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阅读法指导的尝试

时间:2022-06-27 07:20:03

数学阅读法指导的尝试

数学阅读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又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它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听讲效果。在教学中,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尝试了许多阅读法的指导,在此与大家共享。

一、预习性阅读法

预习性阅读法是由教师安排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阅读预习,包括阅读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在预习过程中了解本课的目标、重点与难点,掌握教材中的识记内容,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特点的要求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数学阅读要对数学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反复咀嚼,准确理解。然后,试着完成课后作业,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便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精讲教材的有关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二、“圈点”“摘要”阅读法

课外阅读时指导学生阅读要动口动手、读写结合,进行“圈点”“摘要”。“圈点”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在书上划上各种符号,常用的符号有:波浪线( ),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或关键词。圆点(·)一般加在关键词语的下面。斜线(/)标明层次。问号(?)表示对某些问题的质疑。如表示:关于正数、零、负数的平方根有如下定义: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负数没有平方根。圈点法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圈点的过程就是对阅读材料的深入思考、分析综合的过程。运用各种符号来表示不同的意义,以强化阅读重点与关键,做到自我阅读理解、掌握,心中有数。而摘要法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学习的内容要点写出来。可适当引用原文的语句,运用摘要写笔记,有助于锻炼我们的概括能力。

三、先尝试做题后阅读法

阅读时要对输入大脑的阅读文字信息进行识别与加工,数学证明的阅读,读完题后,不应马上证明,而是先分析条件和结论,试着去证明,若证明不出,适当参考课本,再尝试证明;若证明出来,对照课本比较修正。进一步思考: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推导思路,条件是否可以减弱,结论是否可以推广。这些都要形成自己的见解。阅读时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能加强记忆、促进学生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先尝试做题后阅读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

四、提炼思想阅读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提炼、抽象、概括和升华,是对数学规律更一般的认识。它蕴藏在数学知识之中,需要学习者去挖掘。数学家华罗庚认为:学习要经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理解和弄懂所学的知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由厚到薄”是要把学过的知识连贯起来,加以融会贯通,进而提炼出它的精神实质、抓住重点线索和基本思想方法,组织成精练的内容。可以说,“由厚到薄”是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数学阅读能力的核心。

放眼世界,各国对数学的考查中都将阅读理解放在首位。因此,数学阅读理解将成为一个潮流。阅读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更严谨,使数学自学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八中)

上一篇: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 下一篇:英语教学要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