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功能性便秘心理情况分析

时间:2022-06-25 03:06:44

老人功能性便秘心理情况分析

本文作者:孙茂胜 邓玉成 乔振和 王晓辉 徐 娟 单位:装备部干休所

功能性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症状,不但给身体造成很大的痛苦,也给心理造成一定的创伤,笔者2006年7月~2011年4月对干休所保健对象中出现功能性便秘和部分排便正常的老年人进行评定并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均为居住同一社区内的老年人,按有无便秘,分成两组。便秘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72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年龄68.2~96.8岁,平均(82.6±6.8)岁;对照组:无便秘91例,其中男53例,女38例,年龄67.5~89.8岁,平均(79.2±5.6)岁。随机填表调查,两组均忽略居住的环境、性格因素、饮食习惯、服药情况、与家人的关系、经济收入、与社会福利方面的因素影响。

1.2诊断根据罗马标准Ⅱ。在过去的1年至少有12周(不连续)发生以下≥2项情况:(1)1/4以上排便有紧迫感;(2)1/4排干结或坚硬便;(3)1/4以上有排便不尽感;(4)1/4以上排便时有直肠的梗阻/阻塞感;(5)1/4以上排便时需要额外帮助,如用手指抠挖、盆底按摩;(6)每周排便3次;没有排稀溏便现象,且不足以诊断肠易激综合征[1]。

1.3方法采用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SAS由20个与焦虑有关的项目组成,每项目有4级评分选择,将所有项目评分相加,计算粗分转化为标准分并按国内常模评定,每50分考虑筛查阳性,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重,心理健康水平越低[2-3]。以病程1年为界,比较焦虑心理患病情况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SAS由医务人员向填表人员讲解清楚,然后由填表人员做出独立的、不受任何人影响的自我评定。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症状发生率比较焦虑症状发生率:便秘组34.7%(25/72),对照组15.4%(14/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6,P<0.01)。

2.2不同病程的焦虑症状发生率比较病程≤1年,焦虑症状的发生率为28.0%(7/25);病程>1年,发生率为44.7%(2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P<0.05)。2.3不同性别焦虑症状发生率比较焦虑症状发生率为男性便秘发生率34.8%(16/46),女性为34.6%(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05)。

3讨论

焦虑是指人们对即将来临的、预期会造成危险和灾祸等不良后果的进行适应时,在主观上引发的紧张、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轻度及短暂的负性情绪反应是应激性保护反应,但是,负性情绪表现过于激烈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容易导致患者生理功能受损或心理及社会功能下降,影响老年人的依从行为,延迟康复或加重病情,甚至会罹患新的身心疾病,所以对易造成焦虑的老年基础病进行有效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便秘组焦虑心理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增加了患心理疾病的概率。便秘是老年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使老年人出现烦躁和不安,多数老年人还患有顽固性疾病,长期忍受病痛的折磨,不仅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情绪低落,更担心便秘背后可能出现的严重疾病[4]。这给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对社会-心理障碍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焦虑的心理反而又加重了便秘的形成,继而形成恶性循环。老年人的焦虑比例与功能性便秘的病程密切相关,本组病例表明,病程越长对患者的影响越明显,导致严重后果的不良事件越多,多次治疗效果不明显,造成焦虑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改善老年人的便秘状况是降低老年人焦虑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与男性相比,女性焦虑心理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女性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与女性敏感、多疑、依赖、年老无助等性情有关,这也提示,日常的医疗工作对女性应更注重心理干预。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量化某种因素对心理疾病的影响和对某些负性因素的干预措施更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上一篇:质量风险监管在医药项目中的适用性 下一篇:高原区运用麝香保心丸防止高原反应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