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感·语感

时间:2022-06-22 12:18:10

情感·美感·语感

所谓“变奏”,原为一音乐术语,是指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利于乐曲更好地表现其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巧用“变奏”这种音乐的艺术手段,适时适度地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从而引起朗读中语气、语调、语词的改变,不仅可赋予课堂教学更多的欢乐情趣,而且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发、美感的熏陶、语感的形成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朗读的变奏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朗读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更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从朗读的准备到朗读的开展,学生感情的激流和波涛始终有待于我们进行积极的疏导。巧用变奏――在文中适当增加一些字词、朗读时辅助击掌、拍腿等节奏或者把某些词、句多次重复强调,这种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既在教学之内又在预料之外的朗读,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热情,也使得教学异彩纷呈,高潮迭起。苏教版第三册练习中有首小儿歌《蜡梅花》:

蜡梅花,脸儿黄,身上不穿绿衣裳。

大雪当棉袄,风来挺胸膛,

别的花儿怕冬天,只有蜡梅开得旺!

为了调动学生的朗读热情,我在引导学生朗读儿歌时,就对文本进行了一些变奏处理――增加了括号中的内容。教学时,或者师生配合读,或者同桌合作读,或者男女同学对练读,学生兴致盎然,十分投入:

蜡梅花,脸儿黄,(嘿,嘿,脸儿黄)

身上不穿绿衣裳。(绿衣裳呀绿衣裳)

大雪当棉袄,

风来挺胸膛,

别的花儿怕冬天,(嘿,嘿,怕冬天)

只有蜡梅开得旺!(开得旺呀开得旺!旺,旺,旺!)

正所谓: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朗读的变奏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变奏的朗读反过来能进一步加深感情的体会。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5课《游园不值》一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时,让学生在朗读中加入合适的语气词来表现诗人的心情。

一时学生神游物外,创造出与此时此地不同的、彼时彼地的崭新时空感。有的说:我觉得诗人此时应该非常高兴,虽然朋友没有看到,但是看到了这美丽的杏花,所以,我这样读:春色满园关不住,(哈哈)一枝红杏出墙来。有的说:我觉得诗人感觉十分意外,因为这院子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怎么还会有杏花从墙头伸出来呢,所以,我觉得可以这样读:春色满园关不住,(咦)一枝红杏出墙来。还有的说:我是这样读的――春色满园关不住,喏(二声),一枝红杏出墙来。因为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充满活力的,虽然院门紧闭,但是春天是关不住的,你瞧,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浑然忘情的朗读中,不知不觉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情感的深处。他们再现的是诗人,同时也是自己。所以说,只要语言内涵与原文一致,我们不必拘泥,更无需讶异,尽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去开发变奏的多种形式。

二、 变奏的朗读给予学生美感的熏陶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养成健全人格。我们的课文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毋庸置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没办法达到自己欣赏美文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变奏这种形式来组织朗读、品赏课文,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使教学变得摇曳多姿、风情万种。

变课文朗读为讲述故事。“读”,是指把印在书上的故事念出来。“讲”,是指能适当利用评书的艺术手段,把课文变成故事“讲”(“说”)出来。讲故事和读故事是完全不同的。永远记得小时候围聚在收音机前听刘兰芳讲的评书,那真是栩栩如生、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至今余音缭绕,不绝于耳。当我们在教学一些带有历史故事味道的课文如《虎门销烟》、《花木兰》时,不妨鼓励学生尝试用评书的口吻去讲述,不必太专业,字正腔圆就好。变读书为说书,既可增强历史感和故事性,也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利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情不自禁地接受故事中英雄人物美好品质的召唤。

变课文朗读为说唱歌曲。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小学生最是活泼好动的,他们情感丰富,爱唱爱跳,极易受感染。因此,对于教材里那些原本就来自于歌曲歌词的课文如《王二小》、《快乐的节日》、《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可以索性让学生边朗读边欣赏边演唱;还有一些古诗词可以配上富有中国风的旋律去吟唱,如《清平乐・村居》配上《中华民谣》的旋律来唱,会别有一番情调;一些富有童趣和生活气息的小儿歌,如《乡下孩子》则可以尝试用自由说唱的方式去演绎。这种变奏的朗读使课堂充满艺术气息,徜徉其间,自然受到美的熏陶。

变课文排版为诗歌形式。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袁忠岳在《心理场・形式场・语言场》中也说:“言语一分行,读的人知道是诗,就会立刻引起一种场效应,这种场效应甚至能使散文的语言产生诗的效果。”所谓诗的效果,首先就是诗歌的形式给人以美感: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给人以整齐美;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的给人以错综美,如此等等。把一段文字排成诗行,课文会神奇地呈现出诗歌的意境和美丽,不仅从视觉上引发阅读心理的改变,也可赋予课文诗的节奏和神韵,从而使朗读如诗如歌般的美妙。

我校一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中“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这段课文时,将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滂沱大雨

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

花儿

低垂着头,

因为

它娇嫩纤弱,

毫无抵抗能力。

32个字,排成了7个诗行,语节多而词疏,语势平但音强有力。美丽的蔷薇花因暴雨来袭而凋败,这份伤感触动着学生,他们在读这7个诗行的时候,语速自然慢了下来,表情也凝重起来,朗读中满含着对蔷薇花的爱怜之情。正所谓“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这种积极的审美体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理解,也提升了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欣赏水平。

三、 朗读的变奏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就说:灵感来自于语感。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接、迅速的感悟和领会能力。奥斯汀有一句名言:所谓言语或者语言能力,就是要懂得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采用什么词进行交际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语感能力。语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语文素养的核心。但是,这种对语言敏锐的感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而朗读中,尤其朗读中一些汉字的变调训练,例如,口语表达与书面表达引起的变调、后一个音节引起前一个音节的变调、形容词重叠式的变调等等,对于语感的培养非常有利。例如,叹词“啊”的变调。叹词“啊”的基本读音是“a”,但随表达感情的不同,要相应发生变调。

当表示惊异和吃惊时,变调为阴平。例示:啊(ā),下大雪啦!

当表示追问或难以相信的情感,变调为阳平调。例示:啊(á)?你为什么回来了?

表示惊疑、为难时,变为上声调。例示:啊(ǎ)?这可怎么办呢?

当表示应诺、认可,或表示较强烈的惊异赞叹,变为去声调。例示:啊(à),我是王连长,您是团长吗?

萧伯纳指出:“文学艺术,不管它在语法上如何精确,也不能把语调表达出来,因为说一个‘是’字有五十种方法,说一个‘不是’有五百种方法,可是写下来的只有一两个字。”如果我们在朗读教学中,能经常指导学生去细细揣摩、体察这些微妙的变化,自然可以获得语感的提升。例如,某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3课《黄河的主人》的教学片段。

师:当我们定睛一瞧,发现那小小的羊皮筏子上居然还有人,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共六个,此时你的感觉怎么样?让我们用朗读把自己的这种感受给读出来吧!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此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啊”读成了第四声。)

师:同学们的感受很深,各不相同,可是你们读得却不如你们说的那样精彩和丰富,全都一个调。怎样才能读出你们刚才各自不同的想法呢?老师教你们一招。(点击“啊”字)这个字很重要,它可是一个神奇的汉字,一个会变脸的汉字――(出示课件“啊”的四声变化儿歌:叹词“啊”,变化大,它的表情可多啦!第一声是担心,或吃惊;第二声是意外、难以置信;第三声,表示怀疑和疑惑;第四声,强烈的赞美和惊叹)――你们瞧,每一张脸代表着不同的表情,每一个表情代表着不同的读法。你们试试吧!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课件显示,一下子让学生心神领会,他们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纷纷选择不同的语调来朗读)

生:我感觉很意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小的羊皮筏子上面还会有人。所以,我这样读:再定睛一瞧,啊(ǎ),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

生:我觉得很紧张,太危险了,我真担心他们一不小心就会被湍急的河水给吞没!

师:带着自己的这份紧张、担心,读一读。

生(神情紧张)再定睛一瞧,啊(ā),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

生:我觉得很刺激,坐在上面一定很好玩,就像冲浪一样。所以我这样读:啊(á),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

生:我觉得他们很了不起,胆子真大!敢在汹涌的波涛里鼓浪前行。

师:从你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你的赞叹之情,请你来读一读。

生(大声、赞美地)啊(à),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

语言是表达思想情感的,因而语感必然包含情感因素。要获得真切的语感,就要切身体察,把眼前耳边的语言文字同自己生活中已有的情感联系起来。就像叶圣陶先生主张的那样:惟有不忽略探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

此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出现这么多,而且每一种都有恰当、充足的理由,都有相应的情感经验。如果仅是单调的、统一的朗读又怎能足以表达和传递学生丰富的感受呢!借助叹词的变调规则,把选择权利交还给学生,就让各种不同的感悟都找到了合理的表达。

一个字,用不同的声调去读;一篇文,用不同的方式去读。朗读的变奏,变奏的朗读,奏出一曲情感之歌、美感之歌、语感之歌,一曲语文之歌。

(作者单位:溧阳市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字字着力,句句读通 下一篇:浅谈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