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牛的轶闻趣事(一)

时间:2022-06-25 11:25:58

农历已丑年是牛年,牛不仅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而且还与名人结下不解之缘,现将笔者收集到的名人与牛的轶闻趣事叙述如下,以飨读者。

秦始皇出巡饥肠辘辘 店主人进献红烧牛尾

菜形完整,色泽油润,肉烂汁浓,鲜香醇厚的“红烧牛尾”是陕西传统名菜,早在周朝就是关中人的主要肉食。说起“红烧牛尾”,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视全国,一次出巡在陕西的路上,因路途遥远,不知不觉已近黄昏,此时的他已感到腹中空空,便走进一家餐馆。说来也凑巧,因当日生意好,牛肉已卖完,只有一条牛尾,店主人红烧后还炖在锅里,准备自己食用,无奈的店主人只得胆战心惊地将红烧牛尾端出来献给秦始皇。谁知,歪打正着,秦始皇从来未吃过这样味美的牛尾,不但不怪罪店主,反而给予重赏。自秦始皇品尝过红烧牛尾后,该店生意越来越红火。此菜后又经历代厨师不断改进,更趋完美而流传至今。

周文王遭禁仍不忘国事 姜子牙戏言鞭打成大业

鞭打黄牛系由熟牛肋条肉、水发海参为原料,经蒸、氽、煨烹制而成,此菜牛肉酥香,海参软烂,汁鲜味透,营养丰富。说起此菜来历,民间传说还与周文王有关呢!传说周文王因遭谗言而被软禁里(今河南汤阴北)。忠于职守的周文王软禁期间仍不忘国事,四出访贤。有一天,访贤到渭河之滨的咸阳池畔正巧遇上姜子牙。周文王久闻姜子牙有治国之才便向姜求教治国之道,希望能得到姜子牙的扶助,共同为国尽力。姜子牙听后戏言道:“如欲予出山匡扶大业,你可伏地充牛,让我鞭打,打一鞭我协助治理国事一年”周文王听后毫不犹豫,当真伏地,任其横一鞭竖一鞭地抽打。尔后,周文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终成大业,姜子牙也被称为“尚父”。后人依此传说制作鞭打黄牛的菜肴也世代相传。

战国庄子隐居不仕 庖丁解牛寓言为喻

庄子是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曾为(氵泰)园吏,后隐居不仕。他主张清静无为,独尊老子。在《庄子•养生主》中,他以“庖丁解牛”寓言为喻,说明世上事物虽错综复杂,但只要善于适应自然之理,就不会受到损伤。庄子说:庖丁在解牛时,手、肩、脚、膝密切配合,用刀顺着牛体的机理分档取料,刀割之声与牛肉断裂之声合于音律,似乎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他的刀技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又说:解牛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得其中的道理与规律。在技术熟练后还要弄清牛体中骨节经络,腠理等结构,然后依循牛体结构的自然腠理去解割,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他强调说:只要依照规律而行,就能做到游刃有余。后来,“庖丁”就成了事厨中刀技超凡者的代称。

东晋王羲之品尝牛心灸 古代习俗使他成名士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也是一位美食家。他一生的功名成就也与吃有很大关系。刘义庆《世说新语》、《晋书•王羲之传》中有记载。有一次,王羲之因应了“吃啥补啥”的俗语,吃了牛心炙可以补心而使他成为知名人士。王羲之是琅临沂(今属山东)人。父亲王旷当过淮南太守,他的伯父王导是宰相,乃历事元帝、明帝、成帝的三朝元老。王羲之13岁时,王导带他去谒见当时任尚书左仆射的周。周知道王羲之很有才学,年纪虽小,却刮目相看。古代时人们很重视“吃啥补啥”,故有名士说吃了牛心炙可以补心。在座的人还未动箸,周便亲自挟牛心炙给王羲之吃。此时同席的客人一见此情景,也就都十分看重他,知道他很有才学,从此王羲之便成为当地的知名人士了。(未完待续)

上一篇:新疆抓饭 第3期 下一篇:春季滋补药膳数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