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时间:2022-09-16 07:18:56

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研究

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上积累了一点点的经验,教师研究教学的目的,除了服务于自身的教学目的之外,更主要的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认真探寻学习规律,逐渐掌握正确的“会学”之法,使学生能够在自发、自觉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直接学习。下面就是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建议。

一、课前要准备充分

上好新课的前提是备好课,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拟定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因此,要把备课当作关键的关键。要讲一门课,首先必须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非常熟悉,绝不是现买现卖。有的教师不是对这门课的全部内容都吃透后上讲台的,而是明天要讲什么内容他就去熟悉什么内容,准备多少就讲多少。不知道这节课在整个课程中占什么地位,会对以后的课程起到什么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样的讲课,非但达不到前后贯通的效果,就连教师自己也可能讲到后面忘了前面。因此,教师在上讲台之前必须对这本教材的全部内容融会贯通,最好还要搞清楚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教师准备的内容就好比是一桶水,而一堂课教给学生的只有一杯水,这样的备课才是充分的。

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便是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完善的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思考对象,在“回放过程”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思考,得到一定的能用以指导自己教学的理性认识,并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这就也需要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

其实,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四井子学校)

上一篇:桥涵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下一篇:战略视角下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