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

时间:2022-06-21 10:30:28

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

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建构包括对音乐审美感知、音乐审美想像、音乐审美理解和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这些能力是帮助审美个体形成审美经验的动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表现为审美创造与审美欣赏以及对它们的情绪体验活动。这是实现个体在其审美需要的驱力作用下,具体实现审美需要的手段和工具。当然,审美活动的最后升华和理想形式的实现,还需要包括审美观念、理想、趣味等审美意识和价值标准的参与与调控。

可见,建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审美能力是个体与审美对象发生价值联系的必需通道,是满足审美需要,接受审美意识的调控,形成审美经验的保证条件。因此,研究建构审美心理结构的方式,也就是研究审美心理能力的现实活动,应该是音乐审美教育人学方法论研究的第一个内容。

音乐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感知活动。从审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审美感知是审美感觉和知觉的统称。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如在音乐审美中,对声音的感官印象。“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所依靠的基础”(帕克《美学原理》第50页)。当我们在听到音乐之声而感到某种特定的情绪体验时,虽然是以官能感觉为起点,但都是个体审美经验的起点和基础。

知觉,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组成的完整形象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着组织与选择的主动的反映。审美知觉是指各种审美感觉的审美综合和协调活动。在实际的音乐审美活动中,感觉和知觉是密不可分的,是以音乐感觉为基础,以音乐知觉为反映形式。因此,常称之为音乐感知。音乐审美感知是通过听觉而获得的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完整映象和总体知觉,这正体现了音乐审美感知对音乐音响的整体的艺术综合的表现意义的特征。一方面,通过音乐审美感知,形成了对音乐音响形式美的获得,并由此产生听觉上的和精神上的愉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感知,为音乐审美中的音乐想像,情感和理解奠定了基础和前提。

对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应在培养个体对音乐基本要素,如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的听辨力和对音乐音响的综合感受力的基础上,着重对个体的音乐审美的整体性感知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不仅依靠单纯的听觉训练;还要通过全面审美经验的积累而获得,也包括丰富生活感受的积累。就是说,音乐音响实际上不是单一、孤立的乐音组成,而主要是由于乐音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多因素的乐音结构体。且各音乐表现因素在这个结构体中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表情意义的表现力。而音乐审美感知正是个体情绪体验与音乐音响表现力形成了同时同一性的同构感应。而不是依靠所谓的音乐听觉去对单一音响或单一要素进行的物理式反映和训练。正像苏珊・朗格认为的,真正的音乐感知是把形式统觉为能动的东西。对作品完整的形式进行感知之时,就是开始赋予形式以艺术。简言之,音乐审美感知的形成不是光指望训练敏锐的耳朵和听力,更重要的是它要求个体要不断将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审美信息纳入到自己的感知中,形成审美内储和积淀基础,逐渐增强和提高个体的音乐审美感知的敏锐度和广度。

音乐审美想像

音乐审美想像作为高级的音乐审美能力,是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最本质的特性,就是创造性。由创造性而产生的审美的自由想像,可以对审美感知提供的表象,进行改造。如粘合,即把表象进行组合,补缺完形创造出一个从未有过的新表象;夸张,即借助一个新表象与原表象联接,并艺术地夸大,或缩小,变形,即改变或移动原表象的某些部分的数量或位置,建立新异表象:浓缩,即将具有共同本质特性的表象集中、综合、提炼,具体概括为一个含义深刻的艺术新表象,等等。

音乐审美活动是一种概括性强,不具象的艺术活动。无论是感知、表现、创造都只是依赖于音响形式,而缺乏实体对象的直观对象。同此,音乐审美想像一旦参与了音乐感知,就会发挥它对音乐音响感知或充实、丰富,或削弱、抑制的功能。正是这种通过审美想象对审美感知而产生的超越和突破,使个体审美经验丰富和扩展。从本质上讲,想像“就是通过把感知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储存的现成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新的意象的过程。”(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第351页)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他是在想像中构作音乐,借助艺术想像力和形式技巧,将那些本来不具备任何指向、意义的音乐音响材料,构作成为具有表情意义的感人作品,而音乐作品则是作曲家想像的展示和映象。……既可以是作曲家精神的映象,又可以是时代精神的映象。而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需要通过音乐表演来进行展示,而音乐表演一方面要求表演者要准确借助想像来把握作品意图,另一方面也要求表演者要积极能动地发挥艺术想像力和理解力,创造性地重现作品的内涵。因此说,音乐表演中的想像力是一种复合了对作品蕴涵的表现意义的想像和表演者对自身艺术表达的想像的双重想像。

音乐欣赏活动主要是依托艺术想像力来完成,这也是音乐欣赏的本质特征。“我们听音乐时运用的想像力,是一种比任何内心的耳朵更复杂得多的东西。”(科林沃德《艺术原理》王至元等译,第147页)而想像力在其中的更富于价值的意义在于“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给人提供的所有幸福在于,我们为我们的内在体验创造了这样一个理想的观照场所,在这观照场所中,我们的有机生命力就通过移情到艺术作品中,而以一种不受遏止的方式充分展开了。就此而言,艺术又完完全全的恰好就是客观化的自我享受。”(沃林柯《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第135页)这种自我享受正是借助审美想像而获得的。在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这三个必需环节的运作中,音乐审美想像是这个系统中贯串始终的,是不可缺少的传导因索。因此,对音乐审美想像的培养,

是尤为重要的。

首先,要努力扩大个体的生活体验范围,这是艺术想像的源泉。一个人的生活视野和知识领域的范围直接影响着他音乐想像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他的音乐表象能力的强弱。“没有生活,就没有想像,没有想像就没有艺术。”(张前、王次 《音乐美学基础》第164页)

其次,是在审美教育过程中,要主动、有意识地激励和引发个体的审美想像,提供丰富多彩的音乐审美活动,无论是在音乐创作活动中,还是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活动中,应充分保障个体的想像自由,特别是儿童在游戏中所表现的特有的自发和旺盛的创造性想像,更是充满着个性化和新奇特点,更需要加以保护和引导。

音乐审美情感

如前所述,由于音乐的运动形态与人的情感运动形态之间存在着同构、同态与同形关系,所以,音乐能够表现人的情感,而从人的角度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及体验。它反映的是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审美情感是以日常生活的情感为基础,并经过多种心理功能的处理,(理解、想像等)对日常生活情感的形式化、秩序化和组织化。

同时,审美情感又是个体从审美感知到审美想像过渡的必要环节。如,音乐审美感知正是由于审美情感的融入而重新组合,进人想像,形成移情。也有人称审美情感的培育是一种内在体验能力的培养。审美情感是审美能力结构中的核心因素,对审美创造、审美表现具有动力作用,特别是审美感知,审美想象以及审美理解,都是因为审美情感的介入程度和支配力度,而形成具有高低不同的审美能力水平。

因此,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要特意保护人的这种趋向审美的情感冲动,使其保持内在活力,并通过个体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来有效地发展和培养审美情感。当审美主体,由于情感释放而获得了对情感对象化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共鸣和体验时,美的感受就不仅仅是审美对象本身而存在的,而是提升到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融为一体,对象有了主体的生命,主体与对象物我交融。要注意的事,青少年儿童时期时往往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欲望,教师既要善于激活这种原始冲动,又要善于启发学生在情感的知觉的引导下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知、想像和理解,对音乐表象进行新的意境和新的意向的组合,使这种情感表达欲望成为审美体验。真正使音乐审美教育成为以情感为核心的,能够有力促进个体审美情感力发展的人的情感态度的教育。

音乐审美理解

由于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它不可能对所表达的情感的思想和生活意境给予明确具体的说明。这就要求在音乐审美教育中,个体在凭借感性进行情感内涵体验的同时,能有意识的运用理性思维,对艺术作品的形成、内容及内涵进行理解认识,才能从单纯的体验音乐欣赏带来的提升到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可以说,审美理解是构成审美心理能力结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个体能否真正获得音乐美感的重要心理条件。

作为人类高级精神活动之一,音乐审美教育,不论是音乐创造、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欣赏,都不能仅停留在感情宣泄和原始冲动阶段,都需要将感性的官能或情感体验上升为情感内涵的理性审美,才能完成音乐审美通过感情活动与理智判断的全过程。即准确的把握音乐内涵,分析和评价音乐作品,进入更完整的音乐审美境界。因此,音乐审美理解直接影响着个体音乐审美能力的水平和音乐审美教育活动的功效质量。同时,音乐审美理解还具有升华感知、规范想像、调节情感的功能。一些优秀的音乐经典之作,不仅仅是用声音来抒发感情,而且还能够通过感情的抒发和音乐形象的逻辑发展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性思考。著名乐圣贝多芬就曾在他的表现对时代和生活的深刻的富于哲理性的思考的重要作品,如《第三交响曲》《第五交响曲》中提出了应该要求人们用理性来倾听我们的观点的要求。因此,只有将个体对音乐的印象体验感知、情感体验和想象、创造在审美理解的理性指引下,才可能达到更深刻,更高级的音乐审美境界。正如俄国文艺批判家柏林斯基所说,“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这种融解在感知、想象、情感中的理解,不是通过概念,而是通过表象,来表达某种本质的东西。有一种不脱离具体形象的感受和体会,但却是无限的本质,必然的内容,即意无穷性。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如水中盐”,“有味无痕”。审美理解不是以概念形式存在和体现的,而是以意向形式存在和体现的,表现为积淀并超越于感性的理性。(杨恩寰《审美心理学》第85页)

简言之,“音乐审美理解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一种自觉秩序、规律,在与其他审美心理机能关联、渗透、组合之中起着统一、规范、限定的作用。”(顾建华等《美学美育词典》第59页)当审美理解融于音乐感知中时,会使感性升华,转变为超感性直觉,从而使音乐审美教育活动真正对审美主体把握和感悟音乐审美对象的形式结构的内涵和意味发挥导向作用;当音乐审美理解渗透到音乐想像之中时,又可以规范个体的由任意的想像提供的表象的多样性加以本质性的规范,使之成为合规律性的自由审美活动;而当音乐审美理解融解于情感时,那种盲目、原始、放任的情感宣泄经过理性的净化,会发展为有一定意向的情感,成为真正的审美情感。

审美理解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形成和发展的。关于音乐审美理解能力的培养,廖家骅先生提出了为音乐审美教育任务的实现,要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提高审美判断水平。包括注重音响感知的经验积淀,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音乐常识领域,体会音乐知识的表现内涵,提高审美判断力。滕守尧先生认为,审美理解力不是生而俱有的,它是有意识的教育和无意识的文化熏陶的结果。是一个由心理成熟和艺术修养而逐渐积淀的转化过程。这其中,教育―――一种全面的,能“深刻到改造自己内在情感和思考方式的教育”(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第358页),是促成这种转变的关键。他提出了两种教育方式,一是运用一般教育方法达到对一般知识的掌握。具体到音乐审美教育中,应该是体现在对音乐艺术表现技巧的理解;对音乐符号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和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分析,获得民族、社会、哲学思想文化结构以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的理解。二是运用特殊方法达到的对音乐形式中的意味的理解。这是一种特殊的理解能力,他解释这是“审美中最重要的理解。这种理解大大不同于感知,但又以感知作基础,就像亲口吃过梅子,才能望梅止渴。同样,艺术的意味融解在形式里,完全不漏痕迹,只有首先对形式有了整体把握,才能将其中的意味抓住”。如果按照学习一般知识所用的一般教育方法,是很难达到培养这种特殊理解的目的。因此,在音乐审美教育中首先要克服应用传统的把实物形式作为识认标鉴,和以习惯的理性思维方式。如,在音乐艺术的学习中,如果仅从科学的分类标准和逻辑分析方法开始,这只能离艺术内涵愈来愈远。作为情感教育的音乐美育,应是以听入手的音乐情感体验作为音乐能力心理结构的切入点。不仅要有相关音乐知识和文化知识,还必须有对音乐音响的感性接触为基础,有对音乐音响的直觉能力为基础的体验、联想、情感和想像的有机结合,形成较厚实的审美经验积淀,逐渐提高和培养音乐理解力。

上一篇:真诚倾听学生的声音 下一篇:我国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回顾与前瞻(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