励学生向《小学生阅读报》、《小学生作文报》投稿并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活动。让学生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在各种征文活动中获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创作热情,班级还成立了文学社,从主编到编委由学生评选优秀者担任,定期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学生作文的风采。此外,还鼓励学生“著书”。让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编集成册,书的装帧完全出自学生之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几年来,学生编写的作文集,大家爱若珍宝,相互传阅。得到了有关人士的肯定和赞扬。每位“小作家”很有成就感,写作兴趣空前高涨,作文水平越来越高。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写作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50-01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是提高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1.丰富积累奠定写作基础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即使有好的素材也未必能捕捉到,往往出现面对作文题目而下笔无言的窘状。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并通过多种感观从生活实践和广泛阅读中获取信息,积累写作材料。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材料,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自然就喜欢作文了。

1.1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老师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实践,丰富生活,感受生活。首先,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观看神奇的泥林,观赏美丽的查干湖;观察日出日落、蚂蚁搬家;倾听鸟语蛙鸣、细雨缠绵;感受彩霞的绚丽、泥土的芬芳;赞美青松的挺拔无畏、白雪的纯洁无暇。其次,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工厂,走进农家,访问各界人士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联系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栽花种草,清扫白色垃圾,举办主题班队会,当一日小交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等等。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实践,充实的内心感受,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言,有情可抒。

1.2从广泛阅读中汲取营养。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了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如果说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那么,广泛的阅读则是学生汲取写作营养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一是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读物,如《洋葱头历险记》、《稻草人》、《鲁滨逊漂流记》、《小鲤鱼跳龙门》等等,让学生快活地遨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中找到乐趣。二是通过影视媒体开阔学生视野,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少儿节目、《动物世界》等等,以达到陶冶心灵、启迪思想、丰富情感的目的。三是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引导他们从课内外阅读中摘录材料,写读书笔记,熟读背诵佳句、优秀片段、精彩的细节描写,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

2.放宽要求,激发写作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感到耗时多、费力大,但到头来还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学生在作文体裁、形式、结构、命题、字数的框框下,习作没了灵气,缺少"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缺乏"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激情。面对这样的困境,在作文教学中,摒弃传统的习作要求与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在作文的大草原上任意弛骋,抒肺腑之言,写心中所想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畅快淋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写作《我的母亲》一文,传统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典型事例抒发对母亲的爱或对母亲的赞美。这种步调一致的习作要求很可能会导致千人一面的结果,学生的独到见解与个性化的思维受到了束缚。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采取"同一题目,多种立意"的方法,为这一题目确定出多个主题,同时采用"同一题目,多种体裁"的方法,学生可以把《我的母亲》写成散文、诗歌、小小说。这样,学生的习作立意自由,可褒可贬,可抑可扬。结果,在开放习作要求的前提下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起来,一篇篇文质兼美、感情真挚,个性张扬的作品脱颖而出,真正抒发了学生心海的平静、涟漪、荡漾和澎湃,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感受成功,增强创作信心

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善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感受成功则是他们不眠的创作动力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去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创作热情,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全身心畅游于写作这片海洋里。

在作文训练中,当学生有了一定的习作基础和创作热情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网,鼓励学生向《小学生阅读报》、《小学生作文报》投稿并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活动。让学生的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在各种征文活动中获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创作热情,班级还成立了文学社,从主编到编委由学生评选优秀者担任,定期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学生作文的风采。此外,还鼓励学生"著书"。让他们把自己的作文编集成册,书的装帧完全出自学生之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几年来,学生编写的作文集,大家爱若珍宝,相互传阅。得到了有关人士的肯定和赞扬。每位"小作家"很有成就感,写作兴趣空前高涨,作文水平越来越高。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语言的运用表达,称之为“言语”。良好的言语习惯是成才的重要标志。多年的语文教学,我越来越感觉到言语习惯影响孩子的心理、思维、气质、精神。而良好的言语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有意识地培养、习练。小学生在形成这种优秀言语能力的同时,也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优化完善他们的个性特征。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有意识地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落实这种习惯的培养。

一、严把朗读关

在语言实践中,朗读是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是感悟语言、规范语言的首要途径。心理学认为,熟读成诵就是对文章反复感知的结果,能够储存到长期记忆中去,再经过大脑的整合和同化,成为有序的记忆组块,在进行语言交流和表达时,就能够准确地再现和进行矫正。因此,良好的朗读习惯,对于矫正学生不良语言习惯,提高规范的语言组织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素质,犹如奠基工程。基于以上认识,我对学生朗读文章时的音准、停顿、语气、语速都有严格的要求。

普通话要标准。我要求学生朗读时要字正腔圆,遇到读音不明确的,必须查字典,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听学生朗读时,尤其注意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轻声儿化的规范,促使学生养成严谨的读书习惯。

停顿要恰当,语速要适度。朗读时,提醒学生预做准备,调整气息,不急不缓,从容开始。根据文章的情感需要,自然地抑扬顿挫,调整语速。如遇学生读破句或拖腔拉调等不良现象,我必定要求学生停下,反复纠正,及时鼓励,长期督促,及至满意。

严格要求,促使学生养成了很好的朗读习惯。朗读时,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基本上能做到人人无唱读,朗读正确、自然,根据文意跌宕,语气起伏变化;并且,听同学朗读时,也能像老师那样时刻关注字词、标点、语气变换的正确合理,及时指正。

二、严把背诵关

背诵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内化、运用至关重要。好文章的词汇、句式、表达方法,如果不靠朗读来揣摩、领会、学习,也不靠背诵来记住,那么到用的时候则容易出现用词不当或文理不通的现象。可以说背诵是学生把别人的优秀语言转换为自身语言的必经之路。

但是,我们平时大多只要求背诵的量,而忽视背诵的质。有的老师要求课本内容课课必背外,还要增加课外材料。学生背诵时,往往只求短时突击,死记硬背,变成了“单打一”的语言外壳的记诵,而把蕴藏在语言之中的特定表象和思想感情抛到了一边。我认为这样做大大削弱了背诵训练的价值,而且也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积累。我认为,进入学生头脑的语言,必须是真正构成可视可感的表象或概念的外壳,而不是“空壳”,这样的语言才可以成为他们思维和表达的工具,供他们自由地驱遣、运用。

精选背诵内容是老师布置背诵作业前,自己首先要做的作业。背诵必不可少,但首先要考虑学生所能承受的量。背诵量过重,学生被迫以和尚念经的方式来应付,收效就会大打折扣。所选内容尽量文质兼美,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使学生心领神会,既增强语感,又陶冶性情。

我要求学生背诵时要像朗读时那样正确、清晰,语速平稳自然,遇想不起来的地方,可以停顿回忆,但不许反复拖拉或加上“嗯、啊”之类的赘言。努力使学生逐渐养成朗读――记忆――背诵,整个过程,准确严谨的好习惯。

三、严把对答关

与老师、同学对答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倾听、理解、思考、做出判断、组织语言回答、纠正思想,整个思辩过程,集思维、言语、表现与一体,此时,学生的个性、气质、能力尽览无遗。而我认为,我们做老师的,不能只盯着学生回答内容的对与错,更应注重要求学生从容自然的仪态、流畅严谨的语言。高要求、严把关,养成他们良好的交流习惯。

因此。我要求学生细听问题,想一想再举手。举手时在大脑组织语言。有些学生性格浮躁,常常问题还没听清,还没理解,就急于表现,甚至等不及老师指名,就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针对这类学生,我时常特意提醒他们养成先想后说思考周全的习惯。

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同时,极力鼓励,大力提倡独立思考,积极发言的行为,我送给学生的口号是:说错比不说好,说不好比不想说好。

四、严把示范关

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模仿能力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认为身体力行,自己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教新的课文时,我自己预先读过,并常常自己范读,让学生或者看着我或者看着书,认真倾听。如遇学生指出我读的不对之处,我会认真地纠正,重新朗读;学生的观点与我有分歧时,我们一起探讨,直到意见统一。教学过程中,在引领学生感悟语言的同时,我常常和学生一起读,一起表演,共同探讨朗读所表现的效果。指导学生背诵时,我也有时和学生比比谁背得好。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有效方法 阅读教学 师生互动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更快。一个人学习仅靠“苦”是行不通的,还得讲究有效地学习,讲究学习方法。

首先,我根据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总结, 及对优秀语文课的观摩, 对语文教学理论的学习, 及周围教师的探讨,下面就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此来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重视字、词、句的训练。 我们应该为阅读打好基础,也就是加强字词句的训练,俗话说万 丈高楼平地起,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其中的利害。字词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阅读之本,要是一个学生连起码的字词句关都不能通过, 怎么可以打开阅读的大门呢?字、词、句又好像小孩子手中的积木, 不认识一个个的零件又怎么能把积木组装好呢?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但也是最必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重视的

其次,注重语段教学。 抓好语段教学,学好阅读初步的方法,为整篇文章的阅读找到开启的钥匙。 有了扎实的基本,就好有了精致的零部件,我们就要学会运用,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有了“米”没有巧妇是不行的。那么,语段教学正好就是我们阅读的起点。可学生对语段分析的恐惧要远远大于作文,因为作文要是写上几百字数还可以,不离题多少是有点分数的, 可语段就不同了, 特别是课外语段有些学生是无从下手。 试想短短的一个语段都无从下手,更何况一篇文章了,所以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还得从语段教学入手。

最后,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对阅读的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学会了零碎的阅读,我们就应该对阅读进行整合,学会从整体来阅读,真正学会阅读、感悟阅读。语段的教学是为了给文章的阅读作好准备工作,它的方法自然同样适用于整篇文章的阅读,语段阅读教学成败与否直接决定着文章整体阅读的成败。但是语段阅读始终是零碎的,我们的学生还需要整体的阅读能力, 这就要让我们老师花一番心思了。那么,在最后我们就要为学生的阅 读创设良好的环境,教给学生整体阅读的方法,指导好学生的阅读, 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实践。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心理障碍影响着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在调查中发现约 16.59%的小学生跟老师说话时感到 “很紧张” ,约 37.07%的小学生当众讲话时“不知说什么好”,约 3.51%的小学生在老师提问时“害怕得不希望叫到自己” 。还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缺乏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存在“怕说”的心理障碍。所以,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要体现人文精神。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教学中,构建“我——你”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学习活动,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关系平等、教学民主,互相尊重,互相信任。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师讲, 学生听的消极被动行为, 而是双方相互交流信息与情感沟通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要“积极互动”,这样不但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 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顺利完成课堂教学;还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口语交际能力。

所谓 “阅读” 就是我们既要教好学生 “阅” 的能力,也要教好学生“读”的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渗透、提炼、内化、外显”,可以充分发挥学法指导的作用, 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另外,我们不要过多地强调阅读的成绩,我们的目的是要在阅读中积累。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 真正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阅读的世界中去博览群书、翻阅工具书、探索、去思考、去 讨论、去争辩、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 “处处 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那么就让我们的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会创新。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远程资源; 小学语文; 作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远程教育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进入语文课堂,为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在日常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切身体会到远程教育技术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单一的以课本知识、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善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以教师传授和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新型教育体系,而且在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我谈下远程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1远程教育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师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也曾经指出“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的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由于学生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对草原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难以想象,在教学时如果只凭课文插图和教师的介绍,就很难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我就从网上搜辑一些有关草原风光的图片、资料,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进行了综合处理,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将学生带入了令人向往的内蒙古大草原,领略了草原的自然风光,感受了草原人民的民族风情,令他们心旷神怡。

因此,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以及电教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必然使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爱学、乐学,乐在其中。

2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是转化传统师生角色导师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只能被动地参与整个过程。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幻灯等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在讲台上讲解、示范,学生在座位上吸收、记忆,课后抄写、背诵,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式的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只能培养出一批照本宣科的"书呆子"。而远程教育技术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从而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去学习,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可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比如搜索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去查询、获取、处理资源。学会网上在线自学,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不仅能学会教师教给的基础知识,而且懂得怎样去获取知识,具有在信息时代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小学语文《鲸》的教学时,我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补充,并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我的引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和自己上网查找的信息,通过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仅轻轻松松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对鲸的一些其它知识有更多的了解。

3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是突破课文重难点的钥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合理地处理教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是至关重要的。而有效地利用远程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多媒体课件具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多种直观媒体信息同步进行的优点。在同一屏幕上同时显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这是其它教学媒体所没有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巧妙地分散教学重难点。如《草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是学生没见到草原,对草原的美景没有直接感受,存在着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但通过使用多媒体,可把学生带入赏心悦目的草原中去漫游,品味“一碧千里”、“翠流”的美的内涵,让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画面,从而缩短了思维的跨度,使学生深刻理解了草原的美景,体会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勤奋 务实=收获

——XX区教育局XXX工作总结

20__年2月前,我在建设小学任教;之后,借调到区教育局工作,曾担任局团委书记、区少先队总辅导员,现任局党政办副主任职务。今年3月抽调到区委先教办。现将20__年7月以来的学习和工作总结于后。

一、勤于学习,在学习中积累充实

(一)重视政治学习,坚定政治立场。我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和教育局中心组理论学习,从不无故缺席。认真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对《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三个代表”重要论述是怎样提出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十六大报告等辅导材料的学习,对党史有较深入的了解,理解了“三个代表”产生的理论进程和它的内涵,明白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拥护并积极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党的形象,坚定了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勤恳工作、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生活中严守党纪国法,模范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诚信做人,廉洁自律,远离不良嗜好,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注重业务学习,积累工作经验。我认真学习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理念等,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和各类学习培训。自觉学习团队工作实务知识、学校德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文件和理论知识,主动学习《办公室主任实务》、《党的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办公室业务知识。重视理论研究,教学论文《阅读教学要以情感人》获市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指导学生欣赏佳作,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获市教育科研课题论文一等奖、省三等奖;德育理论文章《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获区一等奖、市二等奖;《德育工作必须落实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获市一等奖,德育研讨文章《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交流一等奖。先后有6篇文章在省市区获等级奖。

(三)加强学历教育,打牢理论功底。我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意志,积极参加高教自考教育管理本科段考试。三年来,克服困难,坚持工作与学习两不误,通过了10门课程,还剩3门。通过自学,积累了理论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上更趋成熟,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务实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提高

(一)敬业爱岗:我能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学校,我敬业爱生,严谨执教,致力于教育科研特别是思想教育工作研究。在机关,我倾注精力加强团、队工作和学 校德育工作;认真协助搞好了机关办文、办会工作,发挥办公室的枢纽、协调职能。主动接受并能较出色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区委先教办,主动学习党建理论,围绕职责,努力搞好先教活动简报编发、信息撰写工作,工作中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党建知识。

(二)大胆工作:在学校,我勤奋工作争当优秀教师,所教毕业班语文会考名列全区前茅;学校少先队、德育工作等得上级好评。到机关后,我谦虚好学,较快地适应了工作。在局长和分管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大胆工作。一是认真履职,努力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狠抓学校团、队组织建设,加强了队员和团员教育,大力推进少先队“五有”建设,组织召开学校团组织建设经验交流会。重视团队干部队伍建设,制定了学校团干部工作和考核制度,规范了团队干部学习和工作例会,以会代训。健全了主题活动观摩和交流制度。紧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主题,大力开展“孝敬典礼”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团、队活动,寓教于活动中。创新暑期青教活动,实行“青少年教育联系卡注册制度”,扩大了参与面和受教育面。通过活动,学生受到了生动的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能经常到学校了解、指导工作。组织团队干部深入部分中小学就德育现状展开了调研,形成了《全区中小学德育现状调查报告》,为局党委贯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供了参考。三是认真组织协调办公室工作有条不紊。及时完成有关总结、汇报、讲话材料和局内文件起草等办文工作和办会工作;认真履行局先教办主任职责,取得了一定成绩。四是积极完成兼职工作。较出色地做好了教育局关工委办公室工作、区德协的经常性工作和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

在工作实践中,我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先后被评为“市青年岗位能手”和“区暑期青教工作先进个人”,“XX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和“XX区第二届十大优秀青年”,是教育系统后备干部;教育局关工委被评为区“先进集体”,区少工委获市“少先队理论文章优秀组织奖”、“手拉手”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

三、正视不足,在创新中改进完善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有人说,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2010年毕业于海南师范大学的她回到西宁的一所郊区小学实习,在实习期间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也让她深知,越是偏远地方的孩子求知欲越强。2011年五月,她参加西宁市城北区教师招录考试,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分配时她主动要求去偏远学校任教,9月她来到了距离家约33公里的郊区学校――城北区友谊学校。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里说的“高处”究竟是什么?是城市里优越的生活环境吗?是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吗?李老师说:“未必!我的‘高处’在郊区,在基层,在学校,在农村孩子的身上。”她就是这样,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出门,至少要转三次公交车花费两个小时才能到达所在学校。每天至少有四个小时是花费在路上的,工作和生活都很不方便,但这样的环境并没有把她吓倒,她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认真备课,努力做好班主任的每一项工作,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由于学校里缺少英语老师她还主动承担了二年级的英语课。这件事情让校长颇为感动,校长眼含热泪,紧紧握住她的手,连声说:“谢谢李老师,郊区学校有了你这样的好老师,就有希望了!”王校长的话同时也给了她莫大的鼓舞。

李老师不仅重教书,还重育人。每接手一个新班,她第一时间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如今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部分学生长期远离父母,亲情缺失造成他们生活习惯差,意志薄弱,心理异常,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她的班级中,留守儿童就有二十多个,占班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她没有退缩,而是逐一对学生进行家访,调查留守学生,建立档案资料,联系簿,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兴趣爱好等.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班里有个叫朱银平的女孩子,几年前由于母亲改嫁,父亲外面出打工,跟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所以她很内向,做事小心翼翼。当李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主动找她谈话,让她担任班干部,经常和老师同学一起交流,时间一长,这个孩子变得爱说爱笑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这样的例子在李老师的班里很多。正是李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她教出来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上,思想动向上还是礼仪表现上都表现得非常优秀。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她把学生当成家人,而学生也将她视为自己的大姐姐,彼此都那么彼此信任和理解。她的班级也因此常获“优秀班级”的称号。“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感情的基石,“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他们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她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差生,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用一颗朴实的爱心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魏书生曾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也是李老师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班级中有一些同学学习基础较差,李老师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他们补课。让每一位同学不仅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她始终用她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样一句话“爱是最高级的教育方式,永远无法被超越”。

2013年4月,因工作需要,李静被安排到校长办公室,做为学校的党建干事协助校长负责学校党建工作。一边要教学一边负责党建工作每天超工作量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但她从无怨言,尽心竭力地做好领导交给她的每一项任务。为了尽快适应工作,干好工作,她埋头苦学,连她自己也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学习了多少遍公文、查阅了多少本工具书。她从编发每一期信息简报做起,细心撷取发生在校园里的每一件小事,用自己的触角真实地记录着校园里的点点滴滴。

时间飞逝而去,慢慢成长的她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位同事,用真诚和热情去感动和温暖着周围的人,给许多80后同龄人作出了榜样。不管面对多大的压力,不管付出了多少,没有人听她抱怨过,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任何的不满与忧怨,有的只是能感染、带动别人的蓬勃向上的朝气。她的努力付出同时也得到了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同事们的认可和领导的肯定。她就是这样,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在工作中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2012年她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有效进行语文教学》在青海省“叶圣陶杯”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13年,在第十五届“语文报杯”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一等奖,同时被评为城北区友谊学校优秀教师。她所任教的班级,从班风到学风都十分良好,多次被评为学校区里的文明班集体,先进班集体。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人类在精神文化领域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听说读写活动,但并非都是语文活动。语言只是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思维的源泉。一个人只有在面临与其思维能力相适应的内容,却不能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听说读写时,才是缺乏语文能力的表现。因此,语文能力应该是能够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毫无限制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说,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凭借一定的思维内容,从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但不可能替代和超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语文学科之所以不是按学问性质划分出来的具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科门类,而只是以文选为教材的教学科目,就是因为它不是为培养学生专门的思维能力,而只是为学生获取字词语汇并借以训练、培养其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而设置的。选文可以部分或全部抽换,其原因就在于选文的思维内容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而只是,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打开语文能力宝库的工具。教学实践早已充分证明,把课文内容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而使教师对其不遗余力地阐幽发微和条分缕析,是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

阅读学、写作学、辞章学、语言学等等语文知识也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它们虽有指导言语活动、加速语文能力发展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间接的、软性的、有限的。懂得写作理论,并不见得就会写作,同样,懂得语文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经过无数次言语活动,积淀成个体自动的言语操作习惯的一部分,才成为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由于语言是自由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因此,把语文知识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从而使学生为学知识而学知识,反而会阻碍语文能力的发展。

因此,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的能力,而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它是由语言和对其正确熟练的操作行为构成的。

语言是词汇与语法构成的系统,这是对世界所有语言的最一般概括。但不同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特点及其生成语文能力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汉语口语的单音成义和书面语一字一词或一字一语素而字形孑然独立的方块形体,使“汉语语法没有形态学和造句法这样两个部分”,完全“依靠语义、事理逻辑、约定俗成”来编织言语,[1]因而汉语各级言语单位的调配组合极其自由灵活,或者说汉语是有语无“法”的。[2]因此,汉语“运用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汇掌握的能力”[3],“对一个人来说,他所掌握的词汇越丰富,他的认识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就越强”[4]。可见,吸纳大量而足够的字词语汇,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要积累丰富的语汇量却不是容易的。这是因为成熟语文能力所需的语汇量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必须主要采用读写大量的言语作品这种分散学习的办法来掌握,而分散学习语词因重复率少容易遗忘。汉语的语素又具有强孤离性,更增加了大量积累词汇的难度。

然而长期以来,在语文教育界存在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3000常用字可以覆盖现代一般读物字汇量的99%,因而中学生已经超越了以积累字词语汇为主的时期。

诚然,小学语文教学是要求小学毕业生要能够识到2500—3000常用字,但认识3000字不等于就掌握了这些字组合的全部语词。汉语几乎每个常用字都是多义的。一个“打”字多达23个义项,可同别的字组成161个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收双音词51419条,但构成这些词却只用了1972个字。何况大多数小学毕业生是并没有识到3000字的,更何况要在广泛的读写中真正够用,不识到五六千字恐怕是不行的。[5]因此,中学生非但没有超越以积累字词语汇为主的时期,相反,恰恰是需要大量积累字词语汇的时期。

中学生成熟语文能力究竟要掌握多少语词量,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语素定型或者说是“字本位”的语言,词与非词的界限不清楚,因而统计不可能准确;而且由于汉字出奇的多义和高度自由灵活而具有罕见的强大构词能力,在识了3000多常用字以后,判定一个词究竟是“熟字熟词”还是“熟字生词”,往往要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因而即使有词频统计也无多大实用。这就是说,对语词的掌握不仅是一个识记过程,而且更是一个组合过程。所以,衡量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一般不看语词识记量的多少,而要看一定的言语行为的优劣。

今天,听说言语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与读写能力同等重要。但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并不等于能同步发展。一般说来,母语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基础听说能力(生活对话能力)─基础读写能力─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长篇独白语听说和研读、著述或创作能力)。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基础听说能力是在学龄时就已成熟了的,而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则要在中学毕业以后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中学生作长篇发言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如果不是要说的内容超越了说者的思维能力,那就是因为基础读写能力太差所致。古往今来能够出口成章的人不为少见,但大都是凭借相当的书面语功底锻炼出来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和能够发展成熟的主要是基础读写能力。

言语能力必须在言语活动中发展,不同环境条件的言语活动必须借助不同形态的言语工具,从而必然要发展出不同的言语能力。口语是轮番单向传递的,书面语则可以同时多向传递。中小学是以课堂班级制为组织形式的学习场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决定了这个阶段的言语训练必须主要采用能同时多向传递的书面语形式,从而主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能力。

一般说来,语汇量的积累同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是成正比的。口语是以声传情一发即逝的,书面语是以形达意历久不变的。而视觉捕捉和储存语汇的效率比听觉高30%左右。语文教学以书面语训练为主将更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要在教学中摒弃和杜绝口语活动。复述、答问、讨论、质疑、听记等等,这些早与书面语教学密切配合、行之有效的口语活动,仍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永传不衰;而第二课堂的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等等,则更为少数有口语爱好和天赋的同学开辟了大显身手、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但这些口语活动不应该也不可能与书面语教学平分秋色,却是无可争辩的。

就社会需要和生活中实际使用的读写来说,写作是比阅读更高因而更难掌握的能力。首先,阅读只是对语形的再认,它常常只需扫视字形的轮廊,而可以忽略其内部细节;而写作则是对语形的再现,一笔一画都必须有清晰的内存和一丝不苟的输出。因而会认的字不一定会写,能写一字则能认多字。其次,阅读只是由文到意的单向转化,而且是由显到隐、由多到少、由整到散、由精到粗的“为己”的转化,不必考虑别人的需要与可能的反应;而写作则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它不仅有类似或等同于由文到意的转化,而且还有由隐到显、由少到多、由散到整、由粗到精的转化,因而必须考虑读者的需要和可能的反应。第三,阅读主要是对信息的筛选与索取,即抓住读物的中心、要点和必要的细节,而不必经常顾及读物的作法和技巧;而写作则是对信息的输送与装载,因而每次都必须根据目的、内容、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技巧。第四,阅读只是脑力而非手力的操作,而写作则是脑力与手力并用的操作。可见,写作是比阅读更细致、更复杂、更富于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因而完全可以说,会读却不一定会写,会写则读一般不成问题。由此不难明白,为什么在生活中人们总喜欢用写作的好坏来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在中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链条中,基础写作能力的发展是关键的难点环节。

由此看来,丰富的语汇积累和正确熟练地运用语汇的书面操作行为,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

语汇的迅速积累需要经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速读和熟读。熟读主要适合于从文言文中学习语言。因为文言文行文简省精练、语词密集,熟读背诵浅易的文言文,对中学生来说,是又一次集中积累语汇的机会。而从白话文中学习语言,中学生已经进入了分散积累语汇的阶段,这时只有大量而广泛的速读,才能克服阅读量大而新词新语复现时距长的缺陷。但速读的过程和结果如果不付诸书面表达,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汉字和孤离性强的语词就只是一晃即逝的过眼云烟,而对信息的筛选也常常只是混朦、粗疏、零碎而飘忽的内隐过程。所以,速读需要用写作来加强对字词语汇的强化与加速筛选行为的发展。而写作训练必须有写作材料和写作动力的不断支持才能得以频繁地进行。那么,以课文为写作材料,以写作要求为读写动力,让学生经常写课文提要、阅读体会、单元分析、读书报告以及缩写、扩写、改写、组写、译写等等,就不仅能迅速而牢固地扩充语词积累和解决学生常常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的写作难题,从而迅速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多快好省地培养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阅读能力。这样,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就不再是各自独立的封闭领域,而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节节升高的“伴侣”。可见,用写作带动速读,不仅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其阅读能力的需要。因此,在白话文教学中采用以写作带动速读的方法,能够使学生读得更加主动活泼积极有效,从而收到一举而读写两得之功。不仅如此,用写作带动速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猎取知识的兴趣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以及认真细致的治学态度,有利于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实,早在20年代初,胡适先生就提出要以能作文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个标,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准。他认为,“手到是心到的法门”,写作“是吸收的利器”。“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叙过——那种智识思想方可算是你自己的了”。否则,一切感想,一切书籍的泛览,一切聪敏的心得,都象天上浮云江中流水,转眼就消逝了。[6]

恐怕可以说,以写作带动速读,或者说以写作为中心科学地组织语文教学,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因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不管什么事情,都会有而且只能有一个中心,只要也只有致力于抓住和解决这个中心问题,其他环节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中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2017年上半年个人的科研工作总结【1】

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一学期来我认真ѧϰ,踏实工作,用自己勤奋工作来体现工作的思想,用自己的科研理论指导我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做如下的总结:

一、以科研作为自己的思想纲领

因为是刚参加工作,步入自己的教学岗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认真积极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能时刻的关注,学校教育的大形势,发展趋势,认识自己工作的点点滴滴,提高自己的修养。以科学教学、科学研究为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培训学习。虚心向行家学习,认真摘录学习笔记,端正教育教学思想,以此给自己找到学习的机会,及时加油、充电平时能抽出一定时间上网,学习一些新的教研论坛,并发表自己的观点。科研,让我有了在岗位对学科进行教学系统分析研究的机会,使我真正走上科研的道路。

二、把教学的过程科研化、过程化

1、坚持教学科研实际研究,实施教学课题化

我通过教育科研这条道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提高我的科研能力,改变我的教学水平。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科研活动。通过教科研课题的申报、研究、学习让我对教学科研活动产生了兴趣、认识和提高。

2、强化教学反思研究方式,推进教学过程的创新

认真学习理论是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实际,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别注意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将课题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我和我们的老师一起认真的分析材料,对每一次课堂教学的问题一一讨论、实践、再讨论,让问题解决,总结课堂教学的课后问题思考,让我们的科研真正有效。课后记好教学反思和案例,让我认识到教学只有真正科学、真正能够去研究才能又课堂教学的生命力。通过教学案例、总结的撰写让我更加系统的掌握科研的真正意义。同时为了让自己和我们的老师对科研有更加深的理解。通过学习、比赛又增加了我的知识面,开阔了我的视野。从而加强课题的管理和运作,把课题研究与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以教学过程为科研的课题的管理过程,以教学反思为科研的思考研究,强化了科研、课题、教学三者之间的融合和连续性,达到以科研为思想,以课题为载体,深化教学改革,体现一种三者和一的境界。

三、以科研带动学习

教学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及时记录教学的反思,针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找到不足,通过科研活动触动自己学习,从而加强了自身业务水平,提高了自身修养。让科研不仅成为我的成长奠基石,也让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源头。

在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科的发展我必须朝着科研方向发展,用自己的热情、毅力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科研,让教育植根于科研这片沃土,教育之树才会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才能长青常绿,春华秋实。

2017年上半年个人的科研工作总结【2】

自参加工作以来,能够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提升,以人为本,关爱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一个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始终是我的梦想与追求。由于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与默默无闻的耕耘,在读书思考研究中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教科研工作方面取得了点滴成绩,不但促进了自己业务水平的提升,更有力的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02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教师,08年被评为章丘市优秀校长。

一、以学习为乐 持之以恒

我认为教师要想提高业务,就要勤于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关注细节善于思考,剖析得失务求实效,于是常年以读书为乐,坚持记笔记写反思。近年来自己先后学习了《素质教育理论纲要》、《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走进学生思考的世界》,魏书生的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思想,刘京海的成功教育理论等。自己开通了教育博客,每天以工作日志的形式坚持书写所思所感所悟。在读书中学有收获,在反思中日有提高。几年下来,自己养成了做事踏实、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不仅提高了业务理论水平,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发现就是进步 总结就是提高

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循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与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德育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分析解决问题。招准问题的切入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一般老师工作就停留在了问题解决的层面上,而没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总结,这就是庸师和优秀教师的最大区别。

我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20xx年本人撰写的《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在《山东教育科研》上发表,《我们对提高教师素质的几点认识与做法》在济南市组织的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论小学中年级语文训练的内容与方法》在新世纪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20xx年撰写的《实践人本思想注重名师培养》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20xx年撰写的《研究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在济南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以爱育人为师之本》在济南市教育局组织的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xx年撰写的《运用电教手段促进教学创新创新》在济南市组织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寻找生活中的美》在济南市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方案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20xx年撰写的《巧妙自然用投影轻松愉快学数学》在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研究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20xx年撰写的《小学作文教学指导初探》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论文比赛中获一等奖;20xx年撰写的《班主任要善养三气》在内蒙古教育上发表,本人承担的章丘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作文教学走向生活的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结题。

三、以教科研为平台 让每位教师都成功

教科研是教师成长、自我发展的支撑。因此,作为校长我同班子成员一道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教师60余人。从整体上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教科研意识比较淡薄。针对实际学校确定了专家引领、科研先行;点上突破、面上辐射;整合强化、凸显特色的教科研思路。首先我们邀请了市教科所的郭道胜所长来我校为全体老师作了精彩的教科研报告。

使老师们明晰了教科研的意义、步骤与方法,打破了对老师们来说教科研高深莫测的神话,使全校老师走向了问题型教研课题研究。学校在教科研上实施政策激励、全力支持。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 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我校的小学作文走向生活的研究、小学数学优良思维品质的培养章丘市级两个课题于去年四月份立项开题,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历时一年半的刻苦公关于今年八月份终于通过市教科所的鉴定顺利结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两个课题的结题,使老师们找到了自信!

2017年上半年个人的科研工作总结【3】

一、注重理论学习,增强科研意识,创新教育理念。

1、欲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长流水,尤其是在当今知识更新迅速的年代。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我潜心钻研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苦练基本功;为更好地适应工作,订阅了大量的相关书籍资料;从网上认真学习、吸纳别人的有效经验,还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因为我明白: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工作。干到老,学到老,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前端。要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本领;要想提高学生素质,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我力争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多年来,我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全国全面推开,我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已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中,我把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交流,提高学习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数学规律的理解与探究以及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会学习。

二、重视教育科研,积极投身实践,做好平时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只重视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这显然是不合格的。几年来,我坚持在苦练基本功,积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积极带动年轻老师和我一起钻研教学业务,共同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做名副其实的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我的具体做法是:

1.教研活动制度化,平时教研经常化。

我们组根据学校的教科研制度专门制订了本组的制度和计划。要求全组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有计划的学习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出贡献。鼓励本组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大胆实践创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完成一篇。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期每位教师要上汇报课,优秀教师要上公开课和优质课。听课要作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

2.集体备课重创新,校本研修有专题。

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我们组坚持每周二两个小时的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在此之前进行初备,集体备课时各抒已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备出了精华,创新了方法,交流了好的经验及教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年度,我们组把如何上好初中数学复习课作为校本研修主题,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进行研修,基本形成了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思路和组织模式。今年12月份,市教研室在我校举行的复习课研讨会上,我们组的教师作了观摩示范课,并就复习课的组织与设计进行了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主持课题实验,扎实开展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语文教学与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