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冲刺化学复习方法刍议

时间:2022-09-09 01:40:07

百日冲刺化学复习方法刍议

摘 要:高三化学学科的复习是一项系统的教学工程。复习方法是否得当,复习效果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高考成绩。尤其到了百日冲刺的关键时刻,教师更应该准备一套详尽的复习计划,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把教学大纲,认真地研究考试说明,具体分析学生总体的知识水平,并在以往复习的基础上,最终明确最后百日的教学方案和目标,从而搞好最后一轮的强化复习过程。

关键词:化学 百日冲刺 复习方法

在每一年临近高考百日冲刺的时间点时,我总会强调自己,一定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该届学生基本素质的复习方案。教授高三毕业班多年,我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这些方法的有效性也在我历年所指导班级优异的高考成绩中得到了检验。于此特撰文提出,以与广大化学教学同仁切磋交流。在实际的百日冲刺的复习教学中,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紧扣考纲,立足课本,吐故纳新

常教毕业本的教师都不难发现,每年的考纲都会做些细微的变化和调整,但立足于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方针不会改变。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在制定复习计划的时候仍然要紧扣教学大纲,遵循考试说明,立足课本。在近年高考中,凡是基础扎实,思维灵活,答题规范的考生,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复习阶段,务必做到抓纲务本,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从而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底。可以具体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明确考试范围,制定复习方案

在每节复习课前,教师都一定要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复习重点,找到学生整体的薄弱环节,并要特别强调一些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他们的易犯易混的毛病或知识点。讲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要告诉学生在这个复习章节里高考易考什么,考到什么层次,是要求了解,还是要求理解掌握,还是要求达到熟练运用。要让学生在复习本章节时能做到心中有数,脉络清楚。

(二)以理解记忆为主,切忌死记硬背

学习化学需要一种理性思维,可是往往因为化学知识点有比较碎、散、繁、多的特点,好多学生在复习时就会一味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其结果收效甚微,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要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习惯,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做到深思熟虑,举一反三地理解记忆。在教授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应尽可能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过程上,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辨证、领悟这种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并掌握解题规律。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思维得到训练,既巩固了基础,又提高了能力。

(三)建立脉络清晰的知识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好的教师都会向学生强调知识的连贯性,这种具有脉络清晰、连贯性强的知识结构才是最为扎实,最不容易忘记的。在高考复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对主干知识脉络清楚,做到有序储存,这是高考复习应完成的一个重要任务。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首先引导学生对单元主干知识作纵向联系,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勾勒出一副单元知识网络图,这样,通过单元复习,就可以将厚书读薄在一幅脉络明晰的知识图标下,由各个知识点外延发展出去了好多的具有很强连贯性的多层次的知识点。这张图就装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解题的时候,举一反三,通过知识点的相关合作,解题思路也就会很轻松流畅。比如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就可引导学生依据一表两线来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一表即元素周期表,它反应了同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似性及递变规律;两线中的一条线是教材中单元知识主线;另一条线则是同一物质的因果线索,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制法、保存、用途、存在等。利用一表两线,就可以揭示元素化合物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元素族知识构成点线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章节的相关知识作横向联系,设立“小专题”,进行归纳总结,使贯穿在不同章节的零散知识得以整理。在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过示范教给学生方法后,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网,决不能越俎代庖,采取同一种模式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和知识水平的层次性。

(四)强化记忆,避免遗忘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学生只要能准确而持久地记下所复习过的双基知识,那么就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为此,在化学复习中就一定要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明确每天的记忆内容,并加强督促和检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得清,记得牢。在教学中,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给学生介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让学生明白遗忘的规律,增强记忆复习的自觉性。其次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发展规律,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掌握知识的特点和习惯制定周密的计划,合理复习,强化记忆。随着学生记忆效率的提高,就一定会收到滚雪球式的复习效果,这对增强学生备战高考的自信心很有好处。

二、精研考题,发现规律,确定考试重点

在百日冲刺的这个特殊阶段,基础复习已经完成,教师还应该在深入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的基础上,打破原教材的编排,选择教材中基础的、核心的知识内容,确立专题,对学生进行有重点的强化讲授和训练。有时也不妨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大胆地猜题、押题,或者让学生自己找重点,找薄弱环节,找自己感觉高考时容易出现的题型和知识点。教师在制定专项训练的时候,选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所选试题要凸现教材主干知识,精选试题,防止题海战,最好能选择考纲中的题型示例及历年高考试题。训练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体验解题过程,体验双基知识的灵活应用;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尽管高考综合题高于课本,但都源于课本,消除对高考试题的恐惧感。讲评时,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再现;注重化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同时教师要借题发挥,多方发散,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联,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及多题一解训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并要做好分类指导,使学生能对错题进行综合分析,归类整理。

三、促进学生间知识和方法的交流,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冲刺阶段可能要进行多次的模拟考试训练,教师应在吸纳各地高考信息的基础上,兼顾各个考点,精选模拟试题,进行仿真训练,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为主要目的。学生训练后,教师要组织好每套试卷的讲评,讲评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知识、思维、答题习惯诸方面对自己的答卷情况进行积极的反思,并在试卷上做好记录。最后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考题积极地去查漏补缺,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总结失误规律,并能引以为戒,在高考时就能避免错误重犯。

参考文献:

[1]张志平.高中化学复习策略刍议[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7.

上一篇:浅谈运动基础理论对青少年体育舞蹈训练的指导... 下一篇:论语文教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