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着力,句句读通

时间:2022-08-19 11:45:59

古诗篇幅短小,常用有特征的部分来代替整体,少则五言二十个字便可表现事物与情感,可谓字字惜金。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诗,虽没有过于艰深的语言和思想内容,但其文字精炼、情节跳跃、意境空灵的特点依然形成了教学的难点,由题到文,由首联到尾联,理解诗意需字字着力,将微观语言的解析贯穿于解读的始终,于精微中领会诗的精神。

所谓“字字着力”有三层意思:一是抓住,需一字不拉;二是到位,领会含义需准确、清晰;三是展开,一句中的重点词语,需详加研究,充分悟解。以《山行》一诗为例: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第一句是叙事。实体事物只两个:山与径。这两个实词再加上修饰的词和动词,组合成“远上”、“寒山”、“石径斜”三个有特征的部分事物(意象),就概括了诗人在山间行走的状况,无需像散文那样要交代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连马车、乘车人都不见文字,全句只七个字。这样用部分有特征的事物代替整体的精炼语言,需一一解析到位,使学生意识上呈现出诗人在山中行走的情景。如“远上”呈现山路漫长,暗含山高路远,山峦起伏绵延;“石径斜”呈现山路弯曲陡斜。有的课堂上老师解说“石径斜”就是山路弯弯曲曲,其实解析不到位。“斜”有两意:一指不正,引申为弯曲;一指倾斜,有坡度。“石径斜”,既指山路弯曲,更指山路较陡,行路难。再看,此句中重点词语是“寒山”,应加大力度,展开解析。为什么“寒山”是重点?一,学生理解有困难;二,暗含深秋;三,景色有特点;四,触动了作者的感情;五,与后两句诗的秋景对照,衬托主旨与意境。重点词语怎样展开?运用思维与想象,挖掘文字内涵,体会诗人情感。如“寒山”首先确定在什么季节,然后想象这个季节山上的景物有什么特点,再体会这样的景物会带给诗人怎样的感受(深秋时节,叶枯,叶落,使人顿觉萧条、阴冷、悲凉)。这一叙事的句子共七个字,字字着力,重点词还展开解析,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意识中清晰地呈现出诗人在山中行走的情景。

“字字着力”只呈现出具体的事物形象或概念,还需要把这些具象和概念组合起来,由字及句,读通一句的意思。《山行》的第一句读通的难度很大,它是几个意象元素(山、路、行走、季节、景物等)的复杂组合,把这些元素有序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语言单位来领会,对二年级儿童来说是不容易的。老师可作引导,学生才可能理出通顺的句子来。(如:在深秋的季节,诗人沿着弯曲向上的石头小路乘着车向山上走。路很远,山里四周都是一片冷落的景色。)可见,叙事的句子遇到几个意象组合,就是一次难度较大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解析不到位的现象并非少见。如《山行》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有的课上出示的视频画面是山峦群立,白云缭绕在山峦之间。画面很美,但呈现错位。因为这是站在另一高山上的平视或俯视,视角不对。这时诗人并没有到达山顶,他是在山中行走时仰视山头白云时的所见所感,这是一;白云缭绕不合“白云生处”,应是白云生长升腾之处,这是二;在山峦迭起,白云缭绕的画面上,不易呈现“有人家”,因为那是一种宏观的群体的画面,几户“人家”是很难看到的,而诗作中的“人家”应该是能觉察得到的个体画面,这是三。有的老师在解析中,用“白云深处”与“白云生处”比较但又比较不出各自的特点,反而将“深处”“生处”混同起来。“深处”指云层深厚,有一种滞重感,而浓云笼罩显不出“有人家”;“生处”则有一种生长升腾,忽浓忽浅的动态感,“人家”就忽隐忽现地呈现在云雾飘渺之中。这样才既符合原有诗意,又易引发联想,显出诗情画意。这一句中“生处”是重点词语,要解析准确、到位,还要展开想象,体会诗人情感。有一位老师在解析中,忽然向学生发问:“这样的人家多神秘,你们想不想去拜访他?”竟把古代诗作中的意象当做今天的现实,听了真让人感到有点不伦不类。

上面说的是叙事的诗句,让我们再看看写景的诗句怎样“字字着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读经典古诗,要读出它的个性、独特性才算读懂。《醉书》的第一句写云。农历六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公历近八月的盛夏。写雨云如果仅用“黑”修饰,就是一般化的描写,引不起人的注目。诗人表现“黑云”用一种独特的比喻――“翻墨”,这就有了个性,独特性:一是色似“墨”,极其浓重;二是形似“翻墨”,云在涌动翻滚,来势汹汹;三是由此看出,天气将大变,暴雨奔袭,引起人们的一种恐惧感。这一句写出了云的色、形和人的感受。可见,抓住这一词语,色、形、感就都涉及到位了。后半句的三个字加强了雨云的来势。“未遮山”暗写了风的威力:风推云,云乘风,风猛云涌,滚滚而来,虽未遮住山,但已下起暴雨。这场狂风暴雨的迅猛是从“未遮山”中凸现出来的。这样的暴风骤雨表现了盛夏暴风雨天气的特征。解析到这里就能把这一句的七个字都抓住了,重点也展开了。

第二句写雨。个性化的词是“跳珠”。“珠”指雨粒大。“白雨跳珠”而不是“落珠”。“落”珠直写雨落在船上,“跳珠”则是雨落在船上后弹跳溅开还像“珠”那样,就更显雨粒大、雨势急猛。有的老师用“倾盆大雨”、“大雨如注”来解读,虽表现了雨猛雨急,但这是用概念化“群体”,代替有个性特征的“群体”,不能表现雨粒噼里啪啦地像珠子般弹跳起来四溅开去,这里的比喻有独特性。“白雨跳珠”自此成了经典,以致过了十五年,坡再写西湖时还想起这一描写。教学中,有一老师解析此句时是这样说的:“从湖中溅起的雨点如同珍珠一样落入船内。”我认为这一解读不合理。水是软的,船板是硬的。能弹跳起的,当然是船上,而不是水中。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苏轼是在望湖楼上观雨,并不在船上,他怎么体验出“白雨跳珠乱入船”?其实这一句是苏轼在楼上观雨时的想象,这种想象有他实际观察的客观基础。诗歌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超凡的想象力描写出来的东西,更具典型性。杜牧《江南春》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被明朝一位有名的诗人质疑:千里何能见到,十里为好。这是呆论!诗歌中的数字往往是认真不得的。“千里”是指江南的春天处处是鲜花盛开、鸟语莺啼。作者运用的是一种大背景的视角。当然,想象并非幻想,而是有客观实际为基础的。第三句写风。有的老师用“卷地风来忽然吹散了云和雨,雨过天晴”来解读,是不到位的。卷地风是怎样的风,怎样的来势,怎样的结果,都要清晰到位。“忽”是重点词,一暗示风迅狂异常,否则,那么浓厚凶猛的云雨怎能被吹得云消雨散;二暗示风是逆向的,破环云雨运行的态势,才会吹散云雨;三这一“忽”构成了夏日忽雨忽晴,天气骤变的特点,由此才推出了第四句的艳阳天景色。第四句写湖水。有老师解读“水如天”是“水天一色”。“水天一色”既没有讲清“色”,也没有表现形,仍然不具备相应的清晰度。也有课堂呈现的视频是西湖港湾处的一泓清水,湖水反映出晴空里一团团,一缕缕的白云。这既不符合云消雨散的天空,也不符合“水如天”的开阔画面。理解第四句应该想象云雨驱散之后万里晴空的景象,呈现的是一碧千顷、纯蓝平静的湖面,如天那样平整,如天那样开阔,如天那样纯蓝艳丽,才能悟解“水如天”的雨后西湖的美。

“字字着力,句句读通”,合起来的要义是准确、清晰地展现形象、画面、活动。即字词反映的具体事物或概念,与句子呈现的形象、画面、场景和活动等都要贴近诗作的原貌、原意、原情,清晰可感,这才叫真正的读懂。

有了“字字着力,句句读通”的微观语言解析的基础,才可进入“全篇理顺”阶段。如《醉书》诗就可以从“云翻、雨注、风卷、湖美”来通篇领会诗人表现的夏日风云骤变的神奇、雨过天晴西子湖水的艳美和诗人陶醉的心情。

字、词、句、篇是理解诗的三个层次,字是具象,句是画面、场景、活动片段,篇是整体、完整的事件、景物与思想情感。在教学中,它们依次演进,相互渗透,构成对古诗的完整体会。其中“字字着力,句句读通”的微观语言的清晰可感,是理解古诗的基础。

微观语言解析不仅是理解古诗的根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文的重点部分,都要适时以微观语言分析为根本,从精读入手,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的思维方式,形成语感乃至语文思想。小学语文是启蒙的语文,基础性的语文,要改变那种粗枝大叶、浮光掠影、套话连篇的虚浮教风,让学生学会解析不同内容、不同语境下形形的言语,为日后的言语理解和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镇江市京口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上一篇:浅谈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要点 下一篇:情感·美感·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