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审美情趣,感受艺术魅力

时间:2022-06-16 01:25:12

培养审美情趣,感受艺术魅力

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十分重要,这也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着重分析了如何引导学生从美术教材中审美,从生活美学中审美,从实践活动中审美,从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美育渗透;审美情趣;艺术魅力

所谓美育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感受及审美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明确要求:“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还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逐步形成用学到的方法表达美的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美育教育的渗透,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感受和领悟博大精深的美学艺术魅力。

一、从美术教材中审美

在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有丰富有趣的案例,图文并茂、活泼生动,是一本内容充实、资源丰富的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手中的教材资源,挖掘教材中的审美素材,利用教材渗透美育教育。

例如,在学习《春天的色彩》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浏览教材,从教材中寻找春天的颜色。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图案、图画,就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春天:绿的叶、红的花、白的云、蓝的天,这是春天的主色,另外还有淡色调,如土黄色的大地、树干,淡粉色的小花,淡黑色的房屋等。让学生通过读教材,去观察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搭配,通过比较教材中的不同图画,对比感受不同的搭配所展现出的不同效果,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美术绘画中颜色搭配的重要性。通过教材,学生对色彩有了初步的感知,教师就可以得心应手地推进下一步教学,如让学生认识点、面中的色彩;让学生联系我们的服饰,说出哪些是带有春天的颜色的;除了绘画,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描述春天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幻灯片放映出来,再配上声音、动作,让教材“活”起来。

二、从生活美学中审美

生活是一部包罗万象、精彩纷呈的美术教材。无论是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风雨雷电,还是现实社会中的商业、交通、建筑,都隐藏着许多的美学知识。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学,从生活中学习审美,提升审美能力。

例如,学习《下雨了》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在下雨天的时候,组织学生一起观察下雨的情景。一是观察下雨前,天气有何变化,如是否有闪电,是否有打雷,是否有刮风等。二是观察不同大小场面的雨景差异,如暴雨时,雨水是像瓢泼一样从天际洒向地面,中雨时,雨像粗线条一样落到地面,而小雨时,雨水像针一样细,或者仅有雨点滴在地面。三是让学生观察雨景中,人们是怎样躲雨的,有的赶紧跑到屋檐下,有的与朋友合打一把伞,有的则加快了回家的步伐等。通过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再让学生分享各自对雨景的感受,分享各自从雨景中发现的美术之美。最后,再引入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标,即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色彩、粗细不同的线条、疏密不同的点以及其他不同形状来描绘一幅雨景图,表达学生对雨景的不同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物体、一个人物、一件事情都可以成为美术绘画的主题。教师要教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擦亮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

三、从实践活动中审美

美术课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审美活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许多动手制作的手工活动,也有许多可以做小实验的课程,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审美。

例如,在学习《长呀长》这一课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小小的实验。让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可以是玻璃缸、玻璃盆等,然后在容器中种下几颗种子。并要求学生每天都去观察种子的变化、成长过程。半个月之后,学生聚集到一起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条件允许的可以将自己的实验带到教室与大家一起观赏。这时,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有的学生的种子已经发芽了,长出了绿油油的嫩叶片,而有的学生的种子却早在一周前就已经死掉了。原来,种子的成长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比如,要有阳光、养分、空气、泥土、水等。然后,学生再一起观察成功的种子,观察它的叶子、它的根和茎;再与记录中的一周时、一周半时的情况进行对比,会发现每个时期都是有所不同的。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精心挑选的种子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连续地观察种子的生根、发芽、吐叶的整个过程。学生在这个小小的实验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启发了对植物成长情景的想象,从活动中发现了美好的事物,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美育功能。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起良好的审美价值观,把美术绘画技能与美学审美教育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启发他们领略美学艺术的巨大魅力,从而学会发现美、辨别美、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吴音.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熏陶探新[J].宁夏教育科研,2011.

[2]杨文艳.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2(06).

(作者单位 河南省洛阳市教育局直属第三小学)

上一篇:战略视角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探讨 下一篇:不着急,语言需要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