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6-06 04:43:04

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分析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结合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状况,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 对策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不仅是个人立身之本,也关乎社会和谐与稳定。然而,当前整个社会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屡屡见诸报道的诚信缺失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大学生做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特殊群体的诚信缺失现象,更是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思考。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的具体表现

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主流是好的,但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有愈演愈烈之势。大学生由于身份角色和学习、生活环境等不同于社会其他成员,这一群体的诚信缺失现象,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业方面。包括考试作弊、学术不端。各个高校都有关于考试作弊的严格处理规定,但是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仍是屡禁不止。作弊者数量不断上涨,作弊手段也越来越高科技化,替考逐步“产业化”。“”出现在各类考试的考场之中。

部分大学生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为研究“便利”起见,不惜伪造、篡改试验数据,编造问卷数据分析。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少学生由“剪刀加浆糊”的学术小偷,升级为“鼠标加剪贴板”的学术海盗,大肆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经济方面,包括奖助学金评定造假和恶意拖欠贷款。奖助学金是国家和高校鼓励学生学习,帮助家庭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评定过程中,由于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导致评定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具体而言,部分大学生隐瞒家庭实际收入状况,夸大家庭的困难和开销,骗取助学金和各种困难补助。

国家贷款是国家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解决学业费用问题的一项优惠贷款政策。相比于商贷,国家贷款办理简便,利率较低。即便如此,近年来高校毕业生还贷情况仍不容乐观,恶意拖欠,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限还贷者有之,更有甚者直接“失联”,拒不还款,致银行难以追缴,整个学校的诚信受损。

第三、校园生活方面,包括人际交往欺诈和网络行为失范。当前,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背弃诚信原则,利用同学、老乡、社团成员等关系,兜售伪劣产品给同学,牟取暴利。有的大学生为了评奖评优,不惜捏造事实,散布谣言中伤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四、就业方面,包括简历造假和肆意违约。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为了简历更加“光鲜”,不惜改动考试成绩,伪造实习履历和实践证明,填写虚假的任职经历。这些虚假信息,严重干扰了用人单位的判断,破坏了招聘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有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之后,严重缺乏诚信和契约精神,遇有自己更心仪的岗位和机会,自行违约,使招聘单位措手不及。

二、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状况的对策

大学生诚信缺失,究其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原因,也与社会环境和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有关。高校做为承担大学生教育培养责任的机构,应该根据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多措并举,切实提升大学生的诚信度,弘扬诚信之风。具体来讲,高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诚信宣传和教育,营造诚信氛围。高校应该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强化诚信教育,分析诚信缺失的危害,突出诚信在个人成长成才的作用,引导学生“知而后能行”。诚信品质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可以通过诚信相关的学生活动,例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诚信漫画展等活动,营造倡导诚信的良好氛围。此外,还可以开办无人值守的诚信小铺,将诚信观念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高校还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诚信,并加强对于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作用的认识。

第二、建立诚信机制。诚信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品质,它更体现在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健全而有效的诚信机制,是大学生诚信的重要保障。诚信机制的构建,首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涵盖大学生学业学习、评奖评优、综合测评、日常考核、就业求职等各个方面。诚信机制运行的前提条件是要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记录和评定,以此为基础展开奖惩。对于骗助学金、考试作弊、学术剽窃、散步不实言论等行为,予以记录并实施一票否决的评价原则。对于诚信失范的大学生,取消一定期限之内的评奖评优资格,以示惩戒。与之相应,对诚信楷模要给予表彰。通过机制的作用,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将诚信教育和大学生学业教育、日常管理有机结合。 诚信教育做为一个重要的专题教育,固然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更要和学业教育、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以达到联动的效果。大学生的学业教育,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也包括学术规范教育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求真务实,是各个学科所共有的学术规范,它传达出了对知识和真理的尊重,也是对诚信观念的完美阐释。在开展学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学术不端等行为,及时予以批评教育,将诚信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之中。 相较于学业学习,日常生活领域更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灾区”。这就需要学生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日常管理之时,及时地对诚信失范行为进行批评,并不失时机地开展诚信教育,帮助大学生改正错误,树立诚信观念,并将这种观念内化为自身的品质。

三、小结

诚信是大学生立身之本,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必备的道德品质。大学生诚信缺失,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并进一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大学生诚信缺失,既有大学生主观方面的因素,也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和监督不到位有着密切关联。做为培养未来社会建设者的机构,高校应当担负起诚信教育的重任,开展形势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建立联动的工作模式,打造行之有效的诚信机制,切实提升大学生诚信度,扭转大学生诚信观念淡薄,行为失范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宋东云,程越. 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 [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1 (12)

[2] 宗永顺. 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J]. 现代教育. 2011 (08)

[3] 乔梅英.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及对策 [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06)

[4] 张高科.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紧迫性及对策研究 [J]. 教育探索. 2008 (02)

上一篇:元认知视角下的高职生母语学习策略 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前移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