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时间:2022-06-18 05:01:11

论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摘要:质疑有多种类型,其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为两种类型:“引导质疑”和“自学质疑”。 教学是通过引导质疑,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过渡到“自学质疑”,这样学生才能从传统的狭义的思维中解放出来,走向长新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能力;培养训练

一切创造都源于问题的发现(质疑能力),而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可贵的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称这种能力为质疑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常能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消极的思维定势。因而这样的学生不会因循守旧,不会抱残守缺,富有创造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巴尔托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疑。”可见,任何一项成果的创造,都是从酝酿、提出新课题起步的,只有有所发现,才能有所创造、有所进步、有所发展。那么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呢?

一、质疑的类型性质

质疑有很多种类型,其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主要体现为两种类型,即“引导质疑”和“自学质疑”。

引导质疑具有启发性。教师在备课时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将问题提前设置好,课堂上适时提问,目的是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途径思维,提倡学生多向思维、逆向思维,并能够向已经确定的目标逼近,最终在“引导”“点拨”之下自己解决问题。

引导质疑具有层次性。教师在质疑前,要先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习惯、发掘能力、教材内容和求知过程,经过精心设计,体现对问题解决的层次性。如学习一篇新课文要提哪几个问题,哪是主要问题,哪是次要问题;总体顺序怎样安排;学生可能产生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怎样启发点拨;什么问题指名回答,什么问题全体问答,什么问题由教师提出,启发引导解答,什么问题由学生质疑、自学、讨论解答;什么问题应统一要求思维程序,什么问题不做标准答案,等等。这种层次性的设置问题,体现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原则,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自学规律。

引导质疑具有样板性。引导质疑的目的,在于最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发现问题)、释疑能力(分析问题)、解疑能力(解决问题)。教师除了讲明质疑的意义、作用、要领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每堂课的质疑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逐渐养成勤于思索的习惯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起疑

“疑”是思维的发动机。黄宗羲言:“读书始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种无疑、多疑、解疑的过程就是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疑”是个关键的环节。然而,要使学生“有疑”,首先必须令其愿疑、敢疑,而愿疑、敢疑是有疑的前提。通过下列途径可鼓励学生起疑:

1.名言、名人事例激励。

青少年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拜名人的心理。教师根据这些特点,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质疑的名言和名人事例,以此来启迪、鼓励学生质疑。

2.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要让学生愿意质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语文特级教师宁鸿彬在教学中提出了“三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观点。所谓“三不”,一是不迷信古人,二是不迷信名家,三是不迷信老师。所谓“三欢迎”,一是欢迎质疑,二是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三是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所谓“三允许”,一是允许说错做错,二是允许改变观点,三是允许保留意见。这观点确实行之有效,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就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

三、教给质疑方法

针对引导质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质疑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常用的训练方法有“关键词生疑” “见问生疑”“概念生疑”“矛盾生疑”和“比较生疑”等等。

1.关键词生疑

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能在文章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也就是找寻文章关键词句。

何谓关键词?学生茫然不知。教师可从回忆复习旧知识入手。以旧带新,联系已经学过的确定的朗读重音、圈画等知识,让学生明确词、句质疑的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全文的主旨,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

第二步:确定关键词句。

第三步:就所确定的关键词句质疑。

2. 见问生疑

就是针对题目或课本中现成的问句,把它直接当做自己的疑问,即首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是否知道,如学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题目中“失掉自信力了吗?”好像不是个问题,应该是不言而喻,但到底中国人在什么社会背景下失掉自信力的呢?质疑之后,便带着问题去读书,就会发现作者鲁迅针对当时社会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指责某些中国人听信谣言,失掉了自信力,从而鼓动民族的自信心,“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概念生疑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文文字、各类知识、罕见标题、奇事物等概念性的障碍,便可以产生疑问。如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便可以就文字、历史、医学上的一些概念提出质疑。像“扁鹊”的真名叫什么?他为什么叫“扁鹊”?蔡桓公又是谁?古时的蔡国在今天的什么位置?为什么疾在腠理、在肌肤,尚可汤蔚之,火齐之,而疾在骨髓而无法救治呢?教师通过引导、讲解,学生通过看注释、听课、讨论,便可获得相应答案。

4.矛盾生疑

在教学中或指导学生自学时,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课文题目、内容、习题等方面存在许多矛盾,这便可以质疑,提出问题。如《愚公移山》一文,矛盾点有二:一是愚公不“愚”:二是智叟不“智”。于是可以质疑:本是大智大勇,为什么叫愚公?智叟主观、无知,可为什么又叫智叟?按这这些矛盾点去质疑、去分析课文、去寻找答案,就可以渐渐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

5.比较生疑

说:“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将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疑点质疑,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总之,教学质疑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情,在设置质疑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时,要充分考虑问题有无思考价值,有无梯度。在质疑能力培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导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充分相信学生,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思考、探索,绝不可越俎代庖。难度较大、较深的问题可以分组讨论,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方可引导点拨。因此,教学质疑的目的,不单纯是引导学生化未知为已知,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一次的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上一篇:百日冲刺化学复习方法刍议 下一篇:浅议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