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劳动报酬问题研究述评

时间:2022-06-24 11:51:43

【前言】提高劳动报酬问题研究述评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 (一)劳动报酬占比呈下降趋势 李稻葵等认为,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从1992—1996年略有上升,然后逐步下降。1999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比重约为54%,但到2006年已下降到50%以下。张车伟认为,自2003年...

提高劳动报酬问题研究述评

摘要: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导致劳动报酬偏低的原因包括:改革过程中公有制经济占比持续减少,资本偏向性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劳动力供大于求,招商引资过程中地方政府采取的低工资政策因素等。提高劳动报酬的措施包括: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以扭转劳动报酬比重持续走低的趋势;重视采用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发展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量;发展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提高工资水平;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工资增长指导线制度、工资集体谈判制度等。

关键词:劳动报酬;偏低原因;评价展望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114-06

一、我国劳动报酬偏低

学术界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偏低。

(一)劳动报酬占比呈下降趋势

李稻葵等认为,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从1992—1996年略有上升,然后逐步下降。1999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比重约为54%,但到2006年已下降到50%以下。张车伟认为,自2003年以来我国工薪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劳动者分享经济增长的程度不足。

(二)我国劳动报酬低于劳动贡献

荀关玉、白妍根据1986~2008年国民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的统计数据进行测算后认为,23年间我国的劳动贡献比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持续下降,劳动收入比远远低于劳动贡献比。

(三)我国劳动报酬处于世界较低水平

罗长远、张军认为,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份额已从1995年51.4%的峰值下降至2003年的46.2%,并在2004年加速下降至41.6%。他们认为,与世界大多数国家55%~65%的劳动收入占比相比,我国的这一比重较低。

二、劳动报酬偏低的原因

劳动报酬偏低的原因主要有:制度因素、技术和产业结构因素、二元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的供求因素、政策因素等等。

(一)制度因素

刘国光认为,最近十几年来公有制经济比重的持续降低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持续增加是劳动报酬比重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与此同时,在分配方式上按劳分配的比重相对减少,按要素分配(主要是按资本和按劳动力市场价格分配)比重相对增加。这一分配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资本的收入份额相对扩大和劳动收入份额相对缩小。

白暴力、傅辉煌认为,企业古典产权制度下的工资市场定价是劳动报酬偏低的核心机制。他们认为,当前我国私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基本上是古典产权制度,即产权统一于所有权,由生产资料所有权单一地决定企业决策。这种决策机制的目标是单一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劳动力市场上就表现为尽可能的压低工人的工资。这种古典产权制度的决策机制,再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供过于求和劳资力量对比的不平衡,导致劳动者实际工资水平长期处于低点。

刘润芳、杨建飞认为,我国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不完善是近年来劳动报酬比重持续走低的不可忽视的原因。我国企业的所有者处于强势地位,企业内部缺少工资议价机制,很多企业并未与员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并严格执行劳动合同法。这为企业压低工资留下缺口。

(二)技术和产业结构因素

赵俊康认为,节约劳动的技术的开发使用和资本对劳动的相对价格持续走低导致近年来技术构成的提高和资本的深化是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他认为,长期以来,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存在重视节约劳动的技术、忽视节约资本的技术的问题。1996年以后,资本对劳动的比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国内市场处于长期疲软的情况下,为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一直采取鼓励投资的金融政策,表现在利率上,从1996~2003年连续八次降息。而同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工资水平逐年提高。这些因素导致企业采取节约劳动的技术,并引起资本的深化,从而提高了资本所得的比重,降低了劳动报酬的比重。刘润芳、杨建飞提出,资本深化速度过快是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比重持续走低的原因。现阶段,我国生产要素投入中资本快于劳动增长。1991~2007年,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年均增长18.44%,而劳动力就业年均增长仅为1.02%。因此,在要素边际报酬不变的条件下,劳动所得收入份额必然下降。

罗长远、张军认为,三次产业中不同产业的劳动收入占比是不同的,一般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收入占比相对较高,第二产业的劳动收入占比相对较低;同一产业在不同时期由于使用的劳动和资本的比例不同会导致劳动收入占比不同。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走低与三次产业演进情况和第二产业中使用的劳动和资本比例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第一产业持续减少,第二产业不断向资本密集型演变是劳动占比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白重恩、钱震杰认为,产业结构转型会影响劳动收入份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走低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三)二元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因素

李稻葵等认为,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以城市化和工业化为特征的经济发展伴随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大量转移。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劳动力转移初期,总产出的上升速度大于工资的上升速度。因此,劳动份额占总产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在劳动力转移中期,随着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不断上升,工资的上升速度加快,总产出的上升速度减慢,当两者逐渐趋于一致时,劳动份额达到最低点。在劳动力转移末期,随着工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继续下降,导致工业产出的上升速度减慢,而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上升速度加快带来工资的上升速度加快,这使得产值增长率小于工资增长率,引起劳动份额不断上升,直到工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相等时为止。因此,劳动收入份额在这一过程中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正U型曲线。

龚刚、杨光认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不仅使得工资不随劳动力需求增长而增长,同时也使劳动生产率和物价的变化对工资的影响不够敏感。这意味着,当存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物价上涨时,工资的提高不够显著,从而由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所带来的利益大部分转化为利润而非工资,进而经济增长的成果不能由劳动者分享。

姜磊分析了我国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提出我国劳动分配比例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二元经济条件下的由农村庞大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和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缺位。

刘润芳、杨建飞认为,劳动力市场上严重的供大于求现象是劳动者报酬偏低的原因之一。我国缺乏经验或技术较低端的劳动力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流入到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下岗且技术相对落后的工人。而用工单位则可以凭借优势地位压低他们的工资。

(四)国际资本的挤压因素

郑志国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资本大量进入。1979~2010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12504.43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483.81亿美元;2010年底,登记外资企业共有44.52万户,外资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从我国工业部门外资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净产值分割状况看,1998~2010年,工资占净产值比例由49.11%下降到33.80%,下降15.31个百分点;税金所占比例由30.37%下降到20.23%,下降10.14个百分点;利润所占比例由20.52%上升到45.97%,上升25.45个百分点。一些外资企业通过压低工资,规避税收,形成对中方收入的挤压,使中方应得的劳动报酬和税收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而外商获得的利润比例则逐年提高。他认为,国际资本对民营资本的挤压也是我国民营经济中劳动报酬偏低的重要原因。在企业外部,外商凭借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对我国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实行市场封锁。一些民营企业试图创造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但都常常遭到国际资本的排挤,由此便打压了中资企业的收入空间和劳动报酬份额。另外,也有学者指出,我国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加工环节,跨国公司凭借掌握的品牌、技术和销售网络等高端链条获得绝大部分利润,也是我国劳动报酬占比不高的重要原因。

(五)政策因素

周明海等认为,政府间的引资竞争是劳动者收入比重下降的原因之一。地区间在招商引资中互相竞争,地方政府将低劳动力成本和低劳动保护作为招揽投资者的必要手段,增强资本谈判能力,弱化劳动力的谈判地位,导致劳动报酬占比不高。

方文全认为,政府财政收支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间接的负面影响。为保证经济增长和扩大收入来源,政府倾向于推动高投入、高产出的资本密集型项目,这种政府财政收入的资本依赖和财政支出的资本偏向,在扩张产出规模和提高资本产出效率的同时,间接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趋势。

白重恩、钱震杰认为,税负水平上升是导致近年来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我国税负归属并不是由各种要素平均承担,税负水平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负,税率上升1个百分点,按要素成本法计算的劳动收入份额就降低约0.8个百分点。

三、提高劳动报酬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程恩富等提出,过低的劳动收入份额导致收入差距拉大,内需不足和外贸依存度过高。他们认为,劳动收入份额和收入差距存在密切关系。资本收入增长过快,劳动收入增长缓慢是造成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原因。劳动报酬份额下降导致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影响到最终消费需求。劳动报酬份额是衡量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劳动报酬份额持续下降导致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足,这虽然并不是决定最终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唯一原因但却是最重要原因。他们提出,劳动收入份额过低,内需相对不足,是导致外贸依存度过高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的大批企业利用我国大量的过剩而又廉价的劳动力发展对外加工企业。这种低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造成我国劳动收入份额过低和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使得我国企业不得不依赖对外贸易,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风险。2003年,全球平均外贸依存度为0.45,发达国家均值为0.38,发展中国家均值为0.51,而我国2004年外贸依存度为0.68,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

赵俊康提出,我国劳动报酬份额偏低,在扩大收入差距的同时,还扩大了社会保障的供需矛盾。目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参保比例远远低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由于初次分配中劳动分配比例持续降低,社会保障财政负担增加。

王佳菲提出,劳动报酬偏低阻滞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在面临不同类型的生产技术选择时,工资水平是决定这种技术选择标准的关键因素。企业一旦形成对低劳动力成本的依赖,便会寄希望于压低工资而求得生存而丧失产业升级的动力,陷入“低技术陷阱”。而当全行业工资水平偏低时,生产条件落后的企业无须改善技术工艺也能获得较为可观的利润,而大量的低素质劳动力由于无法获取发展资料而难以提升自身的素质去适应先进生产条件的需要,于是,行业内优胜劣汰的有序竞争被大大削弱,整个行业也停留在低工资——低素质劳动力——低端产业和产品——低附加值和低利润——低工资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提高劳动报酬的措施

(一)从制度上解决劳动报酬偏低问题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是扭转劳动者报酬占比持续走低、缩小收入差距并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措施。刘国光认为,在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劳动者报酬、缩小贫富差距时,人们往往从分配领域本身着手,特别是从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等再分配领域着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这些措施是完全必要的。但仅仅就分配谈分配,从分配再分配领域着手,是远远不够的,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还需要从所有制结构、财产制度上直面这一问题,需要从基本生产关系、基本经济制度等方面来接触这个问题。只有强化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扭转“公”降“私”升的趋势,才能最终阻止贫富差距扩大,实现共同富裕。

2.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提高劳动者在工资谈判中的地位,减缓劳动者报酬占比走低的趋势。白暴力、傅辉煌认为,必须改变民营企业的古典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厂商的决策权不应仅仅集中在生产资料所有者手中,而是与劳动者、社会、政府和知识界共同参与企业决策,厂商的决策权由诸多力量共同掌握。这样,可从内在机制上克服将工资定位在劳动力价格水平低的行为。

3.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政府指导下的工资市场定价,制定工资增长指导线。荀关玉、白妍认为,政府介入劳动者工资水平确定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确定工资增长指导线。政府以国民收入增长率和企业利润增长率为指数,确定工资增长率,实现工资增长指数化,保证工资增长率不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和企业利润增长率。同时,发挥工会的作用,加大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实行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提高劳动者在工资决定中的话语权。

(二)从技术和产业结构的视角解决劳动报酬偏低问题

赵俊康等认为,一是鼓励开发和使用节约资本的技术。在引进国外技术时,对于资本过度替代劳动的技术,要进行适当控制。加强自主创新和开发的力度,鼓励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节约资本的技术。二是降低劳动对资本的相对价格,促使企业采用劳动替代资本的策略,使国民收入分配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节自动向劳动者倾斜,提高劳动分配的比例。三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提高劳动者素质以解决劳动报酬问题

王德文认为,加强教育培训特别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是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在城市二、三产业就业的大多是农民工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劳动者,他们受教育程度较低,收入水平也低。通过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在职教育和高等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力来增加其劳动收入。

(四)实行税制改革,适度降低政府税收份额,为工资上升预留空间

郭飞、王飞认为,深化财税制度改革,降低生产税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新建企业的税收,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益、增加就业、减少利润对工资的侵蚀,为企业提高工工资提供较大空间。当前,我国生产税占政府税收总额的80%,占政府可支配收入的20%,已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十二五”时期力争将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下调至23%,为企业提高职工工资提供较大空间。

五、评价与展望

(一)对已有观点的认识

1.关于劳动报酬水平期望值的确定。劳动报酬占比是否偏低,取决于期望值的确定及其与劳动报酬实际值的比较。而选择好这个期望值的决定因素是确定好期望值的关键。一些研究将人均GDP、经济开放程度、城镇化水平、投资率、经济增长率、政府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等指标作为确定期望值的标准存在一定偏颇。这些指标虽然能对劳动报酬产生一定影响,但他们并不是决定劳动报酬的最直接的因素,决定劳动报酬的最直接因素,也是衡量劳动报酬的最直接的尺度应是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同时,对劳动报酬水平的评价,还应结合劳动报酬的社会功能,即劳动报酬水平的高低在微观上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从而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宏观上影响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消费水平和国内需求水平,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等。因此,劳动报酬水平的期望值,应以劳动者的劳动贡献为依据,同时参考劳动报酬的社会功能等因素综合确定,而不是选取一些影响劳动报酬的间接因素确定。

2.对劳动报酬偏低原因的解释。对劳动报酬偏低的原因分析可划归两个视角,即工资率的视角和就业率的视角。从制度、二元经济、劳动力供求关系和国际资本挤压等因素解释劳动报酬偏低的原因属于工资率的视角,即认为这些因素压低了工资水平,所以劳动报酬比重持续走低;生产技术和产业结构等因素属于就业率的视角,即认为这些因素减少了就业率或就业量,从而降低了劳动报酬的份额。

把工资率的视角和就业率的视角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地观察和说明问题。如,虽然所有制结构调整中公有制比重的减少对劳动报酬比重具有不利影响,但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也解决了大量人口就业问题,这些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报酬虽然低于公有制经济的劳动报酬水平,具有拉低劳动报酬比重的作用,但却增加了国民经济总量和劳动报酬总量。因此,它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同时,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有效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多数学者认为劳动报酬偏低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于多种原因中,哪一种原因或哪几种原因起主要作用,却存在明显的分歧。同时,由于对劳动报酬偏低的主要原因的看法不同,也导致对解决问题的措施即提高劳动报酬的措施不一致。

3.提高劳动报酬的对策。认为二元经济和劳动力供求关系是劳动报酬偏低的原因的学者,对提高劳动报酬的前景持乐观态度。这些学者根据发展中国家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演变的一般规律做出推论,认为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只要采取相应措施,在近两年内我国经济中劳动份额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便会进入上升通道。认为技术和产业结构因素是劳动报酬偏低的主要原因的学者,对提高劳动报酬持比较乐观态度。这些学者提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劳动收入占比便会发生变化。在工业化完成后,经济逐步向现代化迈进,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劳动收入占比便会进入一个上升通道。而认为所有制演变是劳动报酬偏低的主要原因的学者,对提高劳动报酬则持悲观态度。这些学者的根据是目前我国所有制结构演变过程中出现公有制经济比重逐渐减少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甚至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因此,提高劳动报酬比重自然也就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劳动报酬占比偏低或收入差距扩大是在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相对偏低而不是绝对走低。近些年在经济发展中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而且随着发展和改革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目前,对提高劳动报酬问题、劳动报酬比重走低的原因、提高劳动报酬的措施的研究观点很多,但对提高劳动报酬的制约因素的研究显得不够。难以改变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既定事实决定了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难以打破的低工资制度的路径依赖使工资水平难以在短期内大幅提高。

对提高劳动报酬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标准还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目前,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指导线还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方面的研究。如,既然工资水平是由市场或企业自主决定的,那么政府干预工资的理由是什么等问题,目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关于提高劳动报酬的标准,可以从微观企业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两方面考虑。从微观层面看,劳动报酬的水平应以劳动要素的贡献为依据,不应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利润和企业的生存发展;从宏观层面看,从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保持正常的外贸出口这些相关因素来说,劳动报酬提高的空间到底有多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显缺乏,需要实证研究。另外,需要进一步从提高工资水平和扩大就业规模两个视角对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做前瞻性研究。

参考文献:

[1][[12]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70-82.

[2]张车伟.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变动与总体工资水平估算及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9):10-19.

[3][27]荀关玉,白妍.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合理比例判断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31):8-9.

[4][10]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4):65-79.

[5][18]刘国光.关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J].开放导报,2007(5):5-19.

[6][22][26]白暴力,傅辉煌.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主要因素和消费需求牵扯[J].改革,2011(7):32-41.

[7][9][15]刘润芳,杨建飞.我国居民收入份额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1992-2008年资金流量表数据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5):5-11.

[8][23][28]赵俊康.我国劳资分配比例分析[J].统计研究,2006(12):7-12.

[11][19]白重恩,钱震杰.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J].世界经济,2000(12):3-27.

[13]龚刚,杨光.论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演变[J].管理世界,2010(5):45-55.

[14]姜磊.我国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8(4):7-12.

[16]郑志国.中国企业分配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1):60-70.

[17]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度量与解释的研究进展[J].世界经济文汇,2010(6):92-105.

[18]方文全.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构调整抑或财政效应[J].金融研究,2011(2):32-41.

[20]程恩富,胡靖春.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可能性、迫切性与途径[J].经济学动态,2010(11):33-39.

[21]刘社建,李振明,扩大消费研究:提高劳动者报酬份额的思路[J].上海经济研究,2010(2):13-19.

[24]王佳菲.提高劳动者报酬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及其现实启示[J].经济学家,2010(7):35-41.

[25]刘国光.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收入分配问题[J].百年潮,2010(4):13-18.

[29]王德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不能光靠涨工资[J].学习月刊,2007(12):26-27.

[30]郭飞,王飞.中国低工资制度的阶段特征与中期对策[J].教学与研究,2011(12):27-36.

上一篇:论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纠正机制 下一篇:老子哲学在品牌价值观整合传播中的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