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困难学生支助工作的一些思考

时间:2022-06-05 10:38:13

高校困难学生支助工作的一些思考

摘 要:高校困难学生支助工作已成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学生支助的管理办法与配套文件,对高校困难学生支助的许多环节都做了严格的界定与说明,对支助的具体操作程序也做了严格的规定,支助体系初步形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结合工作中的一些具体情境,探讨高校困难学生支助工作的问题、相关对策。

关键词: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困难学生;问题;对策

高校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2007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简称国家新资助政策体系),是指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颁布实施的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一系列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文件精神目前高校困难学生资助种类包括奖、免、勤、助、贷、补等六类,具体由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特困生补助、减免学费、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组成。文件对支助体系中了每一种类的操作步骤、认定标准、评选过程、职能部门、权责关系等都做了相对清晰的说明,文件的出台使高校困难学生支助工作有了纲领性的指导,使支助工作有了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的实操标准,结束了很长时间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困难学生支助工作的中权责不清、界限模糊、程序繁杂等问题。

高校困难学生的概念认定。

困难学生的概念在支助工作中一直未得到清晰、准确的界定,或者说,正是因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偏差,导致在学生支助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诸如指标配额不均衡、评议认定主观性严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严重影响支助工作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偏离了支助工作的目标与原则。那么该如何真确理解贫困生这一概念呢?我们知道,在支助工作中贫困生是支助体系的主体,整个支助体系都是围绕贫困生展开,整个支助的轴心都在贫困生这一点上汇集相交。因此我们首先从国家公布的官方文件中来说明这一概念。

教育部、财政部2007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第二条做过这样的界定:“本意见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1)官方的这一界定有几点很清楚。1.这里的困难学生仅限定为经济层面,暂不考虑其学生因社会、心理问题产生的困难。2.支助体系的构建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生活费用的不足、让学生基本上能上得起学。3.贫困生经济困难认定标准不具有统一性。结合该文件第五条的说明,贫困生的认定可结合学生户籍所在地最低生活标准进行认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门参照本行政区域内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2)值得注意的是,文件第4条下面的(1)、(2)、(3)、(4)、(6)提到了贫困学生认定的另一主体即围绕学生所在院系、班级甚至支部所构成的评定小组。该文件的一大半部分都是介绍第4条,说明了在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中是以学生所读学校的认定为核心主体。地方政府似乎主要负责为学生提供支撑认定困难的材料,即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的签章。后面的评定、审议工作都由评定小组完成。文件对评定小组人员的构成进行了清楚的说明:“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3)这里有下面几个问题需要提出来?1.困难学生的认定需不需要参考该生在校表现?2.在实际评议过程中作为组长的辅导员在评议中是否权力过于集中,是否掌握实际决定权?3.认定属实贫困生是不是必须按照规定享受支助体系规定的经济支助?4.学生的评议结果是否能保证真实、是否客观?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贫困生这一概念牵涉到许多主体行为,这些主体在贫困生的认定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认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到政府的初始认证;涉及到高校结合教育部的文件以及学校本身实际制定的具有自主性的执行策略;涉及到辅导员、班干部的实际主导决策。困难学生的认定在多种参照轴上进行,我们看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出现过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政府知道自身掌握着困难学生认定材料的审核权,会设置障碍,通过官僚式的作风变相收受困难学生家长的财物;有的家庭为了避免政府审核认定程序的繁琐,伪造公章;部分高校在认定工作中存有人为性操作,比如相关领导会告知对评议有决策权的工作人员,哪名学生实际“贫困”,占用配额指标,影响评议的公正性;在评议认定中,部分学校辅导员因担任组长,主观性进行认定,存在腐败空间,甚至学生之间也存在类似情况。贫困生这一概念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认定等级的差异性问题,关键是理清在贫困生认定这一条轴线上所涉及到的认定主体的权责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认定机制,构建合理的认定程序、制定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是贫困生这一概念给我们的思考。

资助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1. 缺乏科学合理的认定机制。结合上面所述我们看到,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存在一些漏洞,一方面学生来自各个省市,不同地域之间的城乡经济差距较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有所不同,但县(市)、乡(镇)、村开出的学生家庭困难的三级证明是对比当地情况来表述学生家庭困难情况,仅凭三级证明难以区分学生困难情况程度,在实际评议工程中,我们发现有时一个30人的建制班25名同学提交了由乡政府、县政府民政局签章的材料,这并不是个案,在进行贫困生认定,以及随后确定支助对象时,我们发现划拨到班级的支助指标配额与贫困生认定材料的数量差距十分巨大,这说明,地方政府的初始材料审核认定不够严谨严格,(因为行政资源的有限,地方政府也不愿意花时间、人力逐一对辖区群众提交的材料审核),因此在资助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同时认定过程中容易出现主观性的操作,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2. 支助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滞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们看到支助工作的方式需要越来越精细化、精确化,这就需要构建完整、系统的信息平台。目前,依托地方教育局成立了专门负责所属辖区支助工作的科室,各高校按照上级要求依托学工部门成立了资助中心,负责本校学生支助工作,说明了支助工作的重要性。遗憾的是,支助工作的服务水平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建立完整的数据库,为搭建方面、有效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有的地方支助中心,工作人员都不熟悉电脑的使用,导致部分困难学生也因为不熟悉电脑操作无法在网上完成一些申报工作、有的高校支助部门缺乏对数据库的完整录取、收集、缺乏实用有效的资源整理,导致工作繁琐、经常出现重复作业,影响支助工作的效率。有时因为缺乏共享的数据库交流平台,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及时了解支助信息、无法完成表格的下载、无法在网上进行一些申报确认工作,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在实际的工作中比如:困难学生信息不全面,没有完整的困难学生数据库,很多时候都是根据下达的资助金额和人数要求,按比例分配给各班级,而没有把整个学院困难学生情况作整体分析和通盘考虑,造成资助困难学生条件不一,资助学生不平衡。

3.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一方面,部分高校从事学生管理的相关人员缺乏相应的业务素质与技能,支助部门忽视了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导致在实际运行中,部分管理人员不熟悉支助的相关政策、不知道支助工作的相关办事流程,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无法给学生家长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咨询、无法按照严格的规定性、程序性完成好资助工作,出现违规现象。另一方面,在学院―学工办―班级三级基层资助工作的管理模式中,管理缺失、权责不清、职责模糊,缺乏有效监控,或出现学院层面的“打招呼”、或出现辅导员独断专行,自行确定人选、或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代表参与评议的作用,(而学生代表对周围同学的生活情况和经济情况是最有发言权的),致使困难学生资助评定工作存在脱离实际的现象。同时,我们看到在各项资助评定中,有些学生管理人员没有深入基层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情况,为掌握全面客观的真实情况,前期为进行走访调查、约谈询问,未对提交的材料进行电话确认,进行筛选,仅仅依靠班干部召开民主评议,通过投票形式选出候选人,直接进行公布,存在极大片面性。

相应对策与思考

(1)建立科学合理的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上文已经论述过贫困生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在贫困生认定这一轴线上存在多种认定主体,要建立科学的认定机制,就要很好的理清认定主体的关系,确定它们的界限,明确各自的权属职责。首先要加强地方政府认定材料的真实性,加强权力约束与责任追究,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应对所属材料的真实性提供保障,这就需要完善地方认定机制,制定相应的办法标准。其次,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学生工作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熟悉认定标准,了解相关流程,同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和办法,便于参照执行。作为支助工作最前沿的辅导员老师要多看、多听、多走访、多调查、多询问,一方面对班级学生家庭情况要基本熟悉,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要多深入寝室、教室广泛听取学生反映的真实情况,要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的生活困难情况。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认定工作,做到情况清楚,认定准确,为后续资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认定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要对评议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指导,力求做到评议认定的合理真实,做到有说服力、有公信力。总之,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评定主体的共同参与。

(2)构建多元化资助模式。支助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体系,应该完善支助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渠道,拓宽支助的方式方法、同时有一点值得注意,应该在广泛的意义上理解贫困生这一概念,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的轴线上,应该在三维的立体上进行贫困生的理解,经济-社会-心理构成的三维立体面。我们难道不应该对那些因为社会创伤,因心理疾病而陷入阴霾的学生给予支助吗?贫困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现在的社会,心理的、思维的贫困更是需要我们的关心与呵护,我不想探讨,所谓的因经济问题引发的心理、社会等问题,这是社会学家做的事,作为学生管理的工作人员,希望建构的的是一个完整的支助线条网络、一种动态的、多方位的、细致的、深入的支助体系,这种支助,走进对象本身,像他一样说话,就像拉康谈到的主体那样,不妄图对对象本身进行某种意识或行为的主导诱引,而是在主体间中寻找主体性,完善这样的教育思路,坚持这样的支助理念,也许支助工作才能真正做到实处,才能实现真正的精细化管理。作为学生管理人员,我们有一个误区,习以为常将自己作为管理的主体,被动的将一些政策、思路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本身才是主体,才是自身的管理者。我们的角色呢?我们只是服务者,服务学生的工作人员。这样的位置变换,将学生的主体地位拉回原有的位置,我们开始隐去,开始像影子一样在后面注视着学生。当然回到具体的多元化支助体系当中,要求我们在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奖助学金评定、就业指导、引进企业扶持等多方面做出细致的工作。

(作者单位: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环艺系)

注解:

① 《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② 《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

上一篇:西北地区村民自治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下一篇:手机媒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